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路還沒有修到之前,定居民族對中亞或西域的擴張基本上都以失敗而告終,不僅僅是中原王朝,包括沙俄也面臨了這樣的問題。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給大家分享幾組數據。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回部和卓後裔從中亞浩罕國潛逃回來,製造了著名的「張格爾之亂」。清軍名將楊春領軍進疆平亂,受新疆惡劣的地理環境影響,清軍在戈壁上每天只能行進17公里。

大家想一下,如果從玉門關發大軍打到南疆重鎮喀什噶爾(喀什),這一路光糧食要消耗多少,在運輸途中被腳夫、牲口吃掉的又有多少。

清末中亞浩罕國崛起後,一直在南疆與清政府打游擊。清軍一來,他們就立刻退回中亞,清軍撤了,他們又再次進犯。

清軍發一次兵就要花費數百萬兩白銀,一連反覆了幾次,清政府的財政根本無力支撐。道光和滿朝文武一致決定要給浩罕國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然而作戰方案拿出後,戶部一盆冷水將清廷澆了個透心涼。清軍對浩罕國雖然有絕對的優勢,但在中亞用兵一次要花費兩三千萬兩白銀。考慮到用兵西域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乾隆名將兆惠打了三次才徹底平定回部。如果一擊不中,清軍可能還要發動多次進攻。

清政府要到鎮壓太平天國時期才學會收商業稅和戰爭貸款,全靠農業稅,清政府每年的歲入也就兩三千萬量白銀。如果要在中亞打兩三場大戰,浩罕國可能還沒亡,清政府就先破產了。

道光皇帝問戶部,如果與浩罕國議和要花多少銀子?戶部算了一下要一兩百萬兩就能解決問題,於是清政府歷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就誕生了。

道光皇帝被迫與浩罕國議和,雖然暫時解決了清政府的邊疆和財政危機,但帶來了一個很壞的影響,那就是讓中亞的游牧民族看到了大清國的虛弱,也為日後阿古柏侵略新疆埋下了禍根。

左宗棠用兵西域之前並沒有把阿古柏放在心上,他最擔心的就是「吃飯」問題。從漢武帝抗擊匈奴起,1擔糧食運到前線需要消耗30擔,到清末基本上沒有改變。

左宗棠一方面對老湘軍進行裁汰,讓陝甘的騎兵進入湘軍系統。先期只帶一萬精銳騎兵入疆,這樣能夠為他們裝備歐洲最先進的武器,從而實現「速戰速決」。

另一方面左宗棠又想了各種辦法解決糧草問題。離新疆最近的產糧地為甘肅的肅州,經過計算從肅州運糧到新疆,一百斤糧食成本高達15兩白銀。後來左宗棠又改為從內蒙運糧,但一百斤糧食也要八兩白銀。在新疆買俄國糧食是最便宜的,但為了不讓沙俄卡住清軍命脈,左宗棠始終將俄糧的比例控制在17%以下。

左宗棠收復西域總共花了四千多萬兩白銀,其中軍火的消耗只佔軍費的5%左右,絕大部分都花在了糧食、運輸和軍餉上。

這樣大家就可以明白,為什麼漢武帝抗擊幾次匈奴,國家財政立刻就要崩盤。為什麼只有漢唐盛世,中原王朝才能有效治理新疆了吧。

沙俄入侵中亞時也遇到了和清政府收復新疆同樣的問題,沙俄一度想放棄中亞,但隨著鐵路修到中亞草原,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首先,地理環境上,西域地域廣闊雨水較少,大多不適合耕種。中原王朝主要是以農耕文化為主,而西域基本是游牧。由此風土人情不同——文化衝突,也會飲食習慣不同——水土不服。加上人口密度不如中原,又分布太廣,古代道路條件差,也就不便於管理。

其次,軍制及後勤。中原王朝大多是以農兵制基礎發展而來,以耕種的農民為基礎抽丁或者征丁。如果採用移民實邊屯田方式,由於西域的地理環境,屯田的獲得也是極其有限。另一種守邊方式就是輪戍,就是中原兵輪番派遣駐守。無論是哪一種方式,中原都要補貼巨大,加上路途遙遠而損耗不小,經濟負擔承重。如果加稅在當地太多,又會激發民變。如果是在王朝鼎盛時期,加上絲路貿易繁榮還尚可支撐。

