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是大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出將入相,被朱元璋譽為自己的「萬裏長城」。徐達為人謹慎,持重有謀,功高不伐,不好色,不貪財,中正無疵。朱元璋卻是個雄猜的主,有屠殺功臣的愛好,他忌憚所有有功的開國之臣,所有的開國功臣都在他誅殺的黑名單上。徐達很清楚自己功勞太大,必然也在朱元璋的誅殺之列,所以一直小心謹慎,從來都不逾越規矩。幸好徐達又死在朱元璋的前面,才全了善終之名。如果是朱元璋覺得自己活不過徐達,後事真該是實未可知啊!

朱元璋與徐達下棋的故事未見諸史,實乃民間傳說罷了。故事表達了民間一個怎麼的態度呢?一說為了表達一段君臣佳話,以資後事。一說朱元璋找不到殺徐達的理由,便準備借下棋殺他。南京莫愁湖畔自今還坐落有對弈樓,之後又叫勝棋樓,傳說是當年朱元璋和徐達下棋的場所。

相傳朱元璋和徐達都非常喜歡下棋,但是每次徐達都輸給朱元璋。朱元璋明白徐達是不敢贏他,沒有使出全力。等到再一次下棋的時候,朱元璋再三告誡徐達要使出全力,不要有顧慮,無論勝負決不怪罪。當朱元璋又是棋佔上風時,發現徐達竟將棋局布成「萬歲」二字,便感慨自己棋技不如徐達。只不過這只是傳說,可信度不高。但是從中我們看到了徐達為人謹慎持重,不逾矩的一面。自己既沒有違背朱元璋的旨意,表現出了自己高超的棋技,又使自己沒有勝君之名,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皆大歡喜。

總之,朱元璋對徐達起殺心或許有之,但是絕不是因為下棋這件子虛烏有之事。就算是增加一點我們飯後茶餘的一點談資吧。


題主的問題根本不成立,就連當時棋王都無法做到棋局上擺「萬歲」二字,更何況連書都沒有讀過幾天的徐達呢?朱元璋雖是農家出生,但已是一國之君了,不能喫沒文化的虧,於是瘋狂學習各方面知識,因此論知識徐達不如朱元璋。

至於題主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應該是出自野史之中。

大明的「萬裏長城」徐達,足智多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位列開國功臣之首。他雖然出生貧困,但胸懷抱負,不甘困死於農田之上,於是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以弱勝強消滅陳友諒,轉手滅了張士誠,北上驅元,使得元兵聞風喪,戰功赫赫,威震天下。

朱元璋生性多疑,成為皇帝以後,開始各種清除開國大臣,因此徐達就是首當其衝的人物,因為他太耀眼了。而徐達這個人呢,情商特別高,也特別低調,在軍營裏嚴格治軍,發號施令,士兵將領都畏懼三分;但徐達在朱元璋的面前時,就像個乖巧的兔子,常常一言不發,不仔細找,都會被忽略。

在野史中:一天朱元璋約徐達下棋,並約定徐達要是故意輸了就當欺君罪問斬,徐達一下子就聞到了皇帝的殺意,又不能抗命,只能戰戰兢兢地拿起旗子開始下。

徐達每下一步都要思考良久,朱元璋打趣地說:「不要那麼緊張,欺君之罪只是說說而已。」徐達尷尬地笑了笑。

經過幾十次的交鋒,徐達突然下跪大喊「陛下,萬歲。」朱元璋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整的一臉懵逼。徐達指了指棋盤,朱元璋恍然大悟,黑白棋子交錯呈現「萬歲」二字,朱元璋大喜,也就沒有在意棋局的輸贏。

徐達巧妙地躲了一死,但朱元璋卻更加懷疑徐達了,殺心也越來越重。因為能在自己毫無發現的情況下擺了「萬歲」二字,他的聰明才智當時絕無僅有。一旦徐達造反,必是無人可抵,大明江山將轉瞬即逝,自己也將淪為階下囚,越想越怕,最後下毒,毒害了徐達。

以上皆為野史內容,徐達是朱元璋最寵信的將領,徐達也是在出徵的路上病死的。

作者:安夏丨history。關注不迷路喲!
徐達和朱元璋的故事一直是野史和民間人們熱議的對象。而且徐達也是朱元璋的功臣裡邊少有的,沒有被朱元璋害死的人。但是依舊有很多朱元璋,要殺徐達的意思,流傳在各種野史和民間傳聞中。

