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有一個問題一直讓人想不通,那就是公公賈珍爬灰自己的兒媳婦秦可卿。

從秦可卿的卧房擺設和死後的喪葬規模做出判斷,秦可卿可能有皇家血統。可既然是皇家人,賈珍又如何敢去騷擾?而且還是自己的兒媳婦,豈不是自尋死路?只能說明秦可卿並非皇家人,最多也就是個替身罷了,掩人耳目而已。那賈珍大膽爬灰自己的兒媳婦也就說得通了。那秦可卿不是皇家人,誰才是真正的皇家人呢?只有一個人可能性最大,那就是妙玉。原因如下:

1.妙玉在「金陵十二釵」中排名很高。按理說妙玉只不過是一個出家人,遠離塵世,本不應該在「金陵十二金釵」之列,而作者不但讓她排入「金陵十二金釵」,而且位居第六位,只能說明妙玉身份特殊。

2.《紅樓夢》中兩場巨大的活動,秦可卿葬禮和貴妃省親,為妙玉進賈府打好了埋伏。替身秦可卿死了,讓妙玉不會再引人注目,更安全了。貴妃省親讓妙玉名言正順地進了賈府,受到了進一步的保護。

3.妙玉自小在蟠香寺出家,來到賈府後入住櫳萃庵。蟠香寺的蟠字乃龍的意思,櫳萃庵的櫳乃龍也,在過去,只有皇家的人才能稱龍,也暗示妙玉的身份不一般。

4.妙玉美麗聰穎,心性高潔,隨性孤僻,孤芳自賞,凡人難入其法眼。作為一個出家人,還能這樣高傲,任性,也許只有皇家人能做得到,很具有皇家公主的特點,要是換做其他人,境遇不知道會有多慘。

5.妙玉的行為做派也具有皇家風範。劉姥姥二進大觀園,賈母帶著眾兒女到櫳萃庵品茶,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塡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鍾,奉與賈母。這可都是世間少有的寶物呀。後與黛玉,寶釵,寶玉吃體己茶,拿出來的茶杯都是稀世珍寶。當寶玉開玩笑說自己的杯子是俗器時,妙玉說:「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們家裡也未必找出這麼一個俗器來」。賈府已經位極人臣,比賈府更富貴的就只能是皇家了。

也許正因為妙玉身份特殊,才會收到賈府的禮遇。在賈府採買小尼姑,並邀請妙玉入住賈府的時候,妙玉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

王夫人聽說後,就迫不及待地讓人下貼請妙玉來,要是換做別人可能嗎?


賈府為了迎接元妃省親,不省耗費銀錢,不計工本地修建了豪華的大觀園,加深了財政危機,搞得捉襟見肘入不敷出,露出了敗亡之相來了。

這個劉姥姥眼中神仙地一樣的園林,不僅有構思精巧的山水景緻,考究的傢具陳設,文化味濃的牌匾楹聯,有眾多的丫環小子工匠,還有藝術工作者,宗教神職人員,可見其排場富貴景象非同一般。

賈薔從姑蘇採買了十二個女孩,並騁了教習,注意"採買"說明藝人的身份是奴才,雖然唱戲為搞藝術,在賈府卻是身份卑賤的。

接下來林之孝家的來報,採訪騁買了十二個小尼姑小道姑,新做了二十份道袍。"訪騁"還得了解調查一下專業,也包含了協商討論的意思。甚至還有邀請之意,總之對小尼道姑比小戲子要客氣一點點的。畢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她們也是出家人了。

然後林之孝家的又說,有一個蘇州人氏法號妙玉,乃帶髮修行的,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今年十六歲,身邊還帶著老媽小丫頭伏侍。文墨極通經文也爛熟,師父極有名的。不等說完,王夫人便問:何不接來?

林之孝家的講請過了,但人家說侯門公府,未免以勢壓人拒絕了。王夫人笑道不妨下個貼子請她,備車轎去接是了。

要說妙玉不過一小小修行道姑,為何賈府屈尊下貼去請?

要知賈家有下貼此舉,一來顯得鄭重,是誠心去請妙玉,也對其出身高看了一眼罷了。妙玉系出名師,又出身讀書仕宦之家,帶髮修行的千金小姐,自然非無名草根可比。名院大寺的又不肯獨居家庵,身家富貴清白,又有才情的道姑的確難尋,住進來愈發顯得大園觀水準高。

二則顯得自家心誠,懂禮詩書氣派。王夫人平日禮佛行善,自然曉得佛道規矩:平常求尊小銅石佛像,也要挑吉日言"請」,方顯得誠心,何況這麼個大活人?

