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實在在地說,這兩位作家的代表性都是現當代文學作品不可多得的佳作。細品之,《平凡的世界》更勝一籌。《白鹿原》氣勢恢宏地展現了近現代農村滄桑質變,咫尺千里地將舊中國農村微縮於一原一村兩姓家族的空間,把各色人物置於現實的、想像的世界中予以人性本質的剖現,極富歷史滄桑感。陳忠實的宏觀駕馭能力及微觀細察能力非常人可以相比肩。但是巜白鹿原為令人讀後難忘卻不想回頭再讀。《平凡的世界》波瀾不驚、無聲無息地娓娓道來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故事平凡,人物平凡,事件平凡,總之該書處處平凡。然而,此書的魅力正在於「看似平淡卻奇崛」,平凡中涵蘊著深?的哲理——人在怎麼樣地活著,人應當怎麼樣地活著,人應該如何去追求、奮鬥才能實現自己應當怎麼樣地活著的終極目的?這本書讓人讀後內心引起無限共鳴,引起無限的親切感,引起還想再深入其中,用心去與它互訴衷腸。結論:《白鹿原》讀後令人難忘但無再讀之衝動,巜平凡的世界》令人讀後激動還有再與它深交(再讀,讀……)的期望。


雖然可以把《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連成一部活的近代中國百年史。但它們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就寫作立場而言,陳忠實是刻意按照"民族的祕史"來寫的,因而質樸厚重,表達含蓄,把更多的思考留給了讀者,把對時代反思的啟迪隱藏在他的敘述之中,是較為客觀的史家筆法寫普通人的命運,而把重大的背後的「命運之神"留給了後人。

《平凡的世界》當然也展示了普通人在變革時代的際遇,但它更象「遵命文學,或者更象"代言文學」,它似乎敘述了一段「時代故事「,而沒有歷史的厚重感。也很少對此做出暗語。

也就是從深刻性來說,我更傾向於《白鹿原》。


首先借用一位朋友開玩笑時說過的一句話:陳一看便知是一個職業玩家,而路是一個頂級票友。其實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是各爭朝輝。兩部小說都拿過茅盾文學獎,都是作者嘔心瀝血之作,對於讀者來說,皆是值得認真品讀的好書。

《平凡的世界》的路遙和《白鹿原》的陳忠實都是出生於陝西,一個來自陝北黃土高原,一個來自渭河平原皇城腳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帶有勵志浪漫的色彩,挺適合在年輕的時候閱讀,不但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縮影,而且可以催人奮進。而陳忠實的《白鹿原》,讀來感覺有歷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沉重感,特別在揭示人性陰暗面上,不偏不倚,淋漓盡致。陳忠實是借用兩個家族橫跨幾代的興衰來寫歷史,卻又超越了歷史,既有對歷史的深思審視,又從人性上的洞察入微跳出了歷史。

讀罷《平凡的世界》會帶給我感動,而《白鹿原》留給我更多的是思考。


首先,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平凡的世界》是現實主義,《白鹿原》是魔幻現實主義。

從情節上講,《白鹿原》更精彩,情節跌宕起伏很多,會出現非常具有表現張力的片段;而《平凡的世界》情節會像那個年代的現實生活一樣,發展的慢一些,並且相對平淡。所以大部分人應該會覺得《白鹿原》更好看。