比如徐達患了患了病,背上生瘡。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很多人都因為背上生瘡而死亡。徐達背上生瘡以後,腰不能挺,不能直立,一直臥病在牀,還得一直趴著,只能喫清淡的食物。朱元璋聽說了以後,便送給了徐達一隻大鵝。大額是十分油膩的,徐達看了大鵝以後,就知道朱元璋有了殺死自己的心思,自己身為工程,朱元璋卻在自己生病的時候火上澆油,最後抑鬱而終。

題主所說的,這個故事也是有的。但是朱元璋並不是因為棋盤上的萬歲二字對徐達起了殺心,而是因為棋盤上的萬歲二字而饒恕徐達賜予了他莫愁湖和勝棋樓兩個地方。徐達為朱元璋南征北戰,打下了大明江山,可以說說明朝的建立,有一半的功勞都是徐達的。徐達的威望在明朝軍隊和大臣中是十分高的,朱元璋一直很忌憚徐達,並想找機會除掉。朱元璋和徐達經常在一起下棋,徐達的棋藝比較高,但是經常會讓著朱元璋,輸上一兩步,給朱元璋殺自己的口實。

有一次朱元璋請他下棋,並且事先點明不準許他故意讓棋。如果讓棋的話,就算是欺君之罪,這可難壞了徐達。後來在下棋的過程中,許他急中生智,並且這一次朱元璋也僥倖勝得一兩步。等到朱元璋快要贏的時候,他慌忙下跪,讓朱元璋看棋盤,棋盤上赫然寫的是「萬歲」兩字。朱元璋龍心大悅,於是便將下棋的地方改名為勝棋樓,並且連同該樓周圍的莫愁湖一同送給了徐達。

在民間還流傳著朱元璋和徐達的另一些故事。比如徐達和劉伯溫的關係十分要好。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劉伯溫就看出朱元璋只能夠同甘苦,不能共富貴。後來劉伯溫就告老還鄉,徐達在送劉伯溫的時候,劉伯溫對徐達說你一定要時時刻刻的跟著朱元璋,不能離開他半步。果然後來朱元璋宴請羣臣,火燒慶功樓的時候,大臣們都沒有注意,只有徐達緊隨的朱元璋。看到很多大臣和將軍被燒死,徐達一怒之下要把朱元璋推進火坑。朱元璋趕緊說「我封你世代國公,並賜你金龍銅錘上打君下打臣,你不要殺我。」徐達看到了,有了自己的護身符,於是這才放了朱元璋。

文/紅雨說歷史


朱元璋被譽為得國最正的開國君主。他原本是一個遊僧,在元末義軍隊伍中也是起兵最晚的,但他卻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說明朱元璋的能力是非常強的。在他掌權後,與民休息,恢復生產。這些與其他王朝的開國君主無任何區別。

他又與其他君主有兩個明顯的不同,一是懲治貪官可以說到了一種令人恐怖的地步。剝皮實草,讓人想起來就頭皮發麻;二是誅殺功臣,通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將明初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在朱元璋誅殺的這些功臣中,或多或少都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罪不至死。朱元璋為什麼採用這些殘酷的方法對待他們,這就要從他的出身分析。他得到江山是經過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江山來之不易他希望能守住,不要輕易失去,所以他殺伐決斷,消除一切帝國的不穩定因素。

徐達開國武將第一人,建功無數,朱元璋對他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他的功勞。恨是徐達太厲害,怕子孫後代難以駕馭。至於朱元璋與徐達的故事,在民間有各種傳說。我相信最終徐達還是自然死亡的,因為以朱元璋的性格,如果他弄死了徐達是不會讓徐達的後代與明朝共享榮華的。


皇上都沒有發現,徐達卻發現了,這說明什麼?徐達的心,比皇上都細,細到什麼程度,皇上都害怕,你說朱元璋能睡得著覺嗎?越想這個人越不能留,因為你想不到的,他都想到了,你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所以這個人太,可怕了,必須得殺,換作是誰當皇上,都得殺,徐達,這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發現了萬歲,你不說他怎麼能知道,你這一說,他反倒注意了,太聰明瞭,也不是件好事,難得糊塗,必要時,裝一裝傻,賣賣萌,皇上一笑,兩拉倒,所以聰明不可怕,可怕的是聰明的人,太鋒芒必露,所以遇事露三分,藏七分。此乃上策。


