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秦漢之後的書不值得一看的人,一定是個偏執狂,或者是個老學究。

秦漢之前的典籍,主要是一些經書、史書、議論文、語錄等。語言簡短,但是意蘊深遠,其中還有很多生僻字,是我們現代人難以辨認的。當然,其中最經典的就是諸子百家的經典,他們的智慧,光耀千年,影響極為深遠,也因此,中國才有了與古印度、古希臘同級別的哲理先師和文化根源。

秦漢文學是中國文學的根源,是源頭,但是秦漢以後中國的文學繼續向前發展,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高峰,一代又一代的經典,比如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這些文學同樣是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不能只看見源頭,而忽視了其流向。就比如,我們肯定黃河長江之源的重要性,但是也不能忽視了黃河和長江每個支流每塊流域的重要性。

另外,除了《詩經》和《山海經》等著作來源於民間之外,秦漢文學其實都是士階層在撰寫在傳閱,底層的百姓其實也很少接觸文學。(《詩經》《山海經》其實也是士階層依據民間傳說整理而成)但是經歷唐宋元明清之後,文學逐漸的走向民間,走向百姓,出現無數的經典之作。比如四大名著等等。這些都是值得仔細閱讀深入研究的文學瑰寶。


本來是倡導學有根柢,本來是大學者顯示自己學問功底深厚的話,被庸俗化之後,被附庸風雅的人懸掛起來,「書不讀秦漢以下,意常在山水之間」,就容易引起誤會。

學術有源頭,有根基,先秦的書主要是由漢代劉向、劉歆父子整理的,流傳到後世的。要明了學術源頭,肯定要讀先秦兩漢之書。陳寅恪說:「中國書雖然多,但值得讀的不過幾十種,其他無非是抄來抄去。」基本的典籍確實就那些。

唐代韓愈說:「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這是倡導儒學,排斥他眼裡的佛、老異端,也是尋找文章正脈,所謂「古文運動」。

清代乾嘉學者宣稱「非三代之書不觀」,是倡導古學,更是自豪,因為先秦典籍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沒有清代學者的努力,我們今天恐怕也弄不清楚上古的天文曆法、禮制、器物等等。

清代學者王鳴盛在《說文解字正義·序》中說:「《說文》為天下第一種書。讀遍天下書,不讀《說文》,猶不讀也。但能通《說文》,余書皆未讀,不可謂非通儒也。」

其實,真正能讀通《說文解字》,先秦典籍就不在話下了,讀完三代之書,主要的傳統典籍也差不多了,因為你總要看看前人與同時代人對古籍的解釋與看法吧。

所以說,「書不讀秦漢以下」,這句話說出來,如果你比不上戴震、段玉裁、高郵王氏父子,會被人笑話的,於省吾壯年時曾經自撰聯語云「書不讀秦漢以下,志常在名利之間」,這是要表達自己學問高深。(於省吾(1896-1984),字思泊,號夙興叟,室名雙劍誃、澤螺居;遼寧海城人。)

如果有人說出這句話,可以拿出《尚書》,找出一句,看看他能否每一字都說得讓內行心服,如果不能,就是笑話了,所以,黃宗羲說:「讀書不多,無以證斯理之變化,多而不求於心,則為俗學。」

清代學者汪中,被人稱之為「無書不讀是汪中」,人家能讀,人家也能解答別人的疑問啊!

所以說,三代秦漢之書,最好全讀,一定要精讀,秦漢之後的書要善於選擇,因為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讀書要有精品意識,讀好書,讀有價值的書。


蠶葉君為你解答:這樣的話之前沒有聽說過,今天是第一次聽說,受教了。我想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想表達秦漢及其之前的文學文化思想等著作已經登上高不可攀的地位,擁有永不褪色的萬丈光芒。

