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劉氏宗親,劉表很早就佔據荊州,劉備也是屢戰屢敗,劉備被曹操打敗後投奔劉表,此時由於荊州的局勢,讓劉備的地位很微妙,劉表對劉備的看法也十分複雜。

一、劉表意欲立蔡氏之子劉琮,長子劉琦地位危在旦夕,荊州本地豪族張允、蔡帽都支持劉琮,此時如果劉備支持劉琦,則局勢生變,張允蔡帽則對其提防頗深。劉表同樣也不希望其幹預自家事務。

二、劉表晚年進取心較弱,官渡之戰中劉備勸其趁機進攻曹操,被其拒絕,失去最好時機。曹操一統中原後荊州成為其重要目標,劉表需要劉備協助防禦,但又對於屢戰屢敗始終有著強大野心且年富力強的劉備頗有忌憚,擔心其坐大,奪取自家政權,所以只給他少量兵力,讓他在地小人少的新野防禦曹操,這就說明其對劉備的心態是既利用又提防。劉備在荊州處於很尷尬的地位。

從以上兩點就可以看出劉表及其勢力對於劉備既利用又防範的複雜心理,可謂又愛又恨。這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交流。


劉備與劉表互為漢室宗親(且不論劉備身份是真是假)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姓劉的勢力不多了,巴蜀「劉璋闇弱,張魯在北」幫不上什麼忙,天下已經不姓劉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北方基本被他統治,南邊孫權佔據江東且有殺父之仇(孫堅被黃祖殺)外部如此,內部姓蔡的又勢力強大,看到劉備,劉表為啥不愛這個隊友,抱團取暖總比孤身一人好。

說到恨嗎?其實也好說,劉備又不是一人來投,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勇猛之輩,況且臥龍之智,劉表那邊還沒有比的上的,所以劉備不是個軟柿子,而且在立褚時劉備不站邊的舉動令劉表暗生懷疑,劉備以仁義立本,立儲之事關乎劉表後面的穩定,他不是不知道,不說不就是有走的想法,而且劉表這麼多年的人,也知道劉備不是池中之物,劉備深得民心,也讓劉表坐立難安。

沒有無緣由的愛,也沒有無緣由的恨,那個時代,劉表為後代考慮也會這樣想,(劉封,劉綜,下場如何?)


劉表確實是對劉備又愛又恨!

劉表對劉備的愛從史書上就能看得出來。《三國志?先主傳》記載:「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劉備前往荊州依附劉表的時候,劉表聽說劉備來了,親自跑到城外去迎接劉備,用對待上賓的禮節來對待劉備,還給劉備補充了兵馬,讓他駐紮在新野。

可見這個時候的劉表是非常傾慕劉備的。

然而,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劉表很不高興。《三國志?先主傳》記載:「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

劉備的名聲太大了!哪怕在新野這個荊州最偏僻的地方,都有越來越多的荊州豪傑前往新野歸附劉備,劉表知道後開始猜忌劉備,暗地裡開始防備他。

從這個時候開始,劉表對劉備就是又愛又恨了!怪誰呢?要怪只能怪劉備太得人心,在你的地盤上反而拉走了你的人。


劉備有大量對曹的經驗以及仁義之名遠揚,劉表十分看重劉備,並打算以劉備抗曹。可是,又因為劉備盛名在外。導致劉表地盤上許多人都投到劉備營下,使得劉表對劉備產生猜忌之心,由此生恨


劉備是劉氏後裔可以幫劉表拒曹;劉備又是亂世梟雄,文有臥龍 ,武有關張趙,隨時可以取而代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