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在大觀園是個獨特的存在。

說她已入空門,櫳翠庵的那株紅梅,豈不是妙玉最好的寫照,她有最美的青春,有蓬勃的生命力,卻要老死再這寂寞庵堂,那心中燃燒的火苗,怎麼能安心熄滅。

大觀園眾多女兒,環肥燕瘦各有千秋,常與寶玉唱詩談情,好不熱鬧,妙玉在寂寥的庵堂里一定也是有些羨慕的,作為出家人又要清心寡欲,有為這小小的羨慕感到不安和自卑,只有做到十二分的清高和自潔,才能低於外面的絲絲誘惑,做到萬人不入她的眼,世人都嫌憎她的清高。清高是妙玉對抗外界的誘惑和自身慾望的外殼,這脆弱的外殼刺向別人,也扎傷自己。

關於妙玉的結局,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讓她前面假裝高潔,最後一定安排被強盜掠去,輕薄後賣與煙花巷中,這種因果報應的寫法,曹雪芹不會這麼無聊的寫的,後四十回畢竟是後續的。

紅樓夢中的人物都有的兩面性,妙玉也不例外,但是遇到真正的問題上,她一定表現了金玉質,說不定在賈府這座大廈傾倒後,為救寶玉,為什麼是救寶玉,也只能是寶玉,因萬人不入她的眼,性情使然,為救心中的賈寶玉,妙玉明知是泥淖她也會心甘情願的跳下去。

雖然妙玉有自作清高,不能眾生平等,看不起貧婆,但是小節不掩大義,瑕不掩瑜,妙玉雖然深陷泥淖,但內心清白,豈不是污泥中涅槃,在污穢中重生。


妙玉同志。遁入空門,潛心修行的人一個。雖然身入空門,然性格過於清高。孰不知水至清則無漁,人至察則無徒。身心性格都想追求至白清高的境界。但她沒有想到,只要是人。不管身份如何,不管是生在塵世還是在空門,都要受到社會禮教禮俗的影響。都是要食人間煙火的。她對至極清白清高的追求越高。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因為她所遁入的空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空門。這個「空門」是依附賈家這個大家族的空門。和真正意義上的空門相差甚遠。退1萬步說,就算她做到了那個境界,就算不被別人擄走。陷到淖泥之中,結局也是一樣悲慘的。只不過是悲慘的方式不同而已。


謝邀!妙玉多少有點假清高,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十二釵判詞已經總結的很到位了: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最終落得一個被賊人擄走的下場,可以說是非常凄慘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