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偉大的城市都需要一個偉大的作家寫出它的靈魂和故事,真正讓我們把握這座城市的本質。都柏林有喬伊斯,布拉格有卡夫卡,里斯本有佩索阿,北京有老舍,上海有張愛玲。而伊斯坦布爾,終於有了屬於它的奧爾罕·帕慕克

—— 梁文道

伊斯坦布爾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

我依附於這個城市

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的記憶》是一本一半由回憶、一半由圖片構成的關於伊斯坦布爾的書。帕慕克在書中不僅以優雅的文字敘述了他對伊斯坦布爾的回憶,還在書中配了400多張攝影於1950 - 1975年間關於帕慕克本人也關於伊斯坦布爾的老照片。其實我覺得光看書里的老照片,就已經值回票價了,很多珍貴的老照片把我們帶回半個世紀之前的伊斯坦布爾,看看帕慕克記憶中的城市,回味帕慕克記憶中的人和事。

「呼愁」

「呼愁」一詞,是土耳其語的「憂傷」。帕慕克用了一章的篇幅專門來解釋「呼愁」的內涵,從詞語的起源,到它的各種意義。意在向大家說明,書中描寫的不是某個孤獨之人的憂傷,而是數百萬人共有的陰暗情緒,是伊斯坦布爾的「呼愁」。從君士坦丁堡到伊斯坦布爾,從羅馬帝國到奧斯曼帝國,綿延的輝煌不止千年,世界上大約沒有幾個城市能像伊斯坦布爾那樣擁有那麼長的光輝歷史。自從奧斯曼帝國沒落以後,伊斯坦布爾也從最高峰慢慢往下走,城市裡輝煌的歷史和文明遺迹處處可見,然而政府無力把全部遺迹都保護起來,市民在遺迹上繼續他們的生活,這些遺迹彷彿都在提醒人們伊斯坦布爾曾經的輝煌,然而卻無力再創造出與過去相同的財富、權力和文化高峰。現實與過去的落差,凋零與輝煌的落差,正是伊斯坦布爾人產生「呼愁」的根源。帕慕克以博斯普魯斯作為過去輝煌時代的代表,用自己小時候遊玩的所見所聞與畫家梅林在1819年出版的《君士坦丁堡與博斯普魯斯海岸風景之旅》為讀者展示了過去的充滿奧斯曼特色的宏偉建築,帝國達官政要們的奢華生活,彷彿讓人回到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時期。

在現實中,城市裡不受保護的遺迹比比皆是,很多以前帕夏所居住豪華的建築逃不過被拆的命運,而沒有被拆的歷史豪宅,很多市民在其中生活著,這些市民無力讓建築重現當年的輝煌,只能與它們苟延殘喘。帕慕克把讀者帶到過去,再讓讀者重回現實,把伊斯坦布爾獨有的「呼愁」深深地帶給了每一位讀者。

東西方作家

帕慕克給讀者介紹了四位近代的土耳其作家,四位孤獨憂傷的作家,他們分別是記事錄作者希薩爾,詩人雅哈亞,小說家坦皮納,記者歷史學家科丘。他們都曾經在人生某個階段著迷於西方藝術與文學的色彩,對西方文化大力推崇,但是他們也意識到,作為一名土耳其作家,要是把作品寫得也西方人完全相同,那他們的作品就不能如他們那些西方偶像的作品一樣偉大。經過一段時間的迷茫和探索之後,他們找到一個重要而地道的主題:他們出生時的大帝國正步入衰亡,若把作品的主題定位於有關伊斯坦布爾的失落和毀壞,便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作為帝國的標誌性城市,伊斯坦布爾吸引了眾多來自西方的藝術家,不僅有前文提到的畫家梅林,還有佛樓拜、奈瓦爾、戈蒂耶、洛蒂,紀德等人先後來到伊斯坦布爾。帕慕克借這些西方作家的文字,從另一個角度更深入地了解伊斯坦布爾。他們用自己的遊記,記錄下了當時伊斯坦布爾特有的風光,一種屬於伊斯坦布爾的特有的異國情調或美景。他們為伊斯坦布爾創造出一個更為豐富的形象:僧侶道堂、大火、墓地之美、宮殿與其後宮、乞丐、流浪的狗群、喝酒的禁令、婦女的與世隔絕、城市的神秘氣氛、博斯普魯斯的漫遊、天際線之美。

