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行至尾聲,新一輪房企排位即將出爐。

  房地產傳統開發模式日漸式微,全行業都在尋找變革的方向。 2018,作爲行業領軍者的碧桂園,在主營業務穩健增長、前景可期的前提下,加快了探索新業務板塊的步伐。從袁隆平到邱勇,諸多“大人物”與碧桂園頻頻攜手,碧桂園的多元化宏圖徐徐展開。

  深圳市中集產城發展集團副總經理胡燦

  3月7日

  成都市大邑縣人民政府與碧桂園集團、中集產城集團在廣東順德碧桂園總部簽署了大邑智能製造生態城戰略合作協議。大邑縣委書記李燎、大邑縣委副書記王琰、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產城融合中心總經理劉寧、深圳市中集產城發展集團副總經理胡燦等出席簽約儀式。劉寧在會上表示,碧桂園將與中集產城集團共同攜手,將國內外一流的創新資源和高端的產業資源引入大邑縣。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4月12日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和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簽訂協議,雙方約定,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商業地產的合作,涉及零售、投資、金融和採購等多個業務版塊。其中,預計年內全國實現近600個蘇寧小店、蘇寧直營店的合作,未來將爭取實現碧桂園社區全覆蓋。

  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陶一桃

  6月1日

  碧桂園深圳機器人產業園正式開放,這既是碧桂園在深圳落地的首個產融項目,也是碧桂園首個機器人產業園。據悉,等園區正式運營後,企業年產值將超10億元,稅收過8000萬元。深圳市投資推廣署處長何峯、鬆崗街道辦主任莊召科、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陶一桃、碧桂園集團產城融合中心副總經理周洋艦、碧桂園深圳區域副總裁冀豫東、碧桂園深圳機器人產業園總經理李堯爲園區揭牌,宣佈正式開園。

  袁隆平院士

  6月15日

  “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長隋斌、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祕書長顧幸偉、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陳東與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爲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揭牌。發佈會上的消息顯示,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即將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以及開研資本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

  黑龍江五常市民樂鄉華米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鍾萬華

  6月29日

  碧桂園集團旗下社區生活服務品牌——鳳凰優選,在順德北滘新翼廣場,舉行6省12城近百門店同時開業暨全國500店同慶盛典。碧桂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朱劍敏,碧桂園集團副總裁陳立豔,鳳凰優選公司總經理陳誠,供應商代表黑龍江五常市民樂鄉華米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鍾萬華以及業主代表等領導嘉賓共同見證“鳳凰優選全國500店同慶”這一重大時刻。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

  9月19日

  碧桂園集團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和西湖大學在碧桂園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發與應用、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並將在順德機器人谷設立聯合研究院,引進全球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頂尖學者和科研專家,攜手打造世界一流的機器人研發基地。廣東省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副校長仇旻,講席教授Mohamad Sawan,副教授王東林,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集團副總裁兼博智林機器人公司總裁沈崗等出席簽約儀式。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

  12月16日

  清華大學與碧桂園集團在廣東佛山順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研發與應用、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全面合作。當天,清華大學-博智林機器人聯合研究院也正式揭牌,未來將在佛山順德機器人谷打造世界一流的機器人研發基地。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碧桂園集團董事會董事陳翀代表雙方簽署清華大學-碧桂園戰略合作協議。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副校長尤政,廣東省政府副祕書長李雅林,佛山市委書記魯毅、市長朱偉,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聯席主席楊惠妍、集團總裁莫斌等領導嘉賓共同爲機器人聯合研究院揭牌。

  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沈建忠

  12月26日

  碧桂園服務在惠州潼湖科技小鎮舉行“智領未來,與城共生”城市共生計劃發佈會,正式推出城市服務2.0產品。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沈建忠會長親臨指導,國內城市治理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和資深專家也首次齊聚一堂,共商城市治理升級大計,謀劃城市服務發展新格局。來自全國各地30個城市超過200名城市管理領導、公共事業企業精英出席了本次發佈會,共同見證了這一場思想盛宴。

  不難看出,2018年碧桂園背後的這些“大人物”,無一不與其近年來積極探索的新業務板塊息息相關,包括農業、機器人、新零售等,碧桂園正在持續挖掘房地產開發相關業務的價值潛力。

  進軍現代農業振興農村經濟

  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碧桂園積極響應號召,計劃打造一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在財務穩健的前提下,以國際標準的現代農業爲切入口,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力國家戰略的實施。

  碧桂園農業成立於2018年5月,屬碧桂園集團旗下的子公司,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龍頭企業,以科技研發創新爲動力,加快佈局研發、育種、生產、加工、物流、銷售於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建立全過程質量管控體系、可追溯體系以及鳳凰優選優質銷售渠道,爲社會提供健康、安全、好喫、適價、實惠的農產品。

