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是古代軍事指揮能力最強者】

孫武、孫臏、白起、韓信、諸葛亮、衛青、霍去病、嶽飛、徐達,誰的軍事指揮才能最強?將以上各位簡介如下:

【孫武】孫武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世代為兵將者,曾率吳國軍隊奇襲楚國郢都(今湖北江陵一帶),著有《孫子兵法》一書,唐代「武廟」十哲之一,尊稱兵聖或孫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臏】孫臏生卒年不詳,山東菏澤鄄城人,號為孫子後裔。為齊威王軍師,輔佐齊國大將軍田忌兩次打敗龐涓,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確立了齊國的霸業。著有《孫臏兵法》一書,唐代「武廟」六十二將之一。

【白起】戰國時秦國郿縣人,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多座,長平之戰坑殺趙卒45萬,平生為將攻城略地,斬殺六國軍卒一百多萬,受封為武安君。唐代「武廟」十哲之一。

【韓信】江蘇淮陰人,劉邦任命為大將軍,為劉邦定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協助劉邦平定「三秦」。楚漢戰爭時帥兵滅魏、趙、代,後攻滅齊地斬殺楚將龍且,討封為齊王。參戰圍殲項羽之「垓下之戰」,改封為楚王,後窩藏戰犯鍾離昧,被降封為淮陰侯。唐代「武廟」十哲之一。

【諸葛亮】諸葛亮山東琅琊人,號為臥龍先生,與鳳雛龐統齊名。受劉備三顧茅廬,未經出山而三分天下,赤壁之戰勝曹軍,奪取荊州之地。劉備取西川,龐統戰死後,率軍助劉備取得西川。為蜀漢丞相二十餘年,七擒孟獲安撫雲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出師未捷身先死,封武鄉侯。發明「八陣圖」「木牛流馬」等,著有出師表傳於後世,唐代「武廟」十哲之一。

【衛青】河東平陽人(今山西臨汾),漢武帝時為漢大將軍,拉開撻伐匈奴之帷幕,七戰七捷於塞北,收復河朔、河套地區,設置「朔方城」斬殺匈奴騎兵5萬,俘獲匈奴數萬,俘獲牲畜上千萬頭,封長平侯。唐代「武廟」六十二將之一。

【霍去病】霍去病河東平陽人(今山西臨汾),漢武帝時為驃騎大將軍,17歲時率800人突襲匈奴,漠北之戰斬殺匈奴七萬,共五次出戰匈奴,斬殺匈奴騎兵11萬人,俘虜招降匈奴十萬,封冠軍侯。去世之時年僅24歲,唐代「武廟」六十二將之一。

【嶽飛】嶽飛北宋河南湯陰人,師從於周侗,靖康之變後跟隨宗澤元帥,以宗親師徒為主幹,收編反金義軍和土匪,剿滅鐘相楊幺起義,收編10萬農民入岳家軍,壯大岳家軍至20萬人。十餘年間,和金兵作戰數百次,較大規模戰役二十餘次,1140年,大敗金兀朮柺子馬一萬五千,十戰十捷取得穎昌、郾城大捷,收復洛陽、鄭州等地,進軍至開封西郊朱仙鎮。藉助嶽飛的戰功戰績,秦檜力主宋金議和,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勒令班師,致使嶽飛北伐「功虧一簣」,大好河山盡送金國之手。1142年,趙構首肯秦檜以「莫須有」之罪殺嶽飛,後來平反追封「鄂王」,追謚為「武穆」「忠武」。1221年,南宋在杭州為嶽飛立「嶽王祠」,明代朱元璋取締「武廟」,各地修建嶽王廟,民間追認嶽飛「武勝君」。清代統治者忌憚嶽飛,追封關羽為「武勝君」,改各地嶽王廟為關帝廟。

【徐達】元末明初安徽鳳陽人,先參加郭子興紅巾軍,後追隨朱元璋,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1363年大敗陳友諒,1367年消滅張士誠,1368年為徵虜大將軍,與常遇春一起北伐,攻佔大都(北京)滅亡元朝。官至太傅丞相,封魏國公。

 誰最強是很難評定的,主要是評定的標準很多,不同的標準下就會出現不同的強者。冷清認為標準大致有這麼幾條:第一、指揮戰爭的規模大小。第二、指揮戰爭勝利且殺傷敵人的數量。第三,戰爭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第四,軍事指揮能力結晶為軍事思想。第五、指揮戰爭的性質(內戰還是外戰),是綜合評定軍事指揮能力的重要標準,對外戰爭的軍事指揮能力,是評定一個人的軍事指揮能力的試金石。

