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中國繪畫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尤其是人物畫,在唐代獲得了重大的發展。我們都知道一個偉大的藝術時代,必定會有一批偉大的藝術家,在整個唐代比較有名氣的人物畫家主要有閻立本、尉遲乙僧、吳道子、張萱、周昉,那麼問題來了,畫聖吳道子如何能在畫壇封神的?

畫聖吳道子

簡單介紹一下吳道子(686—759)又名道玄,河南陽翟人,因畫名遠揚而被唐玄宗召入宮,值得注意的是吳道子在繪畫之前,跟「草聖」張旭學習過書法,但是吳道子的繪畫成就要高於書法成就,我們都知道,國畫是最難學精的,然而,吳道子在20多歲時,就已經是一名頗有名氣的畫師了,

吳道子擅長於創作道釋人物壁畫,畫史記載當時兩京地區的寺觀留有大量吳道子的宗教壁畫,在他70餘年的生活中,卓絕的創作能力為後世累積了不少藝術財富,其中,現今流傳的摹本中,《天王送子圖》尤為受人關注,可以這麼說,這幅畫決定了吳道子在畫壇的地位,到底這幅畫有什麼獨特之處呢?

《天王送子圖》是根據佛典《瑞應本起經》而作,描繪釋迦牟尼誕生後,他的父親凈飯王和母親抱著他去朝拜天神廟,諸神向他禮拜的故事,圖畫前段描繪天王按膝端坐,神態威嚴地怒視著奔來的神獸,一位武士用力拉住繩索,天王身旁的武將則手按劍鞘,以防不測,其後的女侍、女臣磨墨執笏秉筆,記錄此事,

《天王送子圖》

圖畫的後段,捧著嬰兒的凈飯王和王后均小心翼翼,以此表達出他們對未來佛祖的尊敬,足見佛法之威嚴,畫面一張一弛,融激烈與平和、天上與人間、怪異與常態、高貴與卑微於一卷,對比映襯又處處交相融合,此卷為墨筆勾畫的白描圖,用線多變化,但輕重頓挫,塑造出「八面如塑」的立體感。綜上所述,從畫作的內容來看,《天王送子圖》極度迎合了,唐代時期人們對佛教的敬仰態度,而吳道子畫作的用筆是獨到,畫風獨成一家,極大滿足當時人們的傳統審美,畫作傳統文化底蘊濃厚,這就是畫聖吳道子能在畫壇封神的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