路遙和陳忠實都是在寫小說,但是我看他們都不像在寫小說。路遙寫的是對未來青年的期望,或者說像是對這個世界的感謝信,而陳忠實則是在寫一本鮮活的歷史。

為什麼《平凡的世界》不能當作一本小說來看待呢?且讓我慢慢道來。初讀《平凡的世界》,我沉迷在書中人物真實而又飽滿的感情上,跟著少安愛而愛,跟著少安的遺憾而遺憾,為他和田潤葉的感情唏噓,為他選擇到一位般配的妻子高興......還有少平和郝紅梅之間的恩怨糾葛等等。不過讀到後來,心裏面浮出另外一種感覺,書中人物的經歷又太過理想化了。理想到不真實了,平凡的世界中真摯的情感是一大吸引人的地方,不過把這種情感建立失活的人物身上,細細品味就體會不到感動了,而是幻想。比如以孫少安為代表的舊式封建少年,留在村子裡跟著老實巴交的父親種田,竟鍛煉的分外精明,在合作社的時候連「老油條」們都得忌憚他幾分,家庭影響何在?感情問題上,人家在外面有從小青梅竹馬的田潤葉追著,縣領導的兒子都不甩,就相中她的少安哥哥?好,人物感情嘛!很難琢磨,更不能用現代人的勢利眼看。事業上呢?剛剛改革開放沒多久,少安就鄉鎮企業當老闆了?自然書中也交代了其它好的機遇。前面這些都可以接受。可書中一而再再二三的出現就不行了!少平在學校有全班最漂亮的女生陪著喫最差的飯菜;被女生拋棄了還充當救世主;遇到像公主一般的田曉霞;在艱苦的建築工地的環境中夜裡看書白天工作。蘭香考上之名大學,一個小女孩學的還是物理,還是班裡面的學霸,也慢慢擁有一些不錯的習慣,比如看籃球賽什麼的,交到一個同樣優秀的男朋友等等。路遙賦予了他書中人物能想到的很多優秀特質,所以我感覺這更像是一本對未來青少年的叮囑,只不過路老把他寫成了故事。當然,這有著時代特徵,老一輩人艱苦奮鬥追求卓越的精神在這本書裏也足夠淋漓盡致。如果青年路遙來到現代,會不會去寫網文也說不定呢!

《白鹿原》更像一部歷史相信大多數人都深有感觸,畢竟人家陳老自己都是這麼說的。白鹿原,是書的名字,也包含著貫穿全書的白鹿,還是一個地名,同時也像是書中的主人公白家和鹿家。如果這兩家少了其中的哪一家,都不再是白鹿原了。所以你看,書中聖人朱先生死沒有結局,而是在鹿子霖的死亡中結束全篇的。這本書舍友說四十歲左右的人看會更有滋味,裡面的人情世故很經得起琢磨,所以說有一定人生閱歷的人讀這本書收穫也更多。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平凡的世界》作者是感情優先,而這本書則是故事優先,滿篇都是讀起來非常真實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表現出來的感情每嚼一遍都有一股新的滋味,帶給心靈的印象也愈加活靈活現。所以我私人更加喜歡《白鹿原》。陳老該是十分了解人情世故吧!以冷眼看待這個世界,再把這個世界畫到自己的故事裡。田小娥的墮落,白孝文的沉浮,鹿黑娃的先經歷世事,再伏案學文,冷先生給自己女兒下藥的重,鹿子霖的瘋癲......陳老不是在祝福這個世界,也不是在批判,他只是在還原,把他能想到的那個時間那個原上發生的世界在紙上重新演繹。

這樣一比較,倒真覺得平凡的世界不平凡,而白鹿原倒真的像是一個平凡又真實的世界啦!


白鹿原更勝一籌,《平凡的世界》閱讀門檻低,更適閤中學生。該書有明顯的歷史侷限性,很適合社會轉型期的觀眾羣,底層小人物向上發展時作為雞湯讀物很歷志,通篇都是王子愛灰姑娘,公主戀窮小子,滿足了讀者的白日夢!


路遙、陳忠實、賈平凹是陝西文壇舉足輕重的優秀作家,《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都曾榮獲茅盾文學獎。如果問哪部作品寫的更好,我覺得他們的作品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以我的水平不可評判。我的看法是一部文學作品只要能夠打動讀者的心、震撼人們的心靈,能夠真實的反映生活,能夠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就是優秀的、經典的不朽之作。


路遙的著作功力深厚,寫出了新經濟體制與舊體制的掙扎,從飢餓喫不飽的大鍋飯體制改革,一羣年輕人從舊體制的鬥爭中走向新經濟體制的創新勞動抗爭中解放出來,……


陳忠實寫的<白鹿原>,矛盾文學獎獲得者,歷經六年寫成50萬字的小說,其民俗風格寫實最能代表關中的風土人情!是一部典型的歷史小說。


《平凡的世界》是反映的當時普通民眾社會狀態,能使同時代人產生共鳴和深思,故事如同發生在自己身邊,感慨很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