以指揮戰爭的規模大小來評定時,白起的軍事指揮能力最強,其他人都無法和白起相比。長平之戰,趙國總計出兵45萬,秦國總計出兵接近60萬,白起成功地擊敗並殲滅了45萬趙軍,隨後坑殺了投降的趙軍。

以指揮戰爭勝利且殺傷敵人的數量來評定時,白起一生斬殺敵軍100多萬,其他幾位都沒法和白起相比。

以戰爭雙方的實力對比來評定,東漢末年劉備的實力是最弱的,諸葛亮輔助劉備取得荊州取得西川,三分天下有其一。三國時期,魏、吳、蜀漢三國之中,蜀國人口軍力都是最弱的,諸葛亮力保蜀漢幾十年天下,諸葛亮軍事指揮能力是最強的。

以實戰能力結晶成軍事思想評定,孫武的軍事指揮能力是最強的,《孫子兵法》成為世界軍事理論的鼻祖,這是其他人無法超越的,號稱「兵聖」。

以戰爭的性質評定,孫武、孫臏、白起、韓信、諸葛亮打的都是內戰,他們指揮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並且在對外戰爭中取得驕人的成績,這就很不好說了。徐達指揮的大多是內戰,滅亡元朝的戰爭,原則上還是內戰。元朝的百萬大軍經過和劉福通紅巾軍17年戰爭,只剩下30多萬殘敗的軍隊,徐達出兵北伐時,元朝已經是奄奄一息。真正指揮對外戰爭的,就剩下衛青、霍去病、嶽飛三個人,這三個人之中,衛青的軍事指揮能力,比不上霍去病、嶽飛。

漠北之戰時,衛青、霍去病各帥騎兵5萬、步兵10萬出塞,霍去病的東路軍殲滅左右賢王部七萬餘眾,封狼居胥山。衛青的西路軍中的李廣倚老賣老,違抗命令翫忽職守,丟失嚮導而誤期,衛青率部與匈奴單於主力對戰,斬殺匈奴一萬九千餘眾。衛青將圍殲單於的殲滅戰,打成了擊潰戰,主要是李廣誤期造成的,一方面李廣倚老賣老,另一方面也說明衛青指揮不靈。李廣自由散漫不服從軍令,衛青就應該及時的撤換李廣,甚至對李廣以軍法從事,以免讓李廣貽誤軍機,這也說明衛青治軍「寬厚有餘」,而「嚴厲不足」,最終導致李廣軍誤期而未能達成戰役的既定目標。

霍去病和嶽飛相比,都是指揮對外戰爭的佼佼者。霍去病對付的匈奴非常強大,漢武帝時期的漢朝綜合國力比匈奴更強大,霍去病只管練兵打仗,至於後勤保障和兵源軍需,都不用霍去病操心,強大的漢朝是霍去病的巨大後盾。嶽飛指揮岳家軍和金兵作戰,剛開始的時候,岳家軍是很弱小的,嶽飛的軍隊都是自己招募,大部分岳家軍來自於農民軍,還有土匪山賊。北宋滅亡,南宋剛剛草創,前方混戰地方混亂,南宋根本不能足額的補充岳家軍的軍餉軍需,嶽飛除了練兵打仗,還要自己想辦法籌集軍餉軍需。

從這個角度來說,嶽飛的軍事指揮能力是最強的,這也是嶽飛成為第二代「武聖」的原因。南宋對嶽飛的評價是:「精忠報國」、「中興名將」,嶽飛的對手金兀朮的評價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嶽飛死後二十年,金國再次發動對南宋的戰爭,金軍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嶽飛不死,大金滅也。」原文:「逆亮南寇,胡人自為:『嶽飛不死,大金滅矣』」朱元璋對嶽飛的評價:「純正不曲、書如其人」,孫中山對嶽飛的評價:「嶽飛魂,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代表,也就是民族魂。」

謹以此文聊祭嶽飛之魂,反對新編中學歷史教科書,取消嶽飛、文天祥民族英雄稱號,反對新編中學歷史教科書刪除衛青、霍去病。不管怎麼說,衛青、霍去病、嶽飛、文天祥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抗擊的都是侵犯中原的外敵,不能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歷史,也不容許任何人以任何藉口篡改歷史。「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鑒可以正衣冠」。如果你喜歡,敬請關注「冷清先生」頭條公眾號。