成長

在這本書里,帕慕克的家庭回憶也佔了不少篇幅,從身世介紹、與家庭成員的關係、與哥哥「鬥爭」的趣事、回憶與初戀情人的幽會、到決定要走作家之路的心路歷程等等,通過文字介紹和圖片展示,能更深入地了解帕慕克年輕時候的樣子。帕慕克的祖父和祖母來自於馬尼薩附近的戈爾代斯,帕慕克的祖父在伊斯坦布爾念土木工程,在1930年代初期開設工廠生產產品而發了大財,用書中的話說「他1934年過世,時年五十二歲,留下大筆財產,讓父親和伯父怎麼用也用不完,儘管他們有一長串失敗的商業冒險經驗」。祖父留下的產業給帕慕克帶來了外人眼中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他在書中也提到了屬於有錢人的煩惱,「一旦在所有權、股份和公寓所屬等問題上出現分析,唯一肯定的是,永遠得不到任何解決,大家庭歡樂的背後是堆積如山的舊賬和波濤洶湧的責難」。如同很多家庭一樣,父親和母親的感情並不是很好,父母有各自的生活和想法,然而他們還是盡量保持表明的和諧,照料好兩兄弟的生活。書中還記錄了土耳其的富人生活,大概只有帕慕克這種來自富裕家庭的作家寫出來的文字,才顯得更加真實吧。

帕慕克是一個念建築系的大學生,對於畫畫有很濃厚的興趣,最後走上了作家的道路。書中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線索,帕慕克年輕時家人對他的一些看法和建議,這些觀點沒有對錯之分,都是為了他好,有如我們的家人給我們的建議一樣。

祖母

我的孫子奧爾罕來訪。他很聰明,很乖巧。他在大學讀建築。我給了他十里拉。願真主賜福,有一天他會功成名就,讓帕慕克的家族名聲再度受到尊重,如同他祖父在世的時候。

父親

一個人最好按自己的想法過日子,錢絕不是目標,但快樂若取決於它,則可把錢當做達成目的的手段。聽憑自己的直覺和熱情十分重要。他說,人生其實很短暫,如果知道自己這一生想做什麼,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事實上,一輩子寫作、畫畫的人,能夠享受更深刻、更豐富的人生。

母親

小時候,即使在最糟糕的時候,你也總是笑逐顏開,非常樂觀——喔,你真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每個人看見你都不得不笑。不僅因為你可愛,還因為你不知道悲傷是何物,因為你不曾無聊,因為即使在最壞的時刻,你也會發明遊戲,愉快地玩好幾個小時,因為你總是那麼快活。讓這樣一個人成為老是向有錢人磕頭跪拜的悲慘畫家,即使我不是你母親,也無法忍受。在我們這種貧困的國家,身邊這麼多虛弱、落魄、半文盲的人,若想過你該有的生活,不想一敗塗地,若想昂首闊步,你就得有錢。所以,別放棄建築吧,兒子。否則你將痛苦至極。

儘管在家庭生活中,父愛不如母愛多,帕慕克還是聽從了父親的勸告,走上了文學創作的路,個中的艱辛肯定比念完建築出來工作的要大得多。帕慕克的經歷也有如喬布斯說的,「過去的那些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生命里,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你必須相信一些東西——你的勇氣、宿命、生活、因緣,隨便什麼——因為相信這些點滴能夠一路連接會給你帶來循從本覺的自信,它使你遠離平凡,變得與眾不同。」曾經酷愛畫畫的帕慕克,把他對細密畫的深入理解,融入到了小說《我的名字叫紅》中,成就了一部讓他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使他成為一名屬於土耳其自己風格的偉大作家,如同他祖母說的那樣。

【有才小家微信號:cjl_readme】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