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似乎有些扯淡了。

首先朱明王朝和李自成、張獻忠是官與賊的關係,所以是絕對的對立。所以崇禎皇帝派人刨了李自成的祖墳,而李自成也趕到崇禎皇帝的鳳陽老家,刨了老朱家的祖墳,後來李自成攻破洛陽的時候,又把萬曆皇帝最喜歡的兒子福王朱常洵俘虜給後給殺死。所以說這是敵我矛盾,生死大敵,彼此互相心狠手辣並不奇怪。

李自成曾經火燒明王朝的鳳陽皇陵

其次李自成,張獻忠並沒有實現殺光所有朱元璋後代的宏圖偉業。朱元璋出身貧苦,所以他希望他的子孫後代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在明朝建國之初,他就分封自己的兒孫,讓其後代在明朝享受國家供養的待遇,這樣政策之下,據統計到明末之時,朱元璋的子孫後代已經近百萬,李自成和張獻忠根本就沒有能力趕盡殺絕,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崇禎帝自殺,而後被殺的那位福王的兒子朱由崧在繼位,建立南明政權,後來甚至李自成和張獻忠相繼戰敗被殺後,朱元璋的子孫們仍舊在不斷建立政權與滿清進行鬥爭,包括南明的魯王、南明的隆武政權、南明的紹武政權、南明永曆政權,特別是南明的永曆皇帝時期,張獻忠的部將兼義子李定國、劉文秀等人都紛紛加入到永曆皇帝的陣營,進行抗清鬥爭,所以何來朱元璋的後代被李自成和張獻忠殺光的說法呢。

李自成、張獻忠死後,南明仍然在堅持抗清


感謝您的邀請,總算找到了知音!李自成和張獻忠同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與明王朝統治者是兩個對立的階級,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階級矛盾不可調和,並不等於一定要置人於死地。以屠殺朱元璋後裔企圖推翻明王朝政權的做法,其手段本身就很拙劣。朱元璋在世分封了幾十位籓王,歷經兩百多年人口何止千百。他們之中也有窮人富人之分,不分青紅皁白一概排斥打擊,等於把朋友往敵人一邊推,擴大對立面。加之掘人祖墳下流之作,也只有象李自成張獻忠農民意識特別嚴重的人,才能做得出來。難怪這些人成不了氣候,在處理吳三桂的問題上缺乏遠見卓識,只注意眼前利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沒有幾天就得而復失,與歷史失之交臂。

實際上也不是李自成、張獻忠把朱元璋子孫殺光殆盡,正如微信朋友說的李、張二人還沒來得及就被清軍殺了。明降將吳三桂和清政府,才真正把朱元璋後裔趕盡殺絕,充當了劊子手的角色。

皇太極處死了崇禎的孫子子朱慈炯,斷絕了明王朝正統繼承者。吳三桂則殺死了福王朱由崧和永曆帝朱由榔與其子朱慈煊,徹底消滅了南明流亡政權。


就是明朝昏君庸臣錯誤的招撫政策縱容了流寇,導致明朝滅亡,否則李自成、張獻忠兩賊早在崇禎七年夏天的車廂峽之役中就授首伏誅了,哪裡會輪到他們來推翻明朝?

明朝廷多次接受李自成、張獻忠兩賊的詐降,放虎歸山遺害無窮,而李自成、張獻忠對明朝可是絲毫沒有感恩留情,將數十萬明朝皇族宗室幾乎屠戮殆盡。

明朝皇族宗室被屠殺是從崇禎十四年開始的,此時李自成、張獻忠兩部流寇勢力暴漲,明軍主力由洪承疇率領正在遼東與清軍決戰,明朝廷陷入兩線作戰,焦頭爛額疲於奔命。

李自成部屠戮的明朝皇族宗室最多,先是在河南將分封在此地的福王、周王、唐王、伊王、趙王、鄭王、崇王等家族掃蕩一空,分封在河南的親王家族幾乎被屠戮殆盡。

潼關之戰李自成擊斃孫傳庭來到陝西,分封在西安的秦王朱存樞家族覆滅,李自成率領數十萬大軍經過山西直奔北京,分封在山西的晉王家族和代王家族也全家遇害,寧夏銀川的慶王、甘肅蘭州的肅王、平涼的韓王也被消滅。

張獻忠部殺戮搶劫了分封在湖北的襄王朱翊銘和楚王朱華奎,分封在湖南的岷王和吉王,又在重慶殺死瑞王朱常浩,在成都殺戮了蜀王朱至澍全家。

清軍入關後又殺戮了許多明朝皇族宗室,明朝皇族宗室三、四十萬人口大部分被流寇和清軍殺戮,只有少數人隱姓埋名逃避民間。


農民起義軍李自成與張獻忠誅殺明朝皇朝朱家後人直接就是最害怕:朱姓皇族捲土重來再建大明朝,若是成真首先誅殺李張二人九族。於是李自成、張獻忠二人抓到朱家人直接殺掉,以絕後患。推翻前朝誅滅先皇后人貴胄,在中外歷史上不乏先例,毫無人性追殺前朝皇帝與宗室子弟也是最有效解決後患的選項之一。農民階級的侷限性認識問題片面化,簡單化做法解決事情一勞永逸直接誅殺前朝皇帝後人,心狠手辣成了合理性的選擇。


殺光,遠遠做不到,百多萬宗室,能殺十分之二三就不錯了。都殺光了,現在那來的那麼多皇漢分子?!至於為什麼要殺,是作惡多端必自亡!


這是沒有的事,真正是清人所為。


N0!不是李自成、張獻忠,因為他們根本來不及!


為自己活的舒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