【個人認為白起的是軍事指揮能力最強】玄宗皇帝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設武廟,而上訴十人一半都是武廟十哲之列。

武廟的主神是姜太公 ,下方十哲如下 :

左列: 秦武安君白起、 漢淮陰侯韓信、 蜀丞相諸葛亮、 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 齊大司馬田穰苴、 吳將軍孫武、 魏西河守吳起、 燕昌國君樂毅。

自古以來左大於右,所以白起右是武廟十哲之首,可以看出,在古人心中,白起是軍事指揮能力是大於其他人的。

孫武、孫臏、白起、韓信、諸葛亮、衛青、霍去病、嶽飛、徐達十人成戰績和簡介如下:

孫武: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一。

孫臏:中國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唐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和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出生於阿、鄄之間(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是孫武的後代。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白起:郿邑(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白起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名列武廟十哲之首。 上黨之爭,大敗韓國。長平之戰,坑殺趙降卒40萬,一時間震動天下,後世稱為殺神。

韓信: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破楚軍於京、索間,先後平定魏,代,趙,燕四國,東擊齊,南滅楚於垓下,名聞海內,威震天下,被封為楚王。後因功高震主,在公元前196年被呂后誅殺。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 。

諸葛亮:武侯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打敗曹軍。211年,隨劉備奪得漢中。221年諸葛亮被任命為蜀漢丞相,主持朝政。後六出祁山,功敗垂成,234年病逝於五丈原。

衛青: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於,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霍去病:十七歲初次徵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嶽飛:嶽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紹興十年(1140年),揮師北伐,大敗金軍,逼近北宋故都開封。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為左相國。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總結: 從戰績上來看白起無疑是第一,為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從成就來來看,孫武著有《孫子兵法》一書,是兵家聖典,與後世流傳甚廣,意義極大。孫臏也留有《三十六計》雖不及他祖先孫武,但也是流傳極大,對後世影響深遠,膾炙人口。 從成長上來看,韓信出身微寒,更有忍胯下之辱的典故,背水一戰大敗西楚。 從意義上來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六出祁山卻出師未捷身先死,被後世奉為一段佳話。 從民族上來說:其他人都是內戰,只有衛青、霍去病兩人是對外徵戰,擴大了中國的領土,樹立了漢族之威名。 從情懷上來說:嶽飛,精忠報國,是最典型的家國民族英雄,他的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是愛國人士的表率。 從時代上來說:徐達,協助朱元璋建立大明江山,結束了中原大地被異族統治的局面,同樣意義深遠。 但是真要比軍事才能,個人還是認為是殺神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武廟十哲之首,是第一個輔助君王建立統一天下格局的人。

文:唯戀無名

圖:來源網路

本文原創首發,請勿轉載,瞭解更多有趣歷史,喜歡我請關注唯戀無名。


我覺得,這幾個人當中,韓信的軍事指揮才能最強。

首先,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背水一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十面埋伏等經典戰役,無不表現出韓信非常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

韓信的指揮才能都是有實證記載的,沒有什麼水份,而且善於以弱勝強,指揮藝術千變萬化,真正發揮出了,「兵,猶水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精髓,所以我覺得這幾個人當中,韓信的軍事指揮才能最強。

其次,韓信指揮的是開國戰爭,等於是沒本錢的買賣。

韓信平定各方英雄,連「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西楚霸王項羽都被逼得烏江自刎,最後輔佐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這樣的功績,這樣的指揮才能是其他人不能比的。

然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韓信能夠指揮大規模戰役,而且不是吹牛,有這樣的實例證明自己。

如十面埋伏,天羅地網搬的兵力佈置,井井有條,得心應手,可見其軍事指揮才能之強,所以我覺得這幾個人當中,韓信的軍事指揮才能最強。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能夠傳世的也只有孫武的《孫子兵法》和孫臏的《三十六計》。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孫子兵法》,後世無論哪位名將指揮的哪種戰役都可以在《孫子兵法》中找到出處,孫子被稱為兵聖確實實至名歸。有人把姜子牙或是鬼谷子做為兵家師祖並沒有什麼依據,反而《孫子兵法》能夠傳承2500多年,並被翻譯多種文字,被世界幾乎所有軍事名校作為軍事教材,可見其影響力,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橫空出世的時候,被西方譽為兵聖,當他們看到《孫子兵法》的時候,則將其改為西方兵聖。而孫武卻比克勞塞維茨年長了2000多年。

