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微信訂閱號發佈的觀點和信息僅供海通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海通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爲準。若您並非海通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爲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司不會因爲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爲客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股債承銷規模雙增長,併購重組優勢保持。切實向主動管 理方向轉型,公募規模穩步增長。經紀業務市佔保持第一,多項業務 排名領先。合理價值區間爲 23.56-26.17 元,給予“優於大市”評級。

【事件】華泰證券18年實現營收161億元,同比-24%;扣非淨利潤50億元,同比-17%;對應EPS0.66元(披露值)。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同比-57%;歸母淨利潤6億元,同比-88%。18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9億元,四季度新增計提6億元。2018年經紀/承銷/資管/利息/自營分別佔比21%/12%/15%/19%/15%。

積極推進線上線下資源和全業務鏈資源整合,經紀市佔保持行業第一。18年實現經紀收入34億元,同比-20%。股基交易額市佔6.87%,繼續保持行業第一。公司持續優化“漲樂財富通”APP,藉助數據分析推動體驗流程優化,打造綜合的移動金融服務體系。“漲樂財富通”月均活躍數664萬,位居證券公司APP第一名。移動終端客戶開戶數及移動客戶交易分別佔97%及87%,已成爲公司獲取和歸集客戶資產的核心載體。截至12月末,兩融餘額435億元,市佔5.8%。股票質押未解壓市值餘額3211億元,較17年末+26%,較18年中期+6%。股票質押融出餘額539億元,同比-41%,有效控制規模。

股債承銷規模雙增長,併購重組業務優勢顯著。18年實現投行收入19億元,同比-4%。股、債承銷規模分別同比+12%、+4%。股權主承銷規模1385億元;其中IPO10家,承銷規模195億元,排名第2;再融資25家,承銷規模1088億元。債券主承銷規模1936億元;公司債、企業債分別承銷規模達412、26億元。IPO儲備項目合計53家,主板2家,中小板1家,創業板4家。完成併購重組交易15家,排名第三;交易金額1104億元,排名第一。

切實向主動管理方向轉型,公募規模穩步增長。18年實現資管收入25億元,同比+7%。華泰資管私募月均管理規模8124億元,主動管理月均規模2265億元,排名第四,主動管理佔比28%。ABS發行規模639億元,排名第四。集合資管規模1128億元,同比+3%;單一資管規模5827 億元,同比-21%;專項資管規模813億元,同比+30%。公募基金管理業務積極構建覆蓋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線,現存公募基金產品5只,管理規模59億元。

調整後投資淨收益下滑64%。公司會計準則調整,考慮債權投資的4億利息收入,18年實現投資淨收益29億元,同比-64%。積極探索場外衍生品創新發展模式,收益互換存量名義本金規模35億元,場外期權存量名義本金132億元。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9-21E年EPS爲0.82/0.90/0.96元,BVPS爲13.09/13.75/14.46元。考慮到公司各項業務排名居前,18年業績好於同業,給予其19年1.8-2.0x P/B,對應合理價值區間23.56-26.17元,對應28.6-31.8x 2019E P/E(大型券商平均25.8x P/E),維持“優於大市”評級。

對比2018.11.01《業績大幅好於同業,財富管理、投行、資管具優勢》報告,我們上調營業收入,基於:

1)考慮到2019年初以來,市場日均股基交易額較2018年大幅增長,我們大幅上調了日均股基交易額(ADT)的假設;

2)18年公司大宗商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計入其他業務收入,實際與其他業務支出抵消大部分),因此我們同時大幅上調其他業務收入及其他業務支出。

法律聲明:

本訂閱號的版權歸海通證券研究所擁有,任何訂閱人如預引用或轉載本訂閱號所載內容,務必聯絡海通證券研究所並獲得許可,並必註明出處爲海通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內容進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刪改。

何 婷

微信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