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小秘書邀請。

真的像樓上所說,這是個太大的題目。只能簡明扼要的說了。

1,定義。

細胞(cell),生物學的定義是——細胞是生命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借分裂複製自己,維持生命的世代延續。

就此來說,細胞的外延中,已經包含了單細胞生物在內。那麼,單細胞生物的定義是什麼呢——是指由原核或真核單個細胞構成的生命體。 (施萬)

2,細胞的發現和細胞學的建立。

17世紀發明了顯微鏡。1665年,英國的R.胡克描述了植物組織並提出細胞一詞;1673年,荷蘭的列文虎克描述了血細胞、精子和許多原生生物。

但直到將近200年以後,1839年,德國生物學家施萬和施萊登明確提出細胞學說——「細跑是生物的基本顆粒"。

1892年,德國胚胎學家、解剖學家O.赫特維希提出,有機體的進化過程是細胞進化過程的反映,從此使細胞學成為生物學的一個分支。

1902-1904年,美國遺傳學家W.薩頓和德國動物學家T.博韋里證明了細胞分裂與遺傳的關係,因此被譽為染色體遺傳理論(亦稱薩頓-博韋里氏理論)的創始人。

現代細胞學家在細胞活動的研究中採用了許多物理、化學方法,使細胞學又有長足進步。

3,生命的產生和原核生物。

科學家們證實,地球上的生物大約起源於38億年前。最早的生物是原核生物——細菌。其化石,已在地質年代為35億的地層中發現。 在以後的10億年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原核生物組成。

原核生物(Prokaryotes),其構成是單一的原核細胞(prokaryotic cell)。這樣的細菌種類很多,比如藍藻類、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紫細菌和古細菌。

原核生物的主要特徵是——很小,大約只有1-10納米;有類核但無細胞核;沒有細胞內質膜系統;沒有和蛋白質組成的複合體;沒有膜包裹的細胞器;不是有性繁殖;單向的基因傳遞,等等。

4,真核生物——生命的進階。

大約27億年前,真核生物(eukaryotes)出現了——許多科學家認為,這是地球生命史上最重要和最富戲劇性的事件。

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截然不同——具有由膜包裹的細胞核,含有一些分開的染色體。第一個真核生物的出現,顯然經歷過嵌合體的形成——來自古細菌和真細菌的共生。接下來,新生的真核細胞又獲得了各種共生體作為細胞器,比如線粒體和(植物中的)葉綠體。

5,最早的真核生物只含有一個細胞。

事實的確如此。所以,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在給生物分類的時候,專門劃分了「原生生物界」,其中包含的就是單細胞真核生物。 但是後來,又發現了單細胞的植物(綠藻)、單細胞的動物(原生動物)和單細胞的真菌。而且,一些主要是由單細胞物種構成的分類群,比如褐藻(褐藻門)和紅藻(紅藻門)等等當中,也含有一些多細胞的物種。在一些基本的單細胞分類群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多細胞體。即使是細菌有時也聚合成大的細胞聚集體。在植物界(後生植物)、真菌界和動物界(後生動物)中多細胞體現象最為普遍。

舊的分類方法劃分出單細胞的植物(藻類)、真菌和動物(原生動物),但是現在已將這些單細胞生物都歸入到原生生物中。

6,多細胞生物的產生。

單細胞生物如何進化成多細胞生物?科學家們認為,細菌中有不少多細胞體的先驅。走向多細胞體的第一步似乎是軀體尺寸的增加,這種現象已經在十幾種單細胞原生生物、藻類和真菌中發現了。這通常導致了這些聚合細胞體功能的分化,最終產生出真正的多細胞體。

真正形成多細胞生物,大約發生在5.6-5.3億年前。

以多細胞動物為例——現在活著的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是扁盤動物(Trichoplax),主要由腹側和背側各一個細胞層構成。這種動物通過「遊動細胞」繁殖。再發展是海綿(海綿動物門),其原生生物祖先可能是領細胞蟲。分子分析表明,動物進化的下一個階段,即腔腸動物,來源於海綿動物。 再往後,伴隨著動物類群的種系發生,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見下圖——

