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莊旻靜、陳慶居╱綜合報導】

前言:全台縣政府所在地的11處縣轄市,由於人口密集,更是該縣政經、文化活動中樞,堪稱小首都,縣治市長往往是一方之霸,橫跨派系、藍綠通吃,挾雄厚民意基礎,縣長也得敬他三分,過去不乏縣治市長更上層樓、直取百里侯寶座例子。年底9合1選舉將近,11小首都爭奪戰炮火四射,戰況激烈不亞於縣市長選舉。

新竹縣、苗栗縣兩大客家大縣,縣治所在地竹北市、苗栗市市長選舉,備受關注。竹北市人口突破18萬,是全台第3大縣轄市,現任市長為無黨籍的何淦銘,將挑戰連任,不過國民黨籍現任縣議員、前市長楊敬賜也宣布回鍋參選,日前也前往國民黨部完成登記、爭取提名,形成兩強相爭。

竹北市長 兩強相爭

楊敬賜曾任縣議員,本屆因擔任兩屆市長任滿,轉戰縣議員勝選,至於為何再回鍋參選,楊敬賜指出,太多基層反映,過去他任內政策、工程未能延續,要求他出來再選市長。

何淦銘本屆以4萬8000餘票實力,力壓對手,何淦銘同樣曾擔任縣議員,基本盤穩固,他說,楊敬賜好的建設能做的一定都有延續,施政則以民眾利益為前提爭取,目前也期望以政績爭取市民認同。

竹北市過去為客家、閩南人口混和的鄉鎮,選舉以宗親、派系票為主力,不過因竹北市鄰近新竹科學園區,外來人口大增,居住型態也以大樓為主,市長選舉除了既有宗親、派系票源,如何爭取外來人口、科技人的認同,也成為選戰焦點之一。

苗栗市長 4搶1

至於下屆苗栗市長選舉,因現任市長邱炳坤2任即將屆滿,選情進入全新局勢。

國民黨提名縣議員邱鎮軍,但參與初選的縣議員禹耀東和市代會主席賴桂煖,堅持參選到底的決心未變,邱面臨藍營分裂的考驗,另要迎戰代表民進黨的前縣黨部主委張喜慶。

張喜慶是民進黨元老幹部,曾任縣黨部主委職務,也有參加立委黨內初選及2次參選縣議員的選戰經驗,但這次他要以無黨籍身分投入苗栗市長迎戰。他說,地方行政首長不宜有太濃厚的政治色彩,鑑於縣治地人口跌破9萬人,希望打造苗栗成為客家文化城,再創榮景。

國民黨早於4月中旬完成苗栗市長參選人黨內初選作業,邱鎮軍民調結果領先對手禹耀東及賴桂煖約11%,確定獲得提名,當時禹與賴對民調結果並未多表意見。

到了5月18日,禹耀東退黨同時表態要投入市長選舉,賴桂煖同日受訪時也表示堅持參選到底,選情對藍營而言,似乎又回到初選前「三強鼎立」,加上張喜慶,形成4搶1前所未見的超級戰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