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王鐸,就會想起「小王勝大王」這句話。有人以此認為,他的書法超越書聖王羲之。當然,每個人的見解我們無權干涉。之所以有人推崇王鐸,他的書法也確實有其值得學習的地方。

王鐸是明末清初時期的人。以東閣大學士官職身份奉表降清。這是他人生永遠不能清洗的污點。他的書名,在日本勝過國內。這是因為他的一套《擬山園帖》。這套字帖一共十卷。是王鐸臨摹魏晉名家書法彙編而成。日本人發出「小王勝大王」這樣的感嘆就可以理解。王羲之的草書並不是強項。王鐸臨摹張芝的草書,日本人跪服在情理之中。

臨摹和自作,是完全不一樣的。王鐸的臨帖功夫也堪稱一流。不過臨帖的功夫不能算為作者的真實水平。不要說王鐸這樣一流的書法家,就是普通的書法愛好者,臨寫時有模有樣,獨立書寫時便大打折扣。王鐸也一樣,他的獨立書寫水平遠遠不及他的臨帖水平。我們不要因為日本人的稱讚,便把王鐸看作是超越王羲之的神筆。日本人對中國書法的了解畢竟有限。他們把王鐸臨摹的水平當作了他的真實的獨立創作水平,實際王鐸的真實水平,明代都出不了頭。


王鐸的書法貢獻主要是開創了「明清調」,以至於有清以來的行草書家幾乎都受其影響,尤其是他的雨夾雪章法布局,一改千百年來的書法審美,講漲墨、枯墨等運用其中,極大地增強了視覺效果和筆法內涵。


看到王鐸,我想談一談我的認識,王鐸作為明末清初最為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故居在我的故鄉孟津,作為同鄉,我很榮幸。他的書法藝術主要在行草風格上獨樹一幟,在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參觀他的書法作品。他的字豪放洒脫,具有不拘一格的叛逆精神。他以其獨特書風,給後人在藝術上創造了不同的精神認識。


王鐸的書法藝術:行草風格在書法史上獨樹一幟。在中日兩國享有很高聲譽。他的行草書的特點:豪放浪漫,追求個性解放的叛逆精神。他擺脫魏晉的"溫和雅緻",創造性的構築出雄強恣肆個人風格。他對傳統的繼承,對古書法的理解,研究越深,對創新就會越走越遠。他推崇復古,崇古之風。以其獨特書風,啟發現代書法藝術的創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