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沃爾杯由費德勒、拉沃爾、澳洲網協以及巴西富豪這樣既有全世界的號召力與影響力、又具備豐富賽事舉辦經驗、以及雄厚資本發起的網球表演賽,毫無疑問是男子網壇的全明星表演賽。

在2017年首屆的比賽中,既有費納這樣頂尖現役球員,又有茲維列夫、沙波瓦洛夫、克耶高斯等新生代球員,還有比約-博格、麥肯羅這樣的退役巨星坐鎮,可謂看點滿滿。

舉辦拉沃爾杯最大的意義在於承上啟下,傳承網球文化,更好地推廣網球。因此比賽以曾經的網壇第一人,兩次全年度全滿貫獲得者拉沃爾命名,從出發點上看,拉沃爾杯就比其他的表演賽要高規格與有意義。

而拉沃爾杯與其他表演賽所根本不同的一點在於:他們不靠巨額的出場費來邀請明星,因為靠出場費來請明星的表演賽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會長久。而拉沃爾杯顯然是具有野心與想法的,參加這項表演賽的明星沒有出場費,而是只有獲勝的團隊每人擁有25萬美元的獎金,25萬美金對於納達爾等人來說遠低於他們的出場費,但為什麼納達爾等人會踴躍地報名參賽?正是因為看中拉沃爾杯的影響力與曝光度。

儘管第一屆比賽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看過比賽的球迷應該都會發現,拉沃爾杯無論是從場地顏色的創新,還是賽程以及賽制規則的制定上都充滿新意。除了費納兩人的雙打組合引爆全場之外,其他比賽的對陣氣氛也是極其熱烈,尤其是歐洲隊的年輕球員的各種耍寶與慶祝動作成為球場之上另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儘管不缺資金,不缺影響力與號召力,但拉沃爾杯還是逃脫不了表演賽的性質。首先,沒有積分就會使得球員們的投入度並不會是百分之百,其次時間安排在美網結束之後,經過9個月的征戰,大多數球員已經處於疲憊的狀態,就像今年,德約科維奇、穆雷、瓦林卡等巨頭的缺陣令比賽的陣容打了一定的折扣。

當然今年只是第一屆,相信在未來拉沃爾杯會舉辦得越來越好。


拉沃爾杯由費德勒發起,旨在向上世紀60年代的偉大網球選手——澳大利亞名宿羅德·拉沃爾致敬。憑藉瑞士天王的「人脈」,必然是一呼百應。首屆拉沃爾杯,結果在意料之中,歐洲隊15比9痛擊世界隊。其實,若不是德約科維奇和穆雷因傷缺席,歐洲隊贏球的進程會更快。但沒有人在意這個結果,過程才是球員和球迷更享受的。

首屆拉沃爾杯的名單堪稱豪華,費德勒、納達爾、西里奇、伯蒂奇、茲維列夫、蒂姆和奎雷伊等人悉數在列。今年最後一項大滿貫——美網男單前16號種子有10人蔘賽,這也印證了費德勒在網壇的超好人緣。

明星帶來的效應顯然是不可估量的,為期3天的比賽接收到了全球超過200家媒體、25小時的轉播需求,以滿足全球9億多觀眾的觀賽。而現場的門票,在開票數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製造和炒作話題是拉沃爾杯「促銷」的最大成功。費德勒和納達爾的雙打,這場「活久見」的比賽足夠讓媒體和球迷期待。「費納」同時站在網球場,但不是隔網相對,而是強強聯合,如果能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對於網球迷來說簡直可以「吹一輩子」的事兒。最終,「費納」聯手以6比4、1比6和10比5擊敗奎雷伊/索克。英國《每日電訊報》撰文稱:「為了觀看這場81分鐘的特殊男雙比賽,整個世界似乎都靜止了。」

再看賽事的包裝,布拉格的場地不是黃色、也不是藍色,而是被塗成史無前例的黑色,球員穿著白色球衣出戰,黑白對比帶來的衝擊儼然成了一場視覺盛宴。

拉沃爾杯的轉播也有獨到之處,主辦方在球網處增加一個攝像機位,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呈現在球迷面前。

總之,球星、話題、包裝樣樣「齊全」的拉沃爾杯絕對稱得上眾多巡迴賽里的一股清流。


拉沃爾杯是由費德勒發起,目的在於向上世紀著名的網壇名將羅德.拉沃爾致敬。這是一項全新的賽事,對觀眾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對球員來說更是如此。

我個人是十分看好拉沃爾杯的。網球比賽是一項個人賽事,他不想足球那樣,容易產生團隊感,所以網球運動員通常在奔赴各個比賽中略顯孤獨。而拉沃爾杯是一項網球團體賽事,可以讓網球運動員也體驗到團體作戰的溫暖,在本屆拉沃爾杯可以看到,球員們互相鼓勵加油打氣,尤其是世界隊,各個隊員盡顯鬼馬本色,用較為搞笑的方式給隊員加油,讓隊員在緊張比賽的同時,感到放鬆。資歷較深的球員則在一旁給予年輕一代經驗與技術指導。網球運動員賽事密集,很難有頂尖高手友誼切磋的機會,所以在比賽的過程中互相成長,且更增加相互了解,增進感情。

而對於觀眾而言,不僅可以欣賞到高手對高手的頂尖對決,還可以和諸多網壇高手共同體驗比賽的蕩氣迴腸,可謂是場場高性價比的比賽了。本屆比賽,觀眾更是可以大飽眼福,欣賞費納由隔網相對變成了並肩作戰。由於是表演賽,所以不同與其他比賽的緊張刻板,連裁判都全程笑臉,可謂是緊張的同時歡樂多多。球員們也變得更加nice,更樂於與觀眾互動簽名等。連球員小場休息的音樂都很歡快活潑。

拉沃爾杯還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比賽,相信在以後拉沃爾杯會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