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之前的問題沒有表達清楚吧,很多人的回答與公關無關。所以在此對問題進行修改。修改後的問題是:

【問題】如果你從事危機公關的工作,康夏在 「剛開始77萬進賬」 時,和 「微博爆出書籍重複並受大眾譴責"時,假如康夏在以上任何一個時間點找到你,你會如何幫他處理這個公共事件,以避免現在的結局?請不要做道德評價,不要說他對錯,不要說他人品如何,也不要貼整個事件的時間線(我們都知道),也不要說「他根本不需要危機公關」。

作為旁觀者,我因為這件事對危機公關產生了興趣。希望對危機公關有經驗或有研究的人來回答。謝謝。


其實我覺得他不需要危機公關……把錢退了,銷聲匿跡幾年,然後以一個全新姿態登場就好。

他是個男人。只需要在國外讀書幾年,回國後闖一番事業,只要有新成績了,誰還會去翻他的黑歷史。我們的社會輿論對成功男人都是寬容的。沒準以後他說成功史的時候還會拿這件事來說呢。


樓主問的是如果康夏有公關,會如何處理。

樓上的回答不是針對題目啊。

我也好想知道,純粹地從危機公關的角度,從一開始應該如何處理

這顯然不是個公關問題,這是個人品問題啊題主。

發推送和小清新們賣個書玩兒——發現收到了巨款——寄書,淚流滿面地退回去1741本之外的那部分——塵埃落定之後再寫篇主題為「感謝你們對我的人品和品味的信任願未來的人生里閱讀永遠與你們不分離」的講話。

over。書賣掉了話題有了沖著77萬這件事兒人也紅了多麼皆大歡喜。

關鍵就是少年見到七十多萬動了不該動的心思了啊怪誰?沒見內推送號之前的文章么邏輯清晰文筆不錯只要規規矩矩蹦躂哪裡需要公關?

自己作的死,誰也救不了。

看一下事件的發展——

康夏賣書時間軸  5月16日,康夏通過個人微信公眾號「烏托邦地圖集」發布文章《帶不走,所以賣掉我的1741本書》。兩個小時後,支付寶收到20多萬人民幣。

  5月17日,康夏關閉支付寶轉賬功能,共收到來自6500多人的77萬多元的打款。

  5月18日,康夏發布《關於1741本書,你應該知道的一切》,告訴大家:「1.我沒有跑路。2.這不是一次營銷事件。」  5月21日,康夏發布《如何用1741本書抵抗全世界:1個好新聞和4個壞新聞》,他回應了質疑,並傾吐了這件事給他帶來的困擾。  5月23日,央視《新聞周刊》播出了對康夏的專訪。

  5月27日,康夏向大家彙報進展,「訂單已基本整理完成,在接下來的5天內,我會陸續郵寄包裹,並陸續開始退款的工作,如果你收到了書,記得拍一張照片給我分享呀。」

  5月30日,康夏說99%的包裹已經交給快遞,所有的退款清單已經整理完成。他承諾,在接下來的三四天,給他打錢的人「要麼收到書,要麼收到錢」。  6月1日,康夏宣布「賣書」事件完結,所有書已郵寄出,「也希望在這件事之後才關注我的、新認識的你,以新的方式重新認識我。」  6月5日,康夏發布《退款、退書事宜》,不喜歡收到的書的朋友,可以按照原地址寄回,他會退回所有款項。他說自己非常後悔和痛苦,「我有一千件想做的事,但賣書、當書販子、做書商從來不在其中。」  6月6日,康夏聯繫《新京報書評周刊》,正式做出回應:「除了最初的1741本書,我另外買了6000本書。我買這些書時,知道這樣做不太好,但沒有多想,也沒想到會造成這樣的惡果。具體的數字我還沒有統計,但整件事下來我可能得賠上十五六萬塊錢。不管收到書的,沒收到書的,我都會退款。」 首先他並非要靠賣書掙錢,其次他只是為了讓大家滿意,最後他為不滿意的人退了款,所以可以說,他做的事可以說是不恰當,被大家的追捧沖昏了頭腦,但是主觀惡性是很低的,甚至我認為也並沒有做錯什麼,只不過是大家對賣書的理解有所偏差而已。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