後世軍事家如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亦或是後來的李靖、嶽飛、徐達等名將在軍事上所取得的成就也不過是影響了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他們的經典戰例是不能複製的,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運用他們的戰略戰術來處理我們當前所面對的戰爭。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只有戰爭年代纔可能出現名將、軍事家,如今在和平年代,很多軍事研究員或是軍事發燒友寫了大量《軍事著作》或是戰爭評論,但都沒有經過戰爭的檢驗,也只有戰爭才能檢驗軍事理論是否正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孫子兵法》傳承2500多年,經久不衰,被歷代軍事家所推崇,可見其重要性。


且說這些人在天堂相聚,然後一起穿越到一個冷兵器的異世大陸並組建了國家和軍隊。這天他們正在開軍事會,由資格最老的孫武主持。有人傳來情報:

項羽和他叔叔項梁也穿越了過來,也同樣組建了國家,項梁主管政務。項羽獨斷軍權,帶一支與己方相同兵力的軍隊打過來了。

他們震驚過後,立刻開始商量對策,孫武撫了一下蒼白的鬍鬚,用山東話說道:「項羽此子深得兵家之神妙,老夫都讚嘆不已!實話實說,老夫只是長於戰略,於戰術上遜於項羽。此戰,老夫不參與了,以免誤了戰事。」

坐在四輪車上的孫臏與孫武對了一下眼神,同樣用山東話說道:「我對戰術一道頗有研究,但自認仍然不是項羽的對手,我也不參與了。」

白起用銳利的目光對著遠方項羽襲來的方向,用陝西的關中話平靜的說道:「此子曾滅我大秦,坑殺老秦人數十萬,我深恨之。」

「如果當初我們建國建軍時盡用商鞅之法,今日便可以與項羽抗衡。然而我們沒有盡用商鞅之法,戰力便弱於項羽。雖然敵我兵力相等,我們卻取勝無望,平局也難。我料項羽此來,必是先看出我軍的破綻才來的。所以……」

一旁的霍去病年輕氣盛,對白起說:「白將軍說這麼多幹嘛,一句話,到底怎麼打?」

白起接著說:「我暫時還無破敵之策。打仗這事兒,急不得,更不能感情用事啊。」白起看了一下韓信:「韓將軍被譽為兵仙,想來必有過人之處。對項羽軍此來,可有什麼看法嗎?」

韓信用一貫的不羈的輕狂眼神看了一眼眾人,大笑著說:「當年韓國被滅後,為生活所逼;我母親帶著我們從韓國故都遷到淮陰,受盡困苦折磨。我漸漸開始明白,人活著所求的是什麼。我便立志要做大將軍,享富貴。」

「因緣所至,我為項羽做過執戟郎,對項羽還是瞭解的。項羽此次帥軍襲來,所謂何事?以我所知,項羽必不是來死戰的;在此異世大陸,華夏人有幾個,殺了我們他們老項家不孤單嗎?」韓信繼續說了下去。

「項羽向以君子自居,斷不會於異世大陸殺掉同族的我們。所以,我們派使者去以同族的名義談和最好。」

坐在椅子上的諸葛亮,幽怨的看了一下孫臏坐的四輪車。自從見到坐在四輪車上的孫臏顯得那麼神情自然、莫測高深,就再也不好意思坐自己的四輪車了。不坐車子讓諸葛亮覺得很不習慣,但是扇子該揺還是要揺兩下的。

只見諸葛亮儒雅的搖著漂亮的鵝毛扇,用憂國憂民的語氣大義凜然的說道:「若要出兵,亮定會做好糧草輜重的後勤保障,決不會誤了前線的戰事。」說完後,諸葛亮又搖起了鵝毛扇。

衛青一如既往的性格內向,沒有把握的事情從不去做,所以這次衛青決定保持沉默。

霍去病見自己舅舅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口。就知道舅舅不打算說話了,站起來用和白起一樣的關中口音吼道:「項羽來打,我們迎戰就是了。都是兩條胳膊一個腦袋,誰怕誰?我帶兵去和他打,我要砍了項羽!」

衛青再也忍不住了,站起來踹了霍去病好幾腳:「你的本事,我還不清楚嗎?你能耐了是不是,你不知道你能喫幾個饃,喝幾碗湯了是不是?要不是怕你娘傷心,信不信今天我踹死你?!」

