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讀者向我們諮詢,說自己家的孩子總愛給自己製造麻煩,而且想要孩子幫自己的忙孩子也不肯,覺得孩子特別不體諒自己,很心累。再通過我們進一步溝通之後,我們瞭解到這位媽媽在職場上和生活中都是女強人。所以在孩子的眼裏,其實自己的媽媽是“超人媽媽”,什麼都會做,那孩子自然把所有的麻煩事都留給你處理了。

並且在他心裏已經形成了“習以爲常”、“理所應當”的思維模式。爲了幫助這位媽媽解決苦惱,我們給她提出了一個建議,要適當示弱,不要總是一味逞強。

適當示弱,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同時還能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之前有一檔大火的親子互動真人秀節目的某一期節目,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母親向女兒表達出爸爸不在,自己一個人沒辦法照顧好整個家庭的無力感,結果女兒當下就表示會照顧好媽媽。

所以在整期節目當中,我們都能看到這個小孩有認真履行照顧媽媽的諾言。她有幫忙給妹妹喂水,幫忙給妹妹擦臉,她還自己收拾玩具。後來母親也表示,自己對於女兒今天的表現,非常意外同時又感到很欣慰,對女兒的表現非常滿意。

適當示弱,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增強自信心。就拿我自己的小孩來說吧。記得之前有一次加班到很晚,一進門就看見寶寶在門口等我。然後我就對寶寶撒嬌,說媽媽今天爲了賺錢給你買玩具,做了好多工作,超級超級超級累。孩子一看見你的神情覺得確實是這樣,立馬拉我去沙發上坐着。

然後我說寶貝可以幫忙給媽媽捏捏肩嗎,這樣媽媽就不會那麼累了。孩子真的就開始很認真並且積極的在幫你捏肩。雖然其實孩子並沒有對我有很大的實質性幫助,但是我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媽媽需要的,自己是很能幹的,從而增加自信心。

我們不難看出,當家長表露出自己並不強大的一面時,孩子是會接收到這個信號的。孩子對你產生同理心,從而會自己思考需要做些什麼能夠幫助父母,這樣對於孩子的性格培養和動手能力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孩子也能變得更優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