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世界文化遗产西递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喀斯特地貌的石林,现在这处地貌已经成为了黟县最年轻也是最古老的景区,之所以说它还年轻,是因为这个景区对外开放的时间并不长,据了解,2015年初,当地群众在黄山脚下的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镇叶村境内的大周山发现大面积石林山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经过一年多开发,景区已初具规模,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喀斯特地貌石林景观。

但很多游客对这里还不甚了解;说它古老,是因为这片石林地貌已经有五亿年的历史了。清代俞正燮在《黟县山水记》中描述此地:“山石壁幽峭,芳丛兰阪,香洁静明,延伫者忘疲矣。”这句话可以说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西递石林的样态。

石林上的枯木,配合着独特的地形,有一种孤寂而浑厚的美。

薄薄的晨雾,将石林变成了淡雅的水墨画,暖暖的冬阳,又将石林涂抹成了艳丽的油画。

在冬天来到这里,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宁静而美好,绽放的蓝天白云,为色彩不是那么丰富的石林增添了乐趣,游遍了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再来这个神秘美丽的地方悠悠逛逛,一定会对大自然这双巧手产生不一样的崇拜之情。

西递石林也叫花海石林,这里每一层岩石形状各不相同,千姿百态,洞穴沟壑,星罗棋布,奇石嶙峋。每一块石头,大小不一,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个性,姿态万千,似猛兽,如人物雕像,像是刻意的精雕细琢而成。是典型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整个石林不同于平常的假山石,满满都是自然原生态的味道。

据考证西递石林形成年代久远,是世界历史上喀斯特地貌的精粹部分,虽然并没有占地很大,但各种地貌特征这里应有尽有。它分为山顶石林,山坡石林,谷底石林三部分,石林区内景色幽静,没有污染,没有过度开发,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石林原生态的味道。登高看去或是穿行其间,一块块青色的大石头就那样的绵亘纵横,层叠交错着。这些石头形态多样,造型更奇特,细细观看,有剑型,有罗汉状,有锥子状,有的更像是一柄柄锋利的大刀,蔚为壮观。让人生发出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之情。

站立在石林的最高出,极目远眺,石林的全貌尽收眼底。只见“一江烟水照青岚,两岸人家接画檐。”再看脚下的奇石和身边的石林,想到了这些奇石深藏地下,历经风霜雨雪,最终以惊艳的姿态屹立于这山河之间。

着一袭古衣,坐在石头上,横眉冷对千夫指,竟有一种侠客的风格。

石林的花海,颜色各异,各种小花飘扬在风中,看完青灰色的石头,再来欣赏色彩斑斓的花花草草,也是一种享受。

置身石林之中,整座山像从山体中间掏空,露出了隐藏了多年的真实面貌。足有千亩,千亩石林,重峦叠嶂,从它的前面看去犹如一座巨大的“太师椅”。灰色的石板,一成规模,有的便不是一座假山所能彰显的气势,这种气吞山河,巍峨壮丽的景象实属难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