  瞄準前沿科技把握未來趨勢

  以機器人爲代表的智能製造是目前國內製造業和服務業確定的轉型方向,製造業絕大多數行業的機器人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都未普及,潛力巨大。

  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成立於2018年7月,是以機器人本體及核心技術研發生產爲業務內容的科技型公司。

  依託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將通過自身資金、團隊優勢以及整合研究能力,選址位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腹地的廣東順德,打造面積10平方公里的機器人谷。機器人谷將引進上萬名全球最頂級機器人專家及研究人員,形成引領世界先進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團隊,爲推進新一代智能機器人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與技術儲備。機器人谷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從機器人人才培養、機器人核心技術和本體研發,到核心零部件和機器人本體生產製造、各類場景系統集成和實踐應用的全產業鏈服務平臺,爲機器人產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碧桂園計劃五年內在機器人領域投入至少800億元,將機器人更廣泛地運用到建築業、社區服務、生活起居等各類場景當中。

  事實上,碧桂園本身就是機器人的需求者,內需市場巨大。建築機器人有巨大的潛在需求,例如砌磚機器人、鋪地磚機器人、外觀質量檢查機器人等。此外如果每套房子安裝智能家居、自動化烹飪設備、家庭清潔機器人,那就是上百萬套智能設備。另外,碧桂園也全面發展物業、教育、大健康醫療、酒店、新零售以及農業等各項業務,機器人的應用對每個版塊都是質的提升。

  現在全球已經進入了一個全面創新的時期,專家指出,碧桂園大力進軍機器人行業,將會加速國內機器人產業的普及和發展,對於提高國內生產力,解決勞動力問題,提升製造業的質量和效益都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創新社區文化提升物業服務

  隨着經濟的發展,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的人越來越多,國家政策也在不斷引導美好生活的方向。當房地產行業進入競爭愈發激烈的羣雄時代,消費結構發生轉變,既往相對簡單的比規模拼速度,正逐步過渡到比拼客戶服務、最終落位到營造業主的居住幸福感。社區運營成爲一衆房企首先瞄準的探索領域。

  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 (HK.6098)於2018年6月19日在香港上市。

  碧桂園服務以業主需求爲核心,依託線下服務體系,整合社區商業資源,致力讓業主體驗社區服務的美好,圍繞業主不動產保值增值,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現已逐步在社區引入共享汽車、共享單車、miniK等便利生活新業態,爲業主構建1+N社區場景化生態圈。

  碧桂園服務提出“0.5幸福”社區文化價值主張,通過爲業主提供溫馨的社區氛圍、精彩的社區活動和豐富的社羣社交,構建5H特色社區文化體系。現已孵化數百個活躍的業主社羣,每年開展超10,000場社區活動。

  新零售進社區打通最後一公里

  碧桂園鳳凰優選於2016年創立,截至2017年末,已在全國20多個省份的碧桂園社區中開了近200家店。按照楊國強的計劃,鳳凰優選的目標是在全國開出上萬家社區門店,出售超過600種經由碧桂園團隊甄選過的農副產品。

  據統計,目前碧桂園旗下擁有1000多個社區,15萬名員工和300萬業主。截至2018年6月30日,碧桂園服務在管面積1.368億平方米,儲備面積2.492億平方米,規模優勢顯著。

  12月7日,碧桂園(2007.HK)宣佈楊惠妍由該公司副主席調任爲聯席主席。經調任後,楊惠妍將負責協助董事會主席楊國強處理集團日常工作,並負責集團的戰略投資及基於現有業務的新業務探索。

  在業內看來,這些仍在不斷增長的龐大流量資源,將成爲碧桂園開拓新零售業務的重要支撐,鳳凰優選與碧桂園服務的協同效應會逐步顯現,而基於在碧桂園服務積累的成熟管理運營經驗,楊惠妍也有望在一片新的藍海中爲碧桂園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才能。

  2018年,全國樓市遇到時尚最嚴調控,行業分化加劇,萬科喊出“活下去”,碧桂園宣佈“提質控速”,房地產市場的嚴峻可見一斑。

  傳統房產開發的套路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的房地產行業,產業更迭的週期已經時過境遷。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由"買地造房賣房"的單一開發銷售模式,向資產整合優化運營的方向轉變,通過多業務延伸,探索空間和產業的互聯。過去一年,碧桂園在多元化業務上面動作不斷,大舉進軍現代農業、機器人、服務、新零售等領域,實際都是聚焦於地產服務上下游產業鏈的打通,謀求產業鏈協同效應,抓住消費升級風口所帶來的全新利潤增長點。

  時代的洪流奔湧向前,有準備的人將站在潮頭。

  原創稿件,歡迎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