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为佼佼者,可能追随著名师、名校的脚步,

帮孩子填塞许多才艺累积实力得高分,当医生告诉我,

Kasper 不可能成为班上的精英者,要我认份看清楚孩子就是慢飞,

同时也宣判孩子需要很努力也可能无法成功,

的确面临孩子需要就学阶段,我马上就感受到了,

过程里真的是用「求」学来考验的。

 19399801_1647641835277874_1890495074114671680_n.jpg

一张入学通知单却是慢飞家庭「难求」的事,慢飞孩子只想著有学校读就好了,

不求名师或名校,不求孩子分数高低与否,只求学校复健资源充足让孩子使用,

只求老师包容慢飞孩子的迟缓等待,只求学校环境更友善让肢体障碍的孩童便捷,

而残酷的事实,渴望的心愿还是有人无法达成。

 20171026_081746.jpg 

虽然特殊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特殊儿,

依照孩子的迟缓而定,校方也深怕有万一要担责任,

总会用借口要家长知难而退,所以不管幼儿园、国小、国中甚至到大学等,

每个阶段所碰到的状况都会如此心烦不已,只能不断一间一间的尝试,

一位妈妈跟我说,他的儿子要上大班了,但在之前已经换了10间幼儿园,

从名气大、学费贵、师资优、小班制、双语教学等都去寻,

当时不了解孩子有迟缓问题,往往被校方嫌孩子各方面不足,

最终就是容不下她的孩子,后来她正视孩子迟缓的问题后,

不以输在起跑点为由追逐名校,而是重新考量帮孩子找寻适合的学校,

不隐瞒孩子的迟缓让校方了解,双方沟通有了共识,

直到现在孩子才能展现笑容。

21077355_1332452613518596_5408081289886684356_n.jpg

 当我们决定让 Kasper 选择公立幼儿园就读,

对他来说是人生转折的另一个阶段,我们心中说不怕那是骗人的,

毕竟他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处于0分状况下,

自己拿汤匙吃饭不会,走路也才刚学会,认知上也不佳,

口语不会表达怕担心被欺负,要上厕所也不会说等等,

这样去上学妥当吗?上学能使他变更好吗?

老师与同学会喜欢他吗?会成为全班的笑柄吗?

这些话语在我心中出现无数回自问一遍又一遍,

但孩子的人生始终是要自己去面对的,父母无法永远陪伴在身边,

所以即使担忧我们还是要学著放手。

 17917690_1555514747823917_1491929907555113961_o.jpg

很多家长会问我,哪个学校好可以推荐吗?老实说我都不推荐,

因为在那里就读不是重点,重点是要遇到好老师,

如果我说A学校的老师好,有可能下学期老师就跑到B学校就职,

这种无法保证的话语请恕我无法推荐,但可以让大家有个参考方向。

(1)向专业人士打听

以幼儿园没有局限住家户籍的限制,

从治疗师打听哪个学校的环境对慢飞孩子比较优势,

父母再找时间先去视察学校的环境是否合宜?

尤其对于肢体障碍不便的孩子,环境上是否够友善是相当重要。

(2)选择合法的发展中心机构

如果领有中、重度障碍手册的孩童,可以选择发展中心机构就读,

不仅在环境上、师生上都比较友善,但可视孩子进步状况而定,

于中班或大班转出到普通班融合就读,毕竟国小的环境无法像幼儿园舒适,

提早让孩子先适应,避免衔接国小的冲突感增加。

(3)就读公立幼儿园

如果是不严重的迟缓或领轻度障碍手册孩童,可以尝试上普通班或特教班,

前提可先申请鉴定安置,对于慢飞孩子有较多资源协助,虽然私幼也能申请,

但公幼比较能按部就班规划,且老师接触特殊孩子的经验较多。

 21032448_1332452770185247_2293165722718610322_n.jpg

何谓鉴定安置?这是针对身心障碍孩童优先入学标准考量,

让慢飞孩子得到适当的教育安置与特教资源,但这是繁复的流程,

家长必须备妥文件,才能为孩子争取到最需要的资源,

以台北市为例,入学前一年11~12月底就得开始准备,

入学该年度的2月份前要提交文件,

3月份陆续接受心评老师评估,4月份左右就能知道鉴定结果,

跟我们认知的9月份开学,5月份再抽签公幼学校早很多,

(注:正确时间还是依实际学年度公告为准)

其中身障手册和医疗证明都只是佐证文件之一,

判断让孩子上普通班或特教班,主要评鉴还是由心评老师的建议为主,

再以抽签与同样身心障碍孩童抢名额。

 20953558_1332452880185236_8112893567759773830_n.jpg

以公幼来说,1:15的师生比看似没问题,必须每班有1位名额给特殊生使用,

但身为慢飞家长的我很清楚,现在的特殊生不会只有一位,那多出来该怎么办?

对于每一次的评鉴都是攸关慢飞孩子的生死状,但现实与评鉴真是如此吗?

有些孩子该要的资源却因为不够糟而无法申请助教员帮忙,

有些孩子该上特教学校,却又因为资源有限,所以只能排除在外,

这些慢飞孩子需要挺住各种考验,如果幸运熬过进步,人家就会说留在这是对的,

但如果很不幸没熬过反而变糟,人家也只会说那再去别的地方试试吧!

这样的不确定感话语,您看到慢飞家长的心又被割一刀了吗?