三是表現賈家尊佛崇道之心。賈敬在京修道也算長尊者,之所以要在園子修個家廟翠櫳庵,也是此因,賈母對馬道婆言聽計從,出手闊綽大方,富貴人家行善積德,更求福壽綿長之意。她去清觀打醮就十分誠心。重道的精神生活,也是賈家文化的一大特色。

不過元元認為曹公此筆,另外還是為了介紹妙玉的來歷,未見其人未聞其聲,其清高傲嬌的性子,已鋪下濃濃一筆了。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閑魚??元元,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賈府請妙玉,是因為她身份特殊,要進賈府生存,甚至秦可卿不惜以死為她當掩護,賈元春用省親為她打埋伏。

為什麼這麼說?世上許多事情關聯發生,往往一個事情是另一個事情起因和發端,一些重大事情是一些敏感事情的餘波。秦可卿之死和賈元春封妃,兩者接連發生,背後其實都指向妙玉。

從秦可卿託夢給王熙鳳的情況看,她能準確的預知賈元春封妃這一消息,可以推測出兩人之間必然有某種關聯,這種關聯也一定會有所體現。事實上也是如此,秦可卿死了之後,賈元春妃省親之前,有一個人悄然登場,被賈府供養起來。這個人就是妙玉。

妙玉來的來歷很奇怪。 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彙報小尼姑的情況後,是這樣說的:「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他師父臨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所以他竟未回鄉。」王夫人不等林之孝家的說完,就忙命人下個帖子去請妙玉進府。

妙玉買了許多替身都不管用。她家裡究竟什麼情況,為何買了許多替身也不管用呢? 從妙玉的判詞看,「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什麼是「金玉質」?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有公主的氣質。古代常用「金枝玉葉」來代指皇家公主,把金和玉連在一起,其實就是特指妙玉的公主身份。

從妙玉的使用的茶具看,賈母帶領大家到櫳翠庵里品茶時,普通人用是清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賈母用的則是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私下裡請人喝茶時,給薛寶釵用的是分瓜瓟斝,林黛玉用的則是「杏犀盂」,賈寶玉用的是她平時所用的綠玉斗。這些都在暗中表明了妙玉的皇家氣派。

從她的志向氣魄來看,賈府日漸衰落,她在林黛玉和史湘雲聯詩悲嘆之時,說出「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 等句,一掃湘黛凄楚之音,有晨光熹微、朝氣蓬勃之意,言語之間透露出皇家氣魄。

一個公主要買許多替身,自然容易。秦可卿應該是最好的替身之一。從名字諧音來看,可卿」可解為「可擎」,意思是可托,可以託付之意。從出身來看,秦可卿從小無父無母,自於養生堂,寄養在小小官宦之家,嫁入賈府豪門,關鍵時候,替真身而死。正因如此,她才會對王熙鳳說出「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的哀嘆。她死之後,一個丫鬟撞死,一個丫鬟甘作義女守靈,身邊人封口,自然是欲蓋彌彰。出殯之日,四王八公紛紛到場,甚至是大太監戴權也大張旗鼓前來,大辦喪事的背後,就是為了掩蓋「真身」的存在。

真身被保護之後,如何到陽光下生活,藉助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就再好不過了。賈元春省親就是大事。於是王夫人開始關心買小尼姑之事,在沒有聽完彙報之後,她親自下帖去請。不僅如此,身為貴妃的賈元春,在省親當晚,那麼短的時間內,在省親即將結束,又專門前去妙玉所在櫳翠庵,表面是焚香拜佛,實質應是一種拜見。

紅樓夢第十八回這樣寫到:將未到之處復又游頑。忽見山環佛寺,忙另盥手進去焚香拜佛,又題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額外加恩與一班幽尼女道。 最重要的事情往往都放在最後,賈元春這個舉動表明,她省親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拜訪了隱藏公主身份的妙玉。

有了妙玉,賈府相當於多了一把保護傘,所以請妙玉進賈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妙玉作為金陵十二釵唯一一個與賈家沒有關係的紅樓女子,她的進駐大觀園,是王夫人刻意命人下帖子請的。之所以如此隆重,在於妙玉有這個資格被賈家請。