于謙,謙哥,可不是抽煙喝酒和燙頭的那個,而是組織京城保衛戰,挽救大明於危亡的太子少保,兵部侍郎。 當年朱祁鎮帶朝廷幾乎全部的精銳和各部主官,要去和瓦剌一決雌雄,結果在土木堡被人家搞了個全軍覆沒,最後只有朱祁鎮一人被俘虜,這事整的,要麼戰死了還能留點好名聲,偏偏是主君被俘虜,瓦剌以朱祁鎮作為人質,希望不戰而敲開大明的國門,趁機消滅大明。在這種情況下,是于謙等人為國家考慮,讓朱祁鎮的弟弟朱祁玉登基為帝,奉朱祁鎮為太上皇,如此一來,朱祁鎮作為人質的作用也就不存在了。後來朱祁鎮被放回去,結果更尷尬,朱祁玉不願意退位了,也是,你這當哥哥的惹下了這麼大的禍事,當弟弟的替你平了,現在你灰頭土臉的回來,又想把帝位拿回去,那不行。 原本說好的,朱祁玉暫時噹噹皇帝,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以後吧帝位還給朱見深。現在朱祁鎮也回來了,朱祁玉開始玩起無賴來了,把朱祁鎮囚禁在南宮,又廢除朱見深的太子位,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當初北京保衛戰的時候,石亨等人嶄露頭角,又會逢迎皇帝,權勢越來越大,毛病也很多,朱祁玉寵信石亨,曹吉祥,病重的時候,召見了石亨,可這小子卻在為自己的後路考慮,朱祁玉當時兒子死了,沒有能登基的人,朝內有大臣建議立其他王爺的兒子。石亨曹吉祥等人一商量,乾脆迎朱祁鎮出來,搞一場政變,依舊能保留自己的權勢。於是奪門之變發生了。 奪門之變發生的時候,于謙等大臣在做什麼,他們正在起奏摺請皇帝同意繼續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那時候朱祁玉已經病入膏肓,又沒了兒子,帝位必然得傳給朱見深,可惜奏摺還沒送上去,奪門之變卻發生了。于謙當時雖然有兵權,卻沒有預料到石亨等人如此迅速的謀反,而奪門之變發生的又很順利。 朱祁鎮重新登基以後,怨恨于謙等人擁立朱祁玉,自己又被囚禁南宮多年,尤其是石亨進讒言,說不殺于謙,名不正言不順,於是下令誅殺于謙,功臣自此隕落。也是在以後,石亨等人造反,朱祁鎮才意識到一直被石亨曹吉祥利用。所謂的奪門之變,即使沒有石亨,當時的朱祁玉已經快不行了,下面又沒有合適的人能繼位,能做皇帝的除了朱祁鎮,就是朱見深,而於謙等人也在積極促成此事。


這是哪裡的橋段啊?

徐達得到了善終,沒有被朱元璋殺害。

徐達作為明朝的開國功臣,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

還有賜蒸鵝、睡龍牀、炮打慶功樓這些事,都是評書藝人瞎扯的,千萬別信。


凡是提都朱元璋的沒有一個好故事 按現在的話來說 做人非常不成功 那麼這就有點奇怪了 做人竟然這麼不成功 為什麼能從一個乞丐能做上皇帝 而且還是開國皇帝 如果朱元璋沒有德行 身邊又怎會聚集那麼多的有才能的人 如劉基,徐達,常遇春,湯和胡大海等 難道這些武將都瘋了嗎 那麼只有一個原因 滿清把明朝的歷史徹底的篡改了


我認為這是假的。

杜撰出來的一個故事,我們可以以此來分析人心人性。以朱元璋的想法,我在費盡心思想如何下子,你徐達卻在引導我隨著你的節奏一起擺子,誘導自己配合徐達擺出「萬歲」兩字,有揣度上意,戲弄天子之嫌。


無論真假,作為一個帝王他所擔心的是下屬結黨營私,蓄意謀反。把萬歲兩個字擺在棋盤山,已經不是普通的兩個人無聊的時候下下棋這麼簡單了。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對皇權的挑釁。所以才會動殺心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