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世界文化遺產西遞5公里的地方,有一處喀斯特地貌的石林,現在這處地貌已經成爲了黟縣最年輕也是最古老的景區,之所以說它還年輕,是因爲這個景區對外開放的時間並不長,據瞭解,2015年初,當地羣衆在黃山腳下的世界文化遺產地西遞鎮葉村境內的大周山發現大面積石林山岩,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經過一年多開發,景區已初具規模,也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喀斯特地貌石林景觀。

但很多遊客對這裏還不甚瞭解;說它古老,是因爲這片石林地貌已經有五億年的歷史了。清代俞正燮在《黟縣山水記》中描述此地:“山石壁幽峭,芳叢蘭阪,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這句話可以說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西遞石林的樣態。

石林上的枯木,配合着獨特的地形,有一種孤寂而渾厚的美。

薄薄的晨霧,將石林變成了淡雅的水墨畫,暖暖的冬陽,又將石林塗抹成了豔麗的油畫。

在冬天來到這裏,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寧靜而美好,綻放的藍天白雲,爲色彩不是那麼豐富的石林增添了樂趣,遊遍了名山大川,古蹟勝地。再來這個神祕美麗的地方悠悠逛逛,一定會對大自然這雙巧手產生不一樣的崇拜之情。

西遞石林也叫花海石林,這裏每一層岩石形狀各不相同,千姿百態,洞穴溝壑,星羅棋佈,奇石嶙峋。每一塊石頭,大小不一,每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個性,姿態萬千,似猛獸,如人物雕像,像是刻意的精雕細琢而成。是典型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觀,整個石林不同於平常的假山石,滿滿都是自然原生態的味道。

據考證西遞石林形成年代久遠,是世界歷史上喀斯特地貌的精粹部分,雖然並沒有佔地很大,但各種地貌特徵這裏應有盡有。它分爲山頂石林,山坡石林,谷底石林三部分,石林區內景色幽靜,沒有污染,沒有過度開發,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石林原生態的味道。登高看去或是穿行其間,一塊塊青色的大石頭就那樣的綿亙縱橫,層疊交錯着。這些石頭形態多樣,造型更奇特,細細觀看,有劍型,有羅漢狀,有錐子狀,有的更像是一柄柄鋒利的大刀,蔚爲壯觀。讓人生髮出對這片土地的敬畏之情。

站立在石林的最高出,極目遠眺,石林的全貌盡收眼底。只見“一江煙水照青嵐,兩岸人家接畫檐。”再看腳下的奇石和身邊的石林,想到了這些奇石深藏地下,歷經風霜雨雪,最終以驚豔的姿態屹立於這山河之間。

着一襲古衣,坐在石頭上,橫眉冷對千夫指,竟有一種俠客的風格。

石林的花海,顏色各異,各種小花飄揚在風中,看完青灰色的石頭,再來欣賞色彩斑斕的花花草草,也是一種享受。

置身石林之中,整座山像從山體中間掏空,露出了隱藏了多年的真實面貌。足有千畝,千畝石林,重巒疊嶂,從它的前面看去猶如一座巨大的“太師椅”。灰色的石板,一成規模,有的便不是一座假山所能彰顯的氣勢,這種氣吞山河,巍峨壯麗的景象實屬難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