大觀園建成之後,攏翠庵需要一個特別之人住持。作為元春省親的重要場所,大觀園內攏翠庵又是賈元春必須要去的地方。所以,攏翠庵的住持需要一個精研佛法,知書識禮,並且氣質人物俱佳之人住持以便於省親當天的接待工作。這個要求會限制住非常多的佛門之人。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攏翠庵是賈家私人廟宇,平時沒有佛事和香火。真正的佛門高人不會困居一隅,僅僅只享受賈家一家的供奉。

第二,貴妃省親接待規格高,對人的要求也高。年老僧尼不合適,年輕的又未必經歷大場面。無法應對接待!

第三,佛法好,氣質佳,又知書識禮本就大海撈針,願意接受一家供養的更少。

第四,攏翠庵是私人庵堂,不適合有僧尼等剃度之人長期住持。

基於以上四點原因,妙玉無疑是最佳人選。

第一,妙玉帶髮修行,不完全屬於出家人。

第二,妙玉師父佛法高深,妙玉也有青出於藍之勢。

第三,妙玉大家閨秀出身,能從容應對元春省親接待任務。

第四,妙玉性格怪癖,不與世俗人為伍,符合賈家自身要求。自來熟之人容易教壞子弟不可取。

原文說妙玉: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邊只有兩個老嬤嬤、一個小丫頭服侍。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模樣兒又極好。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迹並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她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她師父臨寂遺言,說她「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所以她竟未回鄉。請她,她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她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她何妨。」

妙玉正是王夫人尋覓的最佳人選,而賈家也是妙玉安身立命的最佳選擇。兩方面可謂一拍即合。妙玉不過擔心賈家侯門公府仗勢欺人不自在。王夫人令人下帖子請她,是將其高看一眼,對其禮遇。表達自身詩禮之家,與妙玉的出身契合,打消妙玉的擔心和顧慮。既然主人以禮相待,妙玉自然可以依據本性生存,不需要趨炎附勢以自保。這才是王夫人令人下帖子請妙玉的本意。

最主要的也是妙玉實在是攏翠庵的最佳住持人選,走過路過不能錯過。賈家的需求是剛需,使得王夫人願意禮賢下士。不存在妙玉有什麼身後背景!各取所需而已!

【文/君箋雅侃紅樓】

歡迎關註:君箋雅侃紅樓,歡迎留言探討,轉發分享本文!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妙玉,並非一個人,而是對1662年—1684年明鄭政權的人格化寫法。

1661年,鄭成功在擁立南明無望的情況下,率軍橫渡台灣海峽,第二年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駐軍,收復台灣,開啟鄭氏在台灣的統治。

孤懸海外的明鄭,表面上看是跳出了滿清的鐵門檻,成了「檻外人」,卻並不是真正的勘透塵世的僧人,還是在做明人和做滿清人之間不斷地權衡利弊,逃出大陸,孤懸海上,看似「萬念俱灰,萬物皆空」,其實,只是「世難容」而已。這個,出家了,卻不是「僧人」,也不是一般的「俗人」。本想「潔身自好」,做個明朝忠臣,最終還是投降了女真人這個「假女人」建立的滿清政府,可謂「男不男,女不女」,掉進了淖泥之中,只能任後世評說了。

鄭成功一家四代,鄭芝龍和重孫鄭克塽均降清,而鄭成功和兒子鄭經都是抗擊清朝之人,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家族。所以,妙玉獻茶,賈母和劉姥姥各喝一半,等於是認下了這個媳婦。後來請黛玉寶釵喝茶,特別對寶玉說「你一個人來,我是不給你喝的。」對於一個家族有著侍奉兩個朝代的情況,就相當於一個女人曾曾先後屬於兩個男人,當然不能只對其中一個人示好。

正是鑒於她的這個身份,王夫人怎麼能不請她呢,南明抗清的重要任務還需要她呢。鄭成功的師父可是大學者錢謙益,謙和益可是《易經》裡面的兩個卦,當然是極精「先天之數」了。1645年南京城破,錢謙益投降清人,便是其師傅「圓寂」了,而鄭成功卻留在了明朝抗爭了一生。


(妙玉紅樓夢劇照/網路)