中原王朝也並沒有能完全掌控西域全境,僅僅是佔據幾個重要據點為支撐,以此威懾西域,以唐的安西都護府為例。

貞觀十四年(640)八月唐滅高昌國,九月置安西都護府於西州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交河故城遺址),管理西域地區軍政事務。二十二年,唐軍進駐龜茲國以後,便將安西都護府移至龜茲國都城(今新疆庫車),同時在龜茲、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築城堡,建置軍鎮,由安西都護兼統,故簡稱安西四鎮。貞觀以後,安西四鎮時置時罷,軍鎮也有所變動。調露元年(679),在唐安撫大使裴行儉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後,以碎葉水旁的碎葉鎮城代焉耆。從此安西四鎮是碎葉、龜茲、于闐、疏勒。

再三,宗教加劇文化衝突。伊斯蘭教才啟於公元610年,大概在8世紀開始傳播到中亞,五代宋初時由中亞傳至現新疆一帶。但是直到10世紀末葉,中亞的某些地區尚未伊斯蘭化。個人認為,伊斯蘭教還是很年輕,就是現在還有野蠻的一面。宗教在誕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存在野蠻的時候,比如西方宗教到16世紀才開始宗教改革而逐漸溫和,從11世紀開始天主教還持續了200年的十字軍東征。伊斯蘭教相比西方宗教太年輕,還需要時間來打磨。

除伊斯蘭教外,還有藏傳佛教,不過在伊斯蘭教傳入後,藏傳佛教逐漸衰落。


我國曆來統治的核心區就是秦始皇統一的那塊天下,都是以農業為主,中國曆來對外爭戰的根基也在這裡,這是供應了戰爭所需要的戰士與糧草。農業國家的戰爭有兩個特點:一是參與農業的人與參與戰爭的人是分開的,並不像游牧民族一樣,牧民天生是戰士;二是農業的產出要先留足農民生活的口糧,多餘的才能支援戰場,一塊地的產出要支持農民與戰士兩類人。這兩個原因導致了對外戰爭時,需要中原地區需要動員的國力遠遠超過西域才行。

中原地區穩的時候這是沒有問題的,中原的繁華富裕是遠超西域的,但清末左宗棠西征時,中原地區剛經過太平天國與捻軍作亂,中原王朝對國家的控制力度可能已不足三分之一,難以動員足夠的經濟支持左宗棠。雖然左宗棠靠著胡雪岩的支持,金錢與軍火得到了保障,但糧食不是想買多少就有多少的。

左宗棠西征之前陝西、甘肅等地曾發生過回族大判亂,這兩地的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無法就近支持西征。西征所需要的糧草必須從江南地區運送過來,路程遙遠。

所以綜合起來左宗棠西征吃飯問題就是最大的難題,這也是中國曆朝歷代控制西域都遇到的問題。在中原國力穩定且強盛時,可以有足夠的國力支持控制西域,但一旦中原動亂,西域與中原唯一的通道——河西走廊就容易被別人奪去,西域也就失去控制。


難以控制是一方面。

但歸根結底原因如下:

一,利益,西北自絲綢之路沒落之後對朝廷的利益作用大大減小,這是根本

二,自然因素。地廣人稀,千里荒蕪,交通不便。對王朝疆域的作用更大

三,中央政府不支持。清末,閉關鎖國,固步自封。自然而然對於這片所謂的不毛之地毫無支持可言

所以中央政府從沒有真正重視過這片土地。表現出來的控制慢也是理所應該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帶甲六七萬,從甘肅誓師,千里饋糧,日費百金,軍事收復回疆說到底你得先有糧餉,可是光緒政府財政赤字,國庫空虛,左宗棠只能自己(通過紅頂商人胡雪岩)融資,向英國滙豐銀行借高利貸(英國在新疆也有利益訴求,不希望沙俄坐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征途遙遠,吃飯問題不能解決,軍心就會不穩定。


自己不生產食物必須內地運輸,獨立了才能正常運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