7,作為動物組織的細胞。

動物組織的細胞有如下功能——吸收細胞,負責向內轉輸代謝物質,一般生長有大量微絨毛以增加吸收面積。分泌細胞,合成特殊物質供在細胞外發揮作用,其內膜系統特別發達。神經細胞,借樹突接受信息並經軸突傳導至其他神經、肌肉或腺體。施萬氏細胞,包繞神經細胞膜起絕緣作用。感覺細胞,接受光、觸壓、化學等刺激,引起鄰接神經細胞的衝動。肌肉細胞,高度特化;骨骼肌及平滑肌細胞為合胞體;心肌細胞則互相廣泛連接,負責整體行動及器官的舒縮蠕動。支持組織中的細胞,可產生膠原蛋白或沉積鈣鹽。循環細胞中,紅細胞輸氧;白細胞吞噬異物或死組織;淋巴細胞則製造抗體蛋白。生殖細胞,亦高度特化,卵細胞體大而富營養,受精時只接受一個精子,然後經多次卵裂至每個細胞恢復到一般大小。

8,「高等」植物的細胞及組織。

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起支持作用,在低滲環境中亦不致因吸水而脹破。細胞內多液泡,生長時,一般僅為液泡擴大。葉綠體有光合作用。植物的一些死細胞仍具功能,如起保護作用的木栓細胞和負責傳輸養分的維管細胞。另外,在根莖尖部的分生組織,則長期保持生長潛能,不同的細胞類型亦由此分化而出。各類型細胞的差別,多表現在胞壁和液泡上。如葉子的上皮細胞,外壁加厚阻擋水、氣的出入;而花的上皮細胞的液泡,則富含色素。

9,總結一下。

第一,細胞是個大概念,包含了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因而,也就包含了單細胞生物。

第二,原核細胞及生物,如前介紹,其細胞構成和功能是與真核細胞不同的。

第三,早期的真核生物都是單細胞生物;包括現在仍存在的單細胞生物,都已經歸入「原生生物界」當中。原生生物界中不包括原核生物,因為細菌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物種,且不是有性繁殖。

第四,真核單細胞生物中的細胞,與多細胞生物中的細胞,區別主要表現在功能不同上——分工沒有「專業化」。

大致就是這些了。


單細胞生物跟細胞的區分,這種概念範疇的劃分,其實很容易啊!

看區別,就是兩者有著些共同點,又有不同點的!

單細胞生物,是生物學進化論里的一個概念形成的,區別於多細胞生物,它是一個細胞,又是一個生物,那跟一個細胞有什麼區別的?細胞是細胞!但生物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依賴其他細胞就可以生存的,有完整的生物發育功能,發展階段的。

多細胞生物里的細胞,就是最區別於單細胞生物的細胞,這裡,首先,單細胞生物就是一個細胞,沒問題的!怎麼劃分它們?多細胞生物里的細胞,只是單一的功能性細胞,與其他的細胞兄弟祖輩子孫後代們一起互相依存,共同構建了完整的生命運行功能,它們共同構建了一個內環境,可以保護自己,並且這個內環境可以與外環境做能量傳遞和物質交換,以完成整個多細胞生物的所有生命進程的各種表現,比如生長,發育,成熟,生育,衰老等等吧!它們單獨拿出來,它們什麼生命進程功能表現都沒有,只有簡單的新陳代謝,跟外界的物質交換和能量傳遞功能嚴重有問題,很快就會死掉的!

單細胞生物,重在生物這個完整性獨立性的認同,只不過是個特殊的生命,一個細胞構成的!

細胞,重在細胞這個單位的,是構成什麼什麼物種的生物上的研究尺度的!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簡單理解就是,單細胞生物,就是只憑單個細胞即能夠完成作為生物體的兩個功能:1、新陳代謝;2、生長繁衍。

多細胞生物體則不行,必須由許多細胞進行分工合作。

不能以細胞是否緊密相連來判斷:比如人體的血液細胞就是流動的。

然而,哪個多細胞生物,不是由單細胞發育分裂而來的呢?


單細胞生物和細胞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單細胞生物是指生物個體是由一個細胞和其他的物質構成的。

而細胞是不能單獨構成生物體的。

用家庭來簡單比喻就是,你家只有你一個人,你只能算細胞,而另外一個家裡有老婆,人家才算家庭,才是單細胞生物。

調皮一下,不知道這比喻行不行?


單細胞生物能在外界獨立存活,細胞不能在外界獨立存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