霍去病怕衛青還打自己,只好坐下不說話了。

嶽飛見場面安靜了下來,就說道:「與項羽硬打,我有三成的可能打成平局,打勝就太難了。我不怕死,如果非打不可的話,我願意打這一仗。

但我們為什麼要打,我們華夏內部要團結。我對華夏內部的不團結,是有教訓在先的。當年我帥軍抗金,就因華夏不團結而失敗,遺憾啊!我認為此次和項羽,能談就談吧!」

徐達見眾人都發發言完畢,自己不說話不妥。就說道:「當年我們兄弟掃平江南羣雄,又北伐滅元,頗有憑藉火藥武器的緣故。現在有火藥就好了,可惜這異世大陸沒火藥啊。」

最終,因為眾人都覺得諸葛亮形象太好了。就一致決定派諸葛亮去和項羽談談,看他為什麼發兵前來。

於是,諸葛亮前去和項羽說話。禮畢,諸葛亮問道:「不知霸王此次興兵前來,是為何故啊?」

項羽回答:「天又不熱,你怎麼搖著扇子還出汗?」

「我叔父是不許我帶兵來的,此次是趁叔父不知道才帶了兵來玩玩的。

只是因為在家聽說你們在討論誰最能打仗,就因心中不服,前來看看。」……

於是,諸葛亮便告辭回去了。在會議上把談話過程給大家說了一遍,大家認真的討論了起來。……

最後,雙方決定聯合建國。在國防軍事由項羽做主,但是項羽不得插手政治。(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路。)


你好,我是師哥講史,首先感謝你的邀請;

誰的軍事能力最強不好分辨。

孫武著有《孫子兵法》並且幫助吳國大勝了楚國:孫臏圍魏救趙,馬陵之戰大破魏軍,殺死龐涓,;白起長平之戰,還有和楚國的戰爭,不負人屠之名。韓信有兵仙之稱,幫助劉邦滅楚、打敗項羽,建立大漢;諸葛亮平孟獲,五出祁山雖未成功,也是國力所致;衛青霍去病漠南、漠北、河西之戰,打的 匈奴望風而逃;嶽飛北伐雖未成功,那也是後方鎖限制;徐達幫助朱元璋打敗王保保,追逐元順帝與漠北。誰強誰弱真說不出來,軍事上應該是諸葛亮弱,但是治國上諸葛亮強。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關注我瞭解更多


本文由大歷史小工匠原創回答,歡迎大家關注支持

孫武,孫臏,白起,韓信,諸葛亮,衛青,霍去病,嶽飛,徐達,誰的軍事指揮才能最強?這個問題就好像關公戰秦雄,沒在一個時空不是很容易比對,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的進行軍事指揮才能評分對比,評分項目分別是,殺敵數(滿分十分),對手實力(滿分十分),己方實力(實力越高分數越低十分滿分),取得成就(滿分十分),對於歷史走向的引導上(滿分十分),進行對比。

孫武,中國歷史第一兵聖,開創《孫子兵法》不單影響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都是舉世第一,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元前506(周敬王十四年),吳楚大戰開始,孫武指揮吳國軍隊以三萬之師,千里遠襲,深入大國,五戰五捷,直搗楚都,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為吳國立下了卓著戰功。殺敵數僅看歷史記載十分有限,此時的楚國也是屬於由盛轉弱。對於歷史的引導十分有限但孫子兵法影響巨大這裡給予滿分

殺敵數:3分 對手實力:3分 己方實力:7分 取得成就:10分 歷史影響:10分

總分:33分

孫臏,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有記載的戰役只有兩場,殺敵數沒有詳細記載,對手實力此時的魏國正值巔峯實力強大,成就是創立《孫臏兵法》,齊威王時期是齊國的第二春己方實力上需要減分

殺敵數:4分 對手實力:5分 己方實力4分 取得成就:10分 歷史影響:5分

總分:28分

白起,唐代武廟十哲之一,受賜"武安君」(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其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偉人毛主席說:「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戰國時期總共戰損兩百萬餘人,直接死於白起之手的就有一百多萬,從軍三十年,殺敵百萬,每年要殺三十萬人。人屠稱號唯有白起,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基礎,沒有白起,秦始皇時期想要統一六國,難度大很多很多,為中華民族的組成,奠定基礎。對於大兵團作戰個人認為軍事指揮最強。

殺敵數:10分 對手實力:8分 己方實力 4分 取得成就:5分 歷史影響:8分

總分:35分

韓信,「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唐代武廟十哲之一。其對於漢朝的建立居功至偉。所以整個漢民族的成立也是居功至偉,多次絕處逢生,用兵入神。對手實力有項羽,龍且等名將,己方實力在初始階段一直弱於對方,

