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廖俊棋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古生物學”的相關概念在公元前就已經萌芽,例如古希臘哲學家就曾藉由蚌殼的化石推測某個地方曾經是海洋等等,但“恐龍”這個概念是一直要到19世紀才確立下來。

究竟“恐龍”這個大哥的位置是怎麼在人們心目中確立下來的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恐怖的大蜥蜴!

最早有確切記錄的恐龍化石大約在1677年,但當時僅將其當成大象的大腿骨,並只有文字敘述。

在大約1世紀後,醫師理查德·布魯克(Richard Brookes)在他的書《水、地球、岩石、化石和礦物的自然歷史》中發表了這件化石的圖片,並將它當成巨人的謎之部位,命名爲“巨人陰囊石(Scrotum humanum)”,還好這本小冊子並不算正式出版物,因此該命名無效,否則現今講起最早被命名的恐龍都還是…

第一隻恐龍的名字差點就變成巨人的陰囊石了…

這個化石現在已經丟失,但從那本小冊子的插圖和描述看來,應該屬於巨齒龍(Megalosaurus)的化石。

而在這段期間內雖然都有許多恐龍化石發現的紀錄,某些甚至還在博物館保留至今,但都缺乏科學性的描述。第一個有科學性描述並命名的要歸功於牛津大學的傳教士威廉·巴克蘭(William Bakland),他於1818年找到一塊帶有鋸齒牙齒的下頜,在多方向各界學者請教後,他確定這屬於一個“長12米,高度最少2.4米”巨形爬蟲類,並在1824年正式發表宣佈,並命名爲巨齒龍,是一種肉食的獸腳類恐龍。

巨齒龍早期的錯誤復原圖,該圖畫於1854年

第二個被正式命名的恐龍是禽龍(Iguanodon),由英國醫生吉迪恩·曼特爾(Gideon Mantell)於1825年所發表,名字意思爲“鬣蜥的牙齒”。雖然據說這塊化石是他老婆瑪莉·安(Mary Ann)在老公出診時上街打發時間,在修路的碎石堆中突然看到一塊發光的石頭並撿回家的,但這個說法一直沒有得到證實。

一直以來這些禽龍、巨齒龍都只被當成過度生長的蜥蜴,但隨着越來越多類羣的發現,英國的比較解剖學家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發現這些生物與現生爬行動物的鱷魚、蜥蜴都有很大區別,因此他在1842年的英國科學進步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將這些龐大的古代爬行動物分爲一類,稱爲“Dinosauria(恐龍類)”。

1834年的禽龍骨架復原圖,當年還把大拇指指甲安到了鼻子上

“Dinosauria”源自希臘語,Dino-意思爲“巨大而恐怖的”;saur-爲“蜥蜴”;而-ia的結尾則代表“-類”。

有關這一部分的歷史沒有太多的爭議,Dinosaur一詞就是由歐文所創,但“Saur”終究是”蜥蜴”的意思,究竟是誰腦洞這麼大,把它翻譯成中文的“龍”呢?

“恐龍”現身

“恐龍”一詞的翻譯,在我國許多百科事典或科普節目都將其歸功於早期中國的地質工作者,網絡上最通行的解釋更是精確到由我國地質學家章鴻釗最早提出,但在何時、何地、何作品中提出,卻缺乏詳細的解釋。

章鴻釗是中國近代地質學的奠基人。

從目前能查閱到相關典籍中,最早對該詞有記載的是1903年的《新世界學報》第十五期:“始祖鳥雖類爬蟲畢竟由飛鳥也,恐龍雖類飛鳥畢竟猶爬蟲也”。其後梁啓超也於1910年的《將來百論?羅馬教皇之將來》中使用這一詞,他提到“凡天下不適於時勢之物,位有能終存者。雖其陳跡至極盛大,亦只以供後人考據憑弔之具。僵石層中之恐龍、飛鱷是其類也”。

但《辭海》則到1937年出版,都未有”恐龍”這一條,但已經有“恐龍類”一項:

