當年詹青雲代表哈佛拿華語辯論冠軍那場比賽,評委是陳銘!他們算是老相識,不過陳銘身為前輩,並沒有和這位才女打過辯論,但是奇葩說給了他們這個機會。

之前肖曉戰隊和馬薇薇戰隊打過一場,讓我們初次見識了陳、詹兩位大神的辯論,立論兩位各有千秋,但是開槓環節陳銘佔了上風,青雲那一瞬明顯有些慌了。詹青雲很強,但是無奈對手是陳銘。

這一期陳銘和詹青雲辯論,陳銘上來先就首爾的立論即興應對,重新定義了「信息」「知識」「能力」,即區別了知識和能力,在觀眾心裡重新構建了自己的邏輯框架,從而讓自己的立論更容易接受。詹青雲的邏輯框架是知識包含能力,但她立論還是按原來稿子唸的,沒有針對陳銘的稿子進行駁斥,沒有對「知識」進行重新定義,從而未建立自己的邏輯架構,而此時觀眾還沒有從陳銘構建的邏輯框架裏出來,直接聽詹的稿子,就會很容易覺得詹是站在對方立場進行辯論。這也是為什麼曉松會很容易指出詹的漏洞。 詹青雲絕對有即興反駁的能力,但她這場打的過於保守,看得出她對陳銘學長頗為忌憚。

開槓環節,雙方圍繞知識的定義展開了辯論,其實就是討論知識到底包不包含能力,陳銘觀點「有知識不一定有能力,所以後天需要我們繼續增強能力,去懷疑、更新、拓寬知識」;詹青雲觀點「知識包含能力,共享知識會讓我們的能力停滯不前,因為我們相信知識為真,就沒有能力去懷疑知識,更新知識,社會發展就會停滯不前」。 如果繼續這樣辯下去,兩人都很難說服對方,而且觀眾也覺得很無聊。我覺得這時候纔是考驗一個辯手能否封神的關鍵。陳銘這時候敢於跳出定義之爭,直接轉到開爾文對物理世界的比喻上,另闢蹊徑指出詹青雲隱藏知識從而造成知識的壟斷,堪稱點睛之筆,直接引發現場高潮! 其實陳銘這個點還是很值得推敲,但是留給詹的時間已經不多,現場已經被陳銘的神操作嗨了起來,沒有會在乎下面詹的反駁。

這是什麼樣的知識儲備和應變能力!!!真的跪了。當然,還是要為詹青雲鼓掌,因為我們平常人想要達到詹的水平已經是不可能,無奈何遇到的是陳銘!


非常精彩,細心並聽懂了的朋友可以發現,這輪開槓從開始到結束,定義的分歧仍然沒有解決(陳銘認為知識是客觀可選擇的,而詹青雲認為知識是主觀已被相信的),所以兩方的立場仍然邏輯自恰,我比較想分析的是在這次的交鋒過程中讓票數發生明顯變動的兩次進攻。

一開始的定義戰兩方平分秋色,第一個轉折點在於詹青雲對知識可證偽的回應

原話是:知識之所以可證偽,是因為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人相信不同的東西,而你今天用一套標準統一所有的思想,它永遠不可被證偽。

這段回應奇葩說的後期配上了四個字:抓到漏洞,很多高票答案也贊同這個觀點,但,這真的是這段反駁能爭到票的原因嗎?

其實不然,因為按照陳銘知識的定義,知識本身是客觀的,所以即使一個人擁有了世界上所有的知識,也不代表我相信他,我同樣可以用自己的大腦來驗證真偽。他的核心定義並沒有被攻破。詹青雲這段反駁厲害的地方在於:她看似承認了你的觀點(知識可證偽),卻用自己定義下的一套邏輯來解釋(但這是因為那個人腦子裡的相信的東西( 詹定義下的知識)不同),這種技巧非常容易讓觀眾覺得你好像反駁到了對面論點,從而大大增強自己的說服力。

而在這種情況下,陳銘的決策可謂完美

他發現這時繼續解釋定義,就算解釋清楚也很難拉到票,於是立馬用詹青雲自己在陳詞時用的例子來進行進攻

「對方剛才說熱力學的時候,說開爾文說這個大廈已經落成了,還有半句話被你掩蓋了,他後面半句話是,只有兩朵烏雲飄在上面,對不對?後面這兩朵是不是就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如果牛頓七歲的時候就知道了開爾文的話,我們的物理會往前進步多少?」

「不,是因為你掩蓋了這句話,誤導了大家的判斷,所以知識壟斷才能帶來知識的控制。」

同樣的,這兩段話同樣也沒反駁到詹青雲的核心定義,但這段話可怕在,它不僅體現了自己知識的厚實(增加觀眾的賞識),做到了比詹青雲更強的以力打力(前者是用另一套邏輯解釋,而後者則是直接指出漏洞),同時告訴所有觀眾,你們剛剛被她的話給欺騙了啊(大大降低對方觀點可信度),這才讓票數瞬間反超,其技巧不可不謂頂尖水平。