殺敵數:5分,對手實力:5分 己方實力;6分 取得成就:5分,歷史影響:8分

總分:34分

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 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

武侯諸葛可以說是世界華人圈最為著名得人物,但軍事指揮才能被其,事必躬親所累,四川的地理位置有受限了進攻能力。能以一己之力保蜀國半百不滅實屬難得。

殺敵數:3分 對手實力:8分 己方實力:7分 取得成就:3分 歷史影響:8分

總分:29分

衛青 霍去病,同屬一個時代並列而論,

衛青 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於,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因為是遠離草原所以指揮士兵數量受限,但其對於打擊匈奴作出傑出貢獻,對於長途奔襲作戰十分出色,但殺敵數因為沒有大兵團戰役少於上面人物,又因為此時漢朝屬於鼎盛時期,己方實力強勁,相對應此時的匈奴實力也十分強大

殺敵數:4分 對手實力:6分 己方實力:3分 取得成就:6分 歷史影響:7分

總分:26分

霍去病 追隨大將軍衛青,率領八百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騎兵,拜驃騎將軍,封為冠軍侯。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兩次參加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漠北之戰後,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閃電戰鼻祖,少年天才,24歲官至大司馬,還是靠自己軍工,絕無僅有,封狼居胥成為古代武將最高追求。

殺敵數:4分。對手實力:6分 己方實力:3分 取得成就:8分 歷史影響:7分

總分:28分

嶽飛,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收復襄陽六郡。,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能以自己姓氏冠名軍隊,又舉世聞名的岳家軍絕對是其中之一,在朝廷沒有給與足夠幫助下。幾乎是靠自己一己之力,壯大岳家軍,岳家軍最為頂峯是號稱三十萬。軍紀嚴明,令行禁止,戰功赫赫,敵人金軍實力強大,己方靖康初過還基礎不穩,朝廷,昏君,奸臣當道。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殺敵數:8分 對手實力:6分 己方實力:8分 取得成就:7分 歷史影響:7分

總分:36分

徐達,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為淮西二十四將之一。至正,在鄱陽湖之戰中大敗陳友諒。次年,被任命為左相國。,麾師攻取淮東,並於兩年後攻克平江,滅張士誠。旋即出任徵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此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餘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他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大敗陳友諒,和北伐元朝是其最大功績,只是可惜,元朝末期千瘡百孔,元軍在於紅巾軍的十幾年鬥爭中已經疲憊不堪實力地下。而大明又生機勃勃,君臣齊心。對於評分有影響。

殺敵數:6分 對手實力:3分 己方實力:3分 取得成就:6分 歷史影響:7分

總分:25分

最後總結 就綜合實力最高的當數嶽飛指揮能力最高,大兵團殲滅戰要數白起最牛,閃電戰,騎兵作戰,是霍去病,衛青,最為厲害。

以上是小工匠個人觀點歡迎指正。


應該說中國古代(甚至現代)的軍事戰爭的一些基礎理論是孫武的《兵法》打下的,許多基礎的軍事理論觀點至今仍在應用,其影響最大,不過從實際的戰績來說,孫武是差後人許多,只有吳滅楚戰爭的軍師經歷。這名單中錯過了吳起,吳起首開軍隊的選拔制度,在練兵一項前無古人,大小七十六戰未嘗敗績。秦國統一戰爭白起斬殺百餘萬人頭,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平滅多半個中國,霍去病精銳騎兵大規模穿插迂迴神出鬼沒使匈奴遠遁大漠,李靖理論與實戰的結合者平滅東突厥吐谷渾為大唐開疆拓土,嶽飛多次大敗金國及其偽政權可惜大功未成悲情色彩濃重,徐達南征北戰平定中原北驅韃虜奠定大明基業,皆可稱為軍神。


霍去病說:這場戰鬥應該如此這般的打。

白起說:幾十萬人的大兵團作戰。你一個率領800人的千夫長,廢什麼話?滾一邊去。

誰的軍事指揮才能最強?霍去病在評比開始前就被淘汰了。

O(∩_∩)O哈哈~


韓信用兵多多益善,所指揮作戰無一敗績,尤其善於在不利情況下打敗對手。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是戰略指揮家,也是戰術指揮家。楚漢爭霸期間,沒有韓信,劉邦就不會最後勝利。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