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昨天在哈薩克斯坦已經執政29年的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突然宣佈辭職後,今天白天,哈薩克斯坦參議院議長託卡耶夫正式在該國議會上宣誓就任該國的代總統,直到2020年新一輪總統大選開始。

而就在宣誓就任總統之後,“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託卡耶夫便立刻幹了一件很抓人眼球的事情。

根據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的報道,這託卡耶夫先是給卸任的納扎爾巴耶夫授予了該國首枚“金星”勳章以及“人民英雄”的稱號,以表彰後者爲獨立哈薩克斯坦的建立、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的偉大貢獻。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報道截圖

之後,託卡耶夫不僅提出要給納扎爾巴耶夫在首都阿斯塔納樹立“首任總統紀念碑”,還提議要用納扎爾巴耶夫的名字“努爾蘇丹”重新命名哈薩克斯坦的首都,以永遠紀念這位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就一直掌管着哈薩克斯坦的領袖。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報道截圖

他甚至認爲該國各州首府的中央大街也都應命名爲“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報道截圖

這位哈薩克斯坦的代總統上任後乾的第一件事,可能會令一些人費解,但在託卡耶夫看來,這一系列的舉動和提議,其實恰恰是爲了維護這個國家的穩定。

在去年6月接受英國BBC採訪時,託卡耶夫就明確表示“穩定”對哈薩克斯坦這個中亞多民族多宗教的大國至關重要。

而且在那次採訪中,託卡耶夫其實還已經提前“劇透”了今天納扎爾巴耶夫辭職的決定,表示他“不認爲”納扎爾巴耶夫會再參加2020年的總統選舉——但更重要的是,他也強調即便納扎爾巴耶夫不再擔任總統,他仍然會對哈薩克斯坦的內外政策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在這位有着外交官、外長、乃至總理經歷的“代總統”和納扎爾巴耶夫最信任的哈薩克斯坦“二號人物”看來,延續納扎爾巴耶夫的政策,並讓這位哈薩克斯坦的“國父”體面光榮地退場,才能令哈薩克斯坦在向“後納扎爾巴耶夫時代”過渡時繼續保持穩定。

這恐怕也是爲何西方媒體對於納扎爾巴耶夫宣佈辭職以及託卡耶夫宣佈臨時接替總統一職的消息,僅僅做了簡單報道的原因。

這些西方媒體雖然也驚訝於納扎爾巴耶夫昨天宣佈的辭職決定,甚至內心中還很希望這個國家的“政治體制”發生“顛覆性改變”,但他們也清楚在看重“穩定”的託卡耶夫的過渡下,以及在仍然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並享有“終身領袖”這一榮譽地位的納扎爾巴耶夫的指引下,哈薩克斯坦不會因爲後者的辭職就出現什麼“大新聞”。

當然,這樣的“穩定”也就意味着哈薩克斯坦的對華政策,亦不會出現什麼變動,兩國的友好關係還會繼續延續。

實際上,據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就在託卡耶夫宣誓就職之後,納扎爾巴耶夫還會見了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指出哈薩克斯坦與中國之間的友好睦鄰關係和互利合作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性。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報道截圖

同時,託卡耶夫本人也格外看重發展對華關係,甚至與咱們中國頗有淵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歐中亞研究》月刊2000年的一篇文章就專門介紹說,託卡耶夫與中國的關係可以追朔到上世紀70年代。那時21歲的他曾被派到原蘇聯駐中國大使館實習,之後在80年代他又先後成爲了當時蘇聯駐中國大使館二等祕書、一等祕書和大使顧問(參贊)。在蘇聯解體後,成爲哈薩克斯坦外交官、外長以及總理的他,又多次代表哈薩克斯坦來中國訪問,在兩國友好和經貿關係發展等一系列問題上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他還精通中文,在上世紀80年代在北京的中國語言學院專門學習過中文。在2016年來北京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舉行演講時,他便用嫺熟的中文和聽衆們交流。當時報道這一幕的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就表示他的中文令在場人士“刮目相看”。

哈薩克斯坦國際通訊社報道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天中國外交部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乾脆用“中國人民熟悉的老朋友和好朋友”來稱呼了託卡耶夫。

耿爽還表示,中方希望並相信哈國家建設事業能夠不斷取得新的成績,也祝願友好的哈薩克斯坦繁榮昌盛。我們認爲中哈關係目前保持在高水平運行。哈薩克斯坦堅定地支持和積極地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成果豐碩,我們對中哈關係、中哈合作充滿信心。

另外,對於納扎爾巴耶夫辭職的決定,耿爽也表示,納扎爾巴耶夫總統是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的締造者,是深受全體哈薩克斯坦人民擁戴的民族領袖。中方對納扎爾巴耶夫總統作出的決定表示理解。

因此,雖然昨天納扎爾巴耶夫突然宣佈辭職確實有些出人意料,從目前來看這個國家並不會遭遇什麼“大風大浪”,並會在託卡耶夫的過渡下繼續穩定下去。這對於地區的和平、兩國的關係、以及中國邊疆的穩定,都是一件好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