1後世的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是在其基礎上進行了一些發展,其根源其本質還是源於秦漢之前的諸子百家。2在董仲舒建議漢武帝廢除百家獨尊儒術後,不曉得,中國知識分子,為了迎合上級統治的需要,不需卑躬屈膝摧眉折腰,創作出了大量傷害中國人民渴望幸福自由平等的糟粕文化。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比如絕對的愚忠。這些禁錮中國人思想,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與迎合君主一人的文化使得中國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一種沒有明確沒有自由的社會生態環境中,同時也是中國在明朝中後期開始逐漸淪為一個弱小野蠻落後的國家。野蠻落後。3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使得先秦諸子在戰國時代上閃耀的文化光輝失去色彩,可能後世流傳的經典,並非先秦諸子所做,或者有所殘缺,總之不能得其原味。

但是蠶葉君認為,這句話確實有失偏頗,他罔顧中國自秦漢以來近2000年的文明發展史否定了中華文明近2000年的發展成果。1文學上的再創高峰。中華文明,除了先秦,以及秦漢的詩經,《漢賦》等絕佳名句篇章。也有建安文學魏晉風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華麗瑰寶。2,並非完全糟粕,依然有所發展,只是統治階層有所取捨。比如魏晉玄學,比如王陽明的心理學,比如王夫之顧炎武等人的民本思想以及一點民權思想的萌芽。3後事做做集大成者不在少數,雖然缺乏規律性的總結,但是科學成果不斷放大應用。比如《天工開物》、《本草綱目》、《永樂大典》、《四庫全書》。

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於諸子百家爭鳴只有幾百年的時間,中華文化在這幾千年的發展實在過於緩慢,而且並沒有一個次元上的突破。而西方卻通過資產階級改革和革命的方式掃清楚了,他們社會發展的障礙,建立起的對科學精神的信仰,以及對實際應用的追求。

蠶葉君很喜歡易中天老師的說法。我們要「抽象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不卑不亢地批判性繼承幾千年的文化遺產。


所謂書不讀秦漢以下,是有一定的道理,關鍵是你要看什麼書,想獲得什麼知識、思想。

舉個例子,明清小說我們很多人都喜歡看,《三國》《水滸》《西遊》《紅樓》四名著膾炙人口,我們看的是文學、是興趣、是古代社會、人情世故、生態文化等,要說其中蘊含了多少真正的思想,那就提不上了。

再比如,先秦諸子散文,我們要說成品讀而不能說是看,因為關乎人生、命運、國家、社會的思想非常深奧,不能以看小說的方式看諸子散文。

先秦經典是古聖賢思想,後世作品偏向文人志趣,這其中的區別在於歷史更迭、道統衰落,由社會制度變遷導致了人們意識層次變化,道下諸術一一分化發展,文章之用不在只限於載道,書籍質量自然不同。

今人要理解古中華氣象,必從先秦開始,那時期還未形成真正的君主集中制度。百家爭鳴,姿態萬芳,浩瀚無窮,是中華之文明精華、文化瑰寶。

當然,漢賦駢文、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等等也各有特色,是各時代下的文人志趣和生態,亦可以作為娛樂鑒賞、純粹心靈之作。


少吹牛!現在的中國文化和古代還有什麼聯繫嗎?把你放到你的祖先面前他的話你聽得懂嗎?他寫的文章你看的懂嗎?你的思想有多少和他們一致呢?


一派胡言。

秦漢之書時至今日共有幾冊可供閱讀。屈指可數。那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澱和進步都是怎麼來的呢?

說這話的人多半是自我吹噓,故弄玄虛而已。


獨尊儒術後,基本就是儒家獨霸天下,還有什麼值得看的?


這個說法和認識有失偏頗。雖然秦漢及秦漢之前,華夏文明及著述星光璀璨,但此後近1500年的華夏歷史,也創造了許多重要文化及科學典籍,如《金剛經》、《資治通鑒》、《本草綱目》、《天工開物》、《永樂大典》、以及四大名著等,甚至涉及人文科學領域更加細緻和深入,是華夏文化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這個問題只能代表極個別人的看法,古書有它的獨到之處,可以多看看,了解一下當時代的文化和風土人情,社會的變遷,豐富知識,借鑒和發揚光大。


書籍都是一個社會精神面貌,百姓生活等等各方面的綜合反映,各個時代有時代的特色,任何時代的優秀書籍都值得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