 21034338_1332452730185251_8759278577226751870_n.jpg

Kasper 最后的鉴定安置结果有抽中,以特殊生进入普通班,

这就是政府积极推广的融合教育,另外也申请到巡回辅导老师,

定期到校检视孩子的状况,还有物理、职能、语言老师一学期到校二次协助,

但无法申请到助理员入班协助,通常只给肢体障碍孩童才比较能申请到,

班导也必须根据每学期的IEP来协助孩子训练,

简单来说额外的老师申请,都是帮助家长,让班导更认识慢飞孩子的第一步,

因为班导可能对早期疗育并非透彻了解,经由这些特教老师更专业协助,

才能帮助慢飞孩子与班导的摩擦减量。

既然确定 Kasper 有学校可以念,我也开始一连串的减压训练,

主要就是帮助他可以尽快融入团体生活,加上哥哥也要当小一生了,

为了让兄弟俩认识什么是校园的操场,趁著暑假只要有空档,

就会利用傍晚时刻来操场,人家快走一圈是25分钟,

我们走一圈要一小时,利用缩时摄影,记录著他们,

一个是爆冲,一个是摇摇摆摆,就是无法从头到尾在同一个跑道上,

我在后面你追我赶,似乎有种牧羊人的职业ㄋㄟ~

唯一辛苦就是俩兄弟念不同学校,对于接送是比较累人。

 20953662_1332452400185284_6604152279247505125_n.jpg

原本深怕 Kasper 对于环境较恐惧,想不到8月份的暑假接到班导的来电,

主动告知可以有空就去教室认识环境与老师,

以教室环境来看挺大又舒适的,于是我们趁暑假就密会老师四次,

每次停留至少二小时以上,刚开始 Kasper 只会缩在我身边,

到后来会自己找球玩还把椅子当车车开,甚至敢跟老师有身体接触,

我也不避讳让老师知道 Kasper 所有状况,

自己做了四张A4的 PowerPoint 报表,内容详细说明,

就医纪录、每一次的评估说明、复健疗程进展及目前达到的发展。

21077355_1332452613518596_5408081289886684356_n.jpg

老师只有讶异问我怎么可以这么详细安排孩子呢?

我笑说因为我也是同业,了解老师辛苦面,与其隐瞒,

当孩子的语言、行为或学业表现和同年龄孩子有落差时,

就算不说明还是会被同学和老师看出来的,

因为孩子不接受特殊教育,孩子的障碍状况也不会消失,

但仍然还是有多数的孩子会因为家长的退缩和掩藏,

而无法及时获得协助,错失学习的关键期,才是加速问题的恶化,

不过当我们的社会无法以同理心给予身心障碍者应有的对待和尊重,

再多宣导和资源都无法吓阻校园里同侪对特殊生不友善的态度,

尤其学生在背负强大课业和同侪压力时,同理心更是薄弱,

只有家长、校方双方沟通合作,才能保有身心障碍学生的人权。

37279495_1658028607627660_7454155010541092864_n.jpg37406444_1658028757627645_5013500790451470336_n.jpg

我也帮 Kasper 报名专为不同慢飞孩子设计的体验营,

这是政府针对学龄前的慢飞孩子所规划的活动,

主要是让孩子在学校与同侪互助交流。

19399752_1647641731944551_3457664279758651378_n.jpg

规划上还是围绕著物理、职能、语言三方面,没有输赢、没有名次排名,

完全依照孩子的兴趣完成,结果三项里 Kasper 只完成1.5项,

其余时间就是情绪无法安定下来无法参与,

当日我们看到其他父母对慢飞孩子的耐心,除了乐观面对更多一份包容心,

也很谢谢老师们用心规划活动,让慢飞孩子也能多走出来体验不同生活经验。

19396707_1647641901944534_666341766886375300_n.jpg

面对孩子的求学阶段,一方面感到高兴,却也对未知的环境感到徬徨无助,

曾经是无法坐直的孩子,如今却要背起书包去上学,

我只希望他学会常规的生活自理就行,

让孩子当个平等公民去享受正常的生活作息就好,

而这简单的幸福是做妈妈一直想帮助孩子的事,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一定要经过努力的,

关关难过关关过,我很庆幸一直陪伴著他成长。

 IMG_0485.jpg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分享,真正帮助孩子还是只有家长您自己,

大家可依孩子需求去规划,才能有双赢的局面,

至于 Kasper 在学校生活是惨烈还是精彩呢?

碍于时间有限,将待下次分享

 

有兴趣的朋友们,加入我们一起吃喝玩乐聊是非,

透过这个平台,不仅分享好吃的美食、好玩的景点外,

也很希望让早疗的家庭可以分享慢飞孩子的成长点滴,

FB每星期会有一篇,或许我不是最专业的,

但以这样的经验分享让大家也能了解不同慢飞的孩子,

其实他/她们都是很天真可爱。

 

【延伸阅读】

2Y8M~2Y9M的复健之路。人生第三次考试(联合评估

2Y4M~2Y7M的复健之路。仿说2~3个字终于启动

家有迟缓儿或特殊儿,家长的心要走出来 

2Y~2Y3M的复健之路。如何选择学校才是对的? 

1Y10M~1Y11M的复健之路。人生第二次重要考试

1Y8M~1Y9M的复健之路。想听你的声音

当孩子在餐桌上的礼仪,怎样才是标准化呢?

 1Y7M的复健之路。矛盾与退步的学习 

1Y5M~1Y6M的复健之路。放手的那一刻 

1Y4M的复健之路。关于上学这件事..... 

1Y3M的复健之路。隐忧的精细动作

1Y1M~1Y2M的复健之路。神奇的"玄"力量

1Y1M的复健之路。第一双矫正鞋(学步鞋)须知

一岁的复健之路。来自不安的决定

人生第一个生日+芦洲李宅古礼抓周记

十一个月的复健起点。俩兄弟的互相扶持

十个月。马不停蹄的就诊

九个月的发现与治疗

五~八个月的小记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生病记 

自我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