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的發現《你好,之華》在布里斯班上映了。

看了無數遍《情書》,岩井俊二的新片怎麼捨得不去看呢。剛好在考完試的期間上映,真是太好了。夜間,寥寥幾人,散落在影院的角落。正好適合看這部片的感覺。

不想做太多劇透,也無意和《情書》比較。每一部片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要是對比好像對兩部都不太公平。如果想知道詳情,還是去電影院看看吧。

只想說說兩個有趣的細節:

-晨晨手中寫出的 「你好嗎?我很好」

這個句子看過《情書》的觀眾應該都不陌生吧,一瞬間就想到了博子。有想過會有照應,但沒想過是從小男孩的手中寫出來。影片開始,母親去世,小男孩一直都沒有表現出很明顯的情緒。不想呆在奶奶家的原因,說的也是抱怨WiFi網速。正當大家都以為小朋友什麼都不懂,一段時間就過去了,其實他只不過是在隱藏情緒。看著他日間看著死去的小鳥,為弄傷奶奶自責,卻又無所適從的時候,真的覺得心疼這個孩子。

-書架上《之南》的旁邊是《復活》

我猜這個處理不是偶爾的,或者就是導演的小心思。之南從影片一開始就去世了,她的形象是從各個人口中拼湊出來的。有點類似《聽說桐島要退部》,這個人從來沒有出現,好像大家都在討論之南,可是轉念一想,這些身邊的人,或許才是導演要表現的吧。從大家言語間看出之南生前活得很不容易,或許生著,心思早已死去。在她自殺後,卻又發現,這個人原來曾經活得那麼燦爛,有那麼多人惦記著。是不是就是《復活》的意義呢?

這部影片我未必會看很多次,但是也不失為一部有所觸動的電影。

如果你也喜歡亞洲電影,特別是東亞電影,這個夏天去河邊的GOMA就對了!從12.2起,一直到下一年4月,剛好是亞洲專題。《嘉年華》,《小偷家族》,《比海還深》,《如父如子》……如果是是枝裕和的粉絲就一定不要錯過了!

都是免費太棒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