最後還是非常感謝他們給我和所有觀眾帶來的極其精彩的開槓,不僅如此,這也能給一些新生辯手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議,看到對面的論點不要一謂反駁,利用別人的一部分觀點或例子來借力打力可是非常好用的技巧噢


謝邀,青雲叫詹青雲哈,發錯啦~

這場辯論才真正讓我們見識到專業和不專業的區別,所以珍惜場上的大牛吧,龐穎差點淘汰真的嚇人……

大牛的知識儲備和思辨能力,反應能力都差不多,陳銘更勝一籌,我覺得在於觀點清晰簡明,青雲她說的時候你覺得很厲害,但又不太知道她究竟點在哪?因為她的闡述就是一大段,那麼短時間很難提煉啊(反正我腦子不行),我認真聽了兩遍才覺得她的觀點好厲害,加上李誕那句「你們說的是支持技術,我們說的是反對奇葩星球」這句總結才真正到位……

我現在更在意辯題啊,好辯題纔能有精彩討論……又快週五了,開心


強烈建議知乎後臺刪除此問題!錯誤太低級。


詹青雲真真是春風拂柳之中鐵砂綿掌的凌霄青雲一朵,剛敢霹雷,柔亦能飄雨。別有嬌矜之外飽含深情深意;對比之下陳銘之遜色立竿見影,得失心重的能壓斷秤。脣槍舌戰之中飛揚的唾沫星,冒綠光的小眼睛全然長江以南地區男子市儈狡詐天性淋漓盡致的完美提現。詹姐姐不卑不亢和風細雨款款而談之下,陳老師的咄咄逼人就像要咬人;辯論賽活脫脫秒變菜市場批發甩賣大砍價。讀書人是外殼,生意人才是底色。偷梁換柱的不高級,巧舌如簧的太媚俗;為了贏無所不能的架勢丟了體面還打了臉害臊不害臊?

詹陳之辯更令人想起蔣宋夫婦,一個是脂粉堆中的英雄,另一個心有餘力不足倚老賣老的硬骨頭。洋墨水好不好喝有沒有用是個燙手命題,但在詹姐姐的魅力實力之下令人燃起對洋派求學路的濃烈嚮往。

而那位陳老師,在本就荒誕殘酷的世界面前,所有雞湯味太濃的都該拉出去槍斃!特別還是雞味之下別有用心的野雞門。


如何評價?

我看的時候,看不懂。嗯,暫停,再看一遍,不懂。嗯,在知乎上看一遍,還是不懂。知識儲備太少了。

看了他們,堅信,知識就是力量。


詹青雲到底是什麼寶藏女孩啊啊啊啊啊。

單說知識共享那一場。

陳銘依然是霸道無比的辯論啊,一上來就對信息、知識、能力進行了定義。

在陳銘的定義下,基本很難推翻知識共享是有害的。

因為我們可以對腦海里的知識進行篩選消化,我們的能力和創新依然可以存在。

信息——知識——消化吸收——質疑創新

但詹青雲一上來就直接從源頭上切斷了陳銘對知識的定義。

一句話解釋其實就是,知識是我們相信消化吸收後相信為真理的東西。

這句話,詹青雲沒有很直接強調的說出來,在後來開槓才點到,不像陳銘這個老狐狸,總是在關鍵的地方反覆強調,霸道無比。

所以,陳銘所說的一切就都不成立,因為知識必須在消化吸收後才能進入每個人大腦,陳銘所說的就都成了,外界別人灌輸進你大腦的東西,這樣創新和能力不可能得到提高。

箭頭分析就是這樣一個排序。

信息——消化吸收轉化——知識——進行質疑——創新

所以兩個人最核心的點就是,關於知識的定義。

詹青雲的點是知識只有被消化吸收才能叫知識,不然就是信息。

陳銘的定義是,知識是客觀世界的規律總結,所以可以直接進入腦裏等待我們自行判斷。

兩個人在開槓果不其然就對知識進行了爭執。

陳銘畢竟是老油條了,抓住詹青雲話的漏洞直接說像詹青雲這樣沒有說出後半句話,壟斷了知識才誤導了大家的判斷,所以是知識壟斷纔是最大的弊端。

太厲害了。

額外說一句,矮大緊聽完詹青雲發完言直接說詹青雲說的不是知識是真理,簡直智障,沒聽懂還瞎比比。

這一期可以說是本季最佳的了,決賽要是詹青雲和陳銘打一場,該多好啊。

發佈於 19:26?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感覺詹老師很能帶動情緒但是邏輯不夠嚴謹 每一次辯論都可以找到很多明顯的漏洞,有時候會偏題 不過我很喜歡她 這屆奇葩我最喜歡她 超級有氣質 無比耐看


怎麼評價。。。我很想看他們兩個過日子。。吵得天翻地覆然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