“〔恐龍類〕(Dinosauria)動物學名詞。爬蟲類,爲中生代之產物。頸及尾皆長,前肢較短於後肢;爲陸生動物中之最大者;其骨骼在下等種類,有似最古之鱷;在高等種類,則與鳥類略似。斑龍、劍龍等皆屬此類。今西北考察團於新疆天山迪化附近地方侏羅紀地層中掘出之在亞洲爲第一次大發現。”

相對於中文要到1900年代初期纔可見到相關詞彙的出現,當時處於“明治維新”的日本卻對該翻譯有較明確的記載,並且在1890年代末期就已出現。

根據文獻記載,最早把“Saur(蜥蜴)”翻譯成“龍”的實例出現1891年,由東京帝國大學地質學教授小藤文次郎在刊載在其著作《地球發育史》中,但這還不是應用在“恐龍”身上,而是使用在海生爬行類的“魚龍”、“蛇頸龍”(它們不是恐龍!)。

滄龍也不是恐龍,更接近是一種海中的蜥蜴

“恐龍”一詞的首次文字紀錄,則要到1895年東京帝國大學古生物學教授橫山又次郎使用在其教科書《化石學教科書 中巻》之中。

橫山又次郎

也就是說,“恐龍”一詞最早是由日本人翻譯,之後才引介至中國。但這其實沒什麼奇怪的,當中國還只意識到要學習“船堅炮利”時,日本就已經全面且大量的翻譯並引入西方的文化。不只是“恐龍”一詞,其實“哲學”、“科學”、“宗教”甚至連“戀愛”這些詞彙,都是由日本人翻譯才進入中國的。

但話又說回來,其實中國早在東晉時期就有記載恐龍化石怎麼吃、有什麼“營養”,還給它起了個帥氣的名字“龍骨”。因此“恐龍”這個詞彙雖然是日本人發明的,但最早把古生物化石和龍聯繫起來的,還是中華古代的吃貨們。

附帶一提,恐龍化石自然沒有那麼豐富,所以中藥裏面出現的“龍骨”其實大多數是新生代的哺乳動物化石,像是牛、鹿、馬、象、犀一類的。

中藥的龍骨,左上方的化石還有些經歷了燒烤(來源: 張立召)

有“恐龍”之前…

雖然“恐龍”要到1890年代才完成,但在那之前其實就陸續有和恐龍相關的信息由西方傳入,那在這之前要怎麼稱呼這羣神奇動物呢?

先從日本講起,比起中文《辭海》要到1937年才收錄進恐龍的相關詞彙,日本的日英字典《附音挿図和訳英字彙》在1887年就已經有收錄“Dinosaur”一詞,並給其一個很震撼的翻譯“巨大ノ死蟲”。

中國當然也不惶多讓,目前所能查到的文獻中,最早有引入恐龍圖像的是在1876年,由傅蘭雅所編輯的《格致匯篇》。在該書討論地層構造的章節中有三幅插圖與古生物化石相關,而其中有兩張分別是恐龍和始祖鳥,以下讓我們感受一下文言文怎麼敘述恐龍:

“有一種如第六圖,亦長約三十尺,其頸細而長,如鵝頸然,脊骨似蛇,故名曰蛇形鼉;亦有會飛者,如第七圖,名曰飛鼉,看其形跡,則能知其物之狀,並能知其物之性。此種大動物所居之地必爲潮溼之處,其水土必熱且溼。現今地球上無此大物之患亦幸矣夫。”

始祖鳥:“在下飛鼉是也。”

可以看到這裏的名稱並不按照外文原名,主要是根據圖片的形象和作者的腦洞來取的。始祖鳥因爲會飛所以有個“飛”字;而圖六的恐龍其實是大型蜥腳類,由於脊椎長,尤其是頸部更是細長如蛇則被冠上“蛇形”。而我知道大部分讀者現在更在意的其實是後面那個字怎麼唸對吧?