故事發生在紅樓夢中賈府請妙玉入住賈府章節,本來賈府已經沒落了,元春封妃是起死回生的重新興盛機遇,當時,被恩准省親的還有吳貴妃和周貴人,三家族互不相讓形成攀比勢頭,賈府做為百年王府,一貫做事好大排場,爭「體面」。

為迎接元春省親而特地修建大觀園,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除了大興大觀園建築群之外,賈家還要展示軟配置,比如還準備了「十二個小尼姑,小道姑」,十二個學戲的女孩子。

但是,這三十六個人,只相當於賈政的清客,充場面,這些小尼姑小道姑出家人多不識字,念經只是口耳相傳。只能作為普通的排場。寧榮兩府在當時各佔了一條街,實力雄厚,本無需大費周折就可以迎接貴妃省親,蓋大觀園也不過是錦上添花,並不是必需。大觀園裡安排尼姑道姑戲童,只是作為裝飾點綴。請妙玉過來不過是為了象徵性的提高品質規格。賈府其實追求的不是必需,而是完美。

妙玉作為一個帶髮修行的出家人,祖上又是讀書仕宦之家,通文墨,懂經文,通詩書,師傅又極精演先天神數,而賈府接待貴妃省親,急需這樣一個人來撐門面。

當賈府的人去接妙玉時,妙玉對他們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這句話暗含著,妙玉拒絕是因為擔心賈府「以勢欺人」,並不是不想去。只有下帖子去接,既全了妙玉的臉面,又顯示了賈府的寬厚仁德,胸懷氣度。賈府本來也就極重視佛門禮數,在賈府中也設有自家的家廟,而且當時的朝廷也重視出家人。

因此,當妙玉拒絕接她去進賈府的人時,王夫人笑道:「他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她何妨?」

所費不過是一個帖子,而且是「書啟相公」寫的。這只是豪門所作一種姿態,談不上「屈尊」不「屈尊」的。


賈府借元春省親之機建造了櫳翠庵,定已花費不少錢財。元春省親結束後,除妙玉以及身邊的道婆留下以外,賈薔從蘇州買來的二十四個尼道,都已轉交賈芹遷到外面的寺廟統一管理。妙玉和身邊的道婆享受著賈府官中每月發放的月例銀,而且,妙玉可享受的月例銀,絕對不可能低於大觀園的姑娘。

王熙鳳、王夫人、賈母等考慮到裁減人員的問題時,誰也沒曾考慮過要將服侍妙玉的人員裁減去一兩個。可見,妙玉不是一般的人,櫳翠庵就是為妙姑奶奶修養而特意建造的。賈府主子出錢養妙玉及下人,還要屈尊看妙玉的臉色,又不是腦子進水了。

說白了,妙玉就是賈府秦可卿的義女寶珠小姐,警幻仙姑實已點明這個問題,凡是在金陵十二釵正、副、又副三冊的女子,均為賈家的成員。妙玉的原型是孝庄文皇太后侍女蘇麻喇姑,鴛鴦、寶珠、妙玉寫的就是三個時期的蘇麻喇姑。

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彙報到妙玉的事時,還沒等林之孝家的說完,王夫人就已迫不及待的打斷林之孝家的話,特意交代安排專人寫帖子並派出車轎去接妙玉。

賈府派人去接妙玉,實際是去鐵檻寺(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接為秦可卿守靈的寶珠小姐,請寶珠小姐回府住櫳翠庵修養。作者不便寫得太明直接透露秦可卿的身份,作品因此寫道:次日遣人備車轎去接等後話,暫且擱過,此時不能表白。

第十五回,作品以「後回再見」四字結尾,作者實際是作出提示:寶珠小姐將在第十七回以妙玉的身份被賈家接回到府里。

妙玉說過「我再不去的」之句,一個「再」字,足以說明,妙玉之前就是從賈府出去的小姐。所以,妙玉方才對寶玉的生日、賈府的古董情況、史太君喝茶習慣等細節了如指掌。

賈家還特給妙玉在櫳翠庵栽了那麼大的一片梅花。除了妙玉,稻香村等小主子所住的各館,好象都沒栽梅花,就連大觀園的老大紈大奶奶,想到妙玉就心煩,見了梅花也眼饞,就是不敢去招惹妙姑奶奶。

