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组车辆自燃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发了万千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而此次事故的“主角”,正是刚上市仅一个星期的吉利星越。

对此车市进言也进行了跟踪报道,网友的回复亦是众说纷纭:有的将事故原因归结于天气太热;有的则认为是星越发动机机舱设计有缺陷;有的则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

诚然,官方检测说明没出来之前,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一辆车自燃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以上因素,还包括易燃油液渗漏、线路短路、车内存有易燃物品等等。如果没有明显的外在原因,调查的过程便会十分困难,所以具体事故原因还需等待吉利官方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定夺,大伙不必着急。

不难发现,今年的汽车市场屡次登上热点话题,前有奥迪致癌、后有西安奔驰维权,特斯拉自爆、蔚来自燃以及刚过去的星越自燃等。不过,车市进言发现有一些自称业内人士的人对此发表的观点不乏有失理性。

一位某日报社的主编发言称:奔驰漏油全民声讨,吉利自燃全面辩护,这就是“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随后引来了各路网友的“围攻”,其中议论最激烈的就是:“什么叫自己人,什么叫外人?”;“你哪里看到全民在辩护吉利?”。

车市进言认为,站在消费者角度不论是奔驰还是吉利本质上都是一个挣钱的商家,不应该区别对待,这位主编说成“自己人”和“外人”显得有点偏激。从事件本身来说:奔驰站在明显的责任方,却拒不认账,并牵出一些行业潜规则,才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反观星越自燃事件,在当事人未表态和具体原因并不清楚的情况下,这位主编发表的观点显得有点不负责任,所谓的网友辩护不过是情绪略显义愤填膺。车市进言猜测,这位主编真正意图或是为了蹭热点,来提升提升自己的名气吧!

不过,这位主编把奔驰和吉利这两位本不属于同一级别的品牌牵扯在一起,也反应出了另一个现象:对自主品牌不自信。

实事求是,自主品牌本身起步较晚,无奈只能捡一些合资品牌十分老旧的技术起家,虽然最终东拼西凑勉强过了“上市关”,但在质量上却一直无法保障,消费者因此对自主品牌产生了偏见,这也正是我们所不自信的原因。

吉利早期虽然未与其他品牌合资,但逆向研发的质量也一样不堪,反而选择合资的长安、奇瑞渐渐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或是看到了差距,吉利凭借一身勇气收购了快奄奄一息的沃尔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吉利巧妙的借用沃尔沃技术便迅速赶了上来,如今更是坐上了“自主一哥”的位置。

这几年,我们还看到吉利的野心:一方面继续收购国外品牌,包括马来西亚的宝腾、意大利的路特斯、美国的飞行汽车、入股奔驰等;一方面和沃尔沃合资打造了CMA架构、自主豪华品牌—领克、与奔驰在电动车领域合作等。当下用如日中天来形容吉利都不为过,它要做的是成为下一个“大众”。

事实上,有些人仍将吉利看做是“乌鸡变凤凰”,认为它不是靠着自身的技术实力才走到了今天,对此充满了不削。车市进言认为,当今经济全球化,吉利只是一个商业集团,这些行为无可厚非。唯独担心的是:在榨干了沃尔沃之后,吉利又该何去何从?

写在最后


简而言之,奔驰被声讨其实是事出有因,而辩护吉利是暂时的情感流露,现在我们更需要耐心等待吉利答复。虽然作为“自主一哥”,吉利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我们有目共睹,但是车市变幻莫测,沃尔沃只是杀手鐗,并不是护身符。我们希望,能看到吉利接下来有更多实力的展现,而不是又被人拿到网络砧板上宰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