說文解字中的「鼉」(來源: http://www.zdic.net/z/29/sw/9F09.htm)

“鼉”讀音發“駝”,其實指的就是中國特有的鱷魚“揚子鱷”。始祖鳥在被發現的當時是作爲鳥類的祖先,而當時鳥類源於恐龍的假說也還沒確立,所以“飛鼉”嚴格來說還不能算是恐龍的翻譯(往前看一下梁啓超,人家也是把“恐龍”、”飛鼉(鱷)”分開唸的)。因此,恐龍在中文最早的翻譯應該要屬“蛇形鼉”了!

“恐龍”演化

語言跟生物一樣,都會隨着環境而發生不同的改變,最適應當下環境(或是文化背景)的則能生存。前面介紹到“恐龍”出現一共牽扯到了三個語言,而這一詞在這三個語言中又有什麼變化呢?

先說發明“Dinosaur”的英文,除了古生物學的意思外,在牛津英文字典上可以看到另一個解釋,用來指稱“Someone or something that has not adapted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also, an object, institution, etc., that is extremely large and unwieldy(無法適應環境變化,龐大而笨拙的人、事、物或是機構)”.

這裏再Cue一下前面的梁啓超先生,他也提到了類似的引申用法,不過時至今日這個用法在中文並不普遍。

梁啓超:“都叫我第幾次了!”

在日文裏雖然偶爾能在某些報章雜誌看到類似的引申用法,但極爲罕見,在日本最具權威的《日本國語大辭典》以及《大辭泉》也都只提到“恐龍”一詞爲單義詞,沒有任何引申意思。

而在中文裏,則也有與兩者都截然不同的用法,雖然現在已不太流行,但這個詞在中文可以用來指稱“醜女”。這個用法源自蔡智恆(痞子蔡)的作品《第一次親密接觸》,隨着該作品從臺灣傳至香港、大陸,此一用法也一度迅速爆紅。(感覺不小心透露出作者年齡了…)

在臺灣,前幾年來還有另一個貶義用法,用來指”遲鈍”、”冷血”、”愚蠢”、”彷彿活在遠古蠻荒時代般不明世事”的人,例如“過度寵愛自己孩子,認爲自己孩子永遠是對的,千錯萬錯都是他人的錯,並老是投訴別人的家長”可以稱爲”恐龍家長”;重罪卻輕判甚至判無罪的法官,則可以稱之爲“恐龍法官”,這個用法雖然似乎沒有流行過來大陸,但在幾年前臺灣的報章雜誌中還是非常常見的。

對恐龍的誤解

其實從以上的衍伸意,無論中文、日文還是英文,都不難看出對“恐龍”帶有偏向負面的觀感,但這大多源自錯誤的偏見。

“龐大”、“愚蠢”、”遲鈍”和”冷血”等等的觀點大多源自早期的恐龍研究,但隨着越來越多的化石證據及新技術的開發,我們已經知道恐龍並不一定都是如此。看過《侏羅紀公園》系列的小夥伴就知道,有些恐龍不只小型、敏捷而且腦容量大,而解剖學和骨骼學構造以及穩定同位素的應用也讓我們知道恐龍是有一定體溫的。

而要說人家”不適應環境”吧...不算上延續至今的鳥類,好歹人家也稱霸了地球1億6000多萬年。反觀我們人類,才短短幾百萬年的光景就要將環境破壞殆盡了...

慘遭人類荼毒的恐龍後裔—一隻誤食垃圾而死的海鳥

參考文獻

廖俊棋、王敏東(2015),“恐龍”是中文詞或日文詞?,香港:《語文建設通訊》,第110期: pp. 69-75。

黃河清(2016), “恐龍””蛇形鼉”探源,香港:《語文建設通訊》,第111期: pp. 57-59。

洛厄爾?丁古斯(着),李建軍、鄭玉(譯),《恐龍獵人》,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1版。

土屋健(2013)《大人のための恐竜學》東京:祥伝社

笹沢教一(2013)”サウルスを竜と訳した人”《ジオルジュ》前期號、p.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