作品裡寫的梅花,暗隱賈家以及皇權。東府梅花盛開,元春消息動矣。可見,妙玉就是來自秦可卿曾居住的東府。作品裡涉及梅花之文不少,如:寶琴嫁給梅翰林的兒子;賴大娘送給寶琴兩盆臘梅;寶琴送給黛玉、探春各一盆的臘梅;不在梅邊在柳也;等。(我一時也想不起那麼多了。)


「清高」一詞現代不能算一個褒義詞,有時還會有貶損之意,充其量算個中性詞,但在《紅樓夢》里,「清高」卻是一個褒義詞,要說紅樓人物里最清高的人,妙玉當仁不讓排第一。清高和階層有著絕對的關係,劉姥姥的人生詞典里和這個詞是絕緣的,小門戶家的邢岫煙雖說氣質如閑雲野鶴,卻極其的接地氣,是個荊釵布衣的女兒,基本沒清高的資格,按說林黛玉這樣的姑娘是可以清高的,家世背景學問容貌都是一流,可是林黛玉自覺的把清高收了起來,話不多說一句,路不多走一步,就怕落下人的恥笑。

論寄人籬下,妙玉比黛玉更甚,黛玉是自己敏感多思,賈府里的人,從上到下,誰又敢輕視她呢!妙玉則完全和賈府無任何親屬關係,可是炒玉在與賈府所有人的交往中,她可曾有一絲一毫的攀附、獻媚,哪怕說兩句好話都沒有過的,是相當孤高清冷,而且她骨子裡對賈府還有那麼一點瞧不上,大家喝體己茶時,寶玉質問她為什麼單給自己一個小的?妙玉冷笑道:恐怕你們賈府還找不出一個這樣的,賈府都不入妙玉法眼,所以妙玉的身份神秘又高貴。

妙玉身上是有謎團的,她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存在。首先十二釵里她排位極高,在她之前的有寶釵、黛玉、元春、探春、史湘雲,第六位就是妙玉了。要知道前面五位,兩位是寶玉的親姐妹,又是皇族王族之人,寶、黛、湘都是與寶玉有感情或婚姻糾葛之人,每個人都可算得上主角,毫無血緣和親屬關係的妙玉緊隨其後,高於迎、惜、鳳、李、秦等寶玉的親眷,這一點就極可疑並且特殊了。

其次妙玉的日常用具相當扎眼,她給賈母奉茶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這兩樣東西,都不是一般貴族可以用的。這個茶盤裡面是雕龍的,這在古時那個龍代表皇帝的時代,非皇家用龍飾,那叫僭越,是殺頭的罪;成窯五彩鍾,這個東西是明代成化年間官窯燒造的,就算是在明代,也是稀有的珍品,傳到清代,數量更少,傳到今天的,都是清代仿製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對鬥彩雞缸杯(注意,不是五彩),稱得上是稀世珍寶,香港蘇富比在2014年7月19日拍賣過一隻成窯鬥彩雞缸杯,成交價2.8億港幣。鬥彩,在珍貴程度上是不如五彩的。所以妙玉的五彩盅子就算在《紅樓夢》時代估計也只有皇家或王族可能有。

妙玉給其他人用的茶杯是官窯脫胎填白蓋碗,可千萬別認為這是個普通茶具,官窯就是專門給皇家燒器具的機構,皇室以外的人家用瓷器只能是民窯的,像賈府有沒有官窯器呢,是有的,賈府元宵夜宴上就出現過官窯器,這個官窯器一定沒地方買的,只能皇帝御賜或者王爺的饋贈,這種事小說里有多處描寫,比如寧榮兩國公是立國功臣,皇帝多有賞賜是在情理之中的,榮禧榮的大匾上就蓋著皇帝的印璽,匾下是一幅墨龍大畫,顯然這些都是御賜之物,兩邊對聯是王爺的書法,其實寧榮兩府都是敕造的,也就是皇帝下令用國庫的錢建造的,這就相當於哥們兒大家一起打下江山,論功封爵封賞,分大別墅,當然還會有田產。

賈府對御賜或官窯之物的態度與妙玉截然不同,賈府對這些器物是比較鄭重、莊重的,比如重要時節拿來用、拿來擺,可是妙玉視這些東西極為普通平常,不過給眾人喝茶而已。奉賈母的是更稀有的成窯五彩,妙玉也並不重視,因為劉姥姥用了,他嫌臟直接就說不要了,扔了去。和黛玉、寶釵、寶玉喝茶用的(分瓜)瓟斝[ban pao jia],點犀(喬皿,上下結構)[qiao]、綠玉斗才是真正入了妙玉之眼的奇珍,而這些東西,妙玉篤定賈府肯定是沒有的。

妙玉的身份一定是高過賈府的,賈府已經是臣子最高的公爵了,那妙玉的出身一定是皇族,她非常有可能是位王爺的女兒,要知道賈府爵位已經傳至第三代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四王八公已是舊勢力,以忠順親王為代表的新權貴已經崛起,妙玉是沒落王爺的骨血很有可能,小說里還真舉了一個例子,義忠親王老千歲不是就壞了事嘛。所以,做王爺也不等於進了保險箱。

其實還有一處,妙玉是小時候多病不得己才出家的,家裡是為她買了許多替身兒,注意這不是一個兩個,是很多個,只不過不管用,同樣體弱多病,和尚要領去的還有林黛玉,你看林黛玉就沒有什麼替身兒之說,倒不是說林家買不起,這裡個人認為就是指尊貴程度而言的。

小說里凡提到妙玉,不是物品珍稀,就是態度孤冷,一副格格不入的調調,對於這種不融,妙玉一貫表現得淡定從容,她壓根就不想融。這樣的人,要麼極低,要麼極高,妙玉顯然屬於後者。

妙玉進賈府,實際上仍然是寄人籬下,但賈府不請,她肯定不會來。這份傲嬌,獨屬妙玉,關鍵賈府心甘情願,也很受用的樣子。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探究紅樓一夢。圖片來源:87版電視劇《紅樓夢》)


謝邀!

因為妙玉這個人物,有其特殊寓意。

看整部小說,都是女孩子們、丫鬟們遵從夫人們,對邢王二位正房夫人,當然更是只會恭敬加從命了。但唯獨對同樣是年輕小姐的妙玉,王夫人卻一反常態地命人下帖子請她住進大觀園來,這等於是向我們交代說,妙玉非常非常地清高,她是被賈府鄭重其事地請進來的。

這使我聯想到,黛玉是賈母命人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用轎子抬進賈府的。

這兩位名字帶「玉」的女孩子,作者對她們的角色地位的安排確實很特殊。

暫且這樣回答問題,這裡一是作者要凸顯妙玉的身份極其高貴;二是以此表現出作者對於真實歷史的內心觀照。想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進一步明確的話,需要先領悟到妙玉這個人物角色所包含的寓意。


只是下一個帖子,談不到什麼「屈尊」不「屈尊」的。

元春省親,看到大觀園題詠,用了寶玉所撰。這裡有一段解釋:「賈政世代詩書,來往諸客屏侍座陪者,悉皆才技之流,豈無一名手題撰,竟用小兒一戲之辭苟且搪塞?」賈政有很多清客,但這些不能算數,必須有「名手」,才能符合「世代詩書」的身份,否則就是「暴發新榮之家」了。

同樣的道理。為元春省親而修建的大觀園,不能僅僅是建築,必須有「人」來裝飾。十二個小尼姑、十二個小道姑,就是這樣的裝飾品。但她們只相當於賈政的普通清客。沒有「名手」點綴,還不算完美。

正好這時,聽說了一個讀書仕宦之家的小姐,因病出家,又美貌,又熟悉經文,又深通文墨,基本符合「名手」的條件。

而她現在又正好在京城居住,家母父母都去世,師父也圓寂了,孤身一人,也正需要像賈府這樣的豪門大家作為庇護。這樣一來,就為賈府邀請提供了條件——所以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說:既這樣,我們何不接了他來?」

妙玉所說的「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不過是提條件,為自己成為「名手」增加籌碼,也為以後進入賈府的生活鋪路:進了賈府,我也是被請來的尊貴客人,不是像小尼姑、小道姑、小戲子們那樣、隨時可以轉化為丫環的「下等人」。

賈府為迎接元春的省親,正是窮奢極侈,無所不用其極。一個高貴的、自矜的、並非呼之即來的著名女尼,正好符合他們對「名手」的需要。如果妙玉不是這樣矜持,一叫就來,反而要受賈府的厭棄了呢。

說白了,妙玉的矜持,也正是賈府的需要。賈府下帖子請她,不是為了尊重妙玉,而正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在奢華的省親活動中,再增加奢華的一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