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50年超歐?這基本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東南亞有些不嚴謹,那麼我們給東盟設定一個小目標吧,奮發圖強爭取50年後超過英國。

經濟發展水平不是經濟增速

經濟發展水平指的是經濟結構,經濟規模、經濟增速與經濟前景。雖然可能現在某些數據顯示,東盟十國的經濟增速平均都高於歐盟國家的經濟增速,但是增速不等於經濟規模與經濟實力,一個貧農說自己家庭資產每年增長50%,不等於他超過了一個家庭資產每年只擴張百分之10的土豪地主。基數是根本。

經濟結構方面,東南亞國家除了印馬態越四國之外,基本上沒有工業與重工業可言,鋼鐵是社會建設與經濟發展各方面的必須品,這個數據沒有改觀的話,憑藉農業基礎與農業出口,是很難出現代差式追趕的。當前東盟國家的飛速發展,搭乘的是我國以及日韓產業轉移的虛擬資本紅利,也就是說,諸多中日韓的加工廠選擇搬到印尼泰國和越南,享受勞動力成本的低廉。

社會發展水平,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社會發展水平跟不上,根本無從談經濟發展。舉幾個實例,越南作為東盟中游國家,除了首都河內以及胡志明市以外,其他所謂的城市之中,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仍然是摩托車。

2018年整個東盟的總發電量,差不多是整個歐盟發電量的三分之一。算一筆理想狀態的數字賬,目前東盟十國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的五分之一,3萬億美元左右,而當前歐洲經濟總量略低與中國,12萬億左右。那麼,就算每年歐洲只增長2%,那麼東盟要50年超過歐洲,每年的必須以120%以上的經濟增速發展。這還僅只是理想狀態簡單演算法。起碼這個地球上,不可能有這樣的國家。

最後是經濟前景,當前在美英法等國的右翼浪潮帶領下,世界貿易與變革,呈現以能源礦產為基礎,但製造業回巢的狀態。也就是說,後全球化時代,各國更願意將產業轉移出去的製造業召回,一方面能夠解決內需和就業,另一方面打造品牌核心,通過品牌效應和品牌能力拉到市場份額。

比方說,未來的世界市場上,華為就是中國製造中國出口,蘋果就是美國製造美國出口,索尼就是日本製造日本出口。通過產品自己的價格優勢,技術優勢,質量優勢,品牌文化等等,拉到市場份額。這種趨勢現在已經可見一斑了,比如特朗普就威脅自己的盟友不準買俄羅斯軍火而自己瘋狂兜售;比如特朗普上台就在鋼鋁關稅和進口車方面下手,比如法國近期高調改革和振興自己的軍工產業等等,目的就是讓世界從信息技術與金融時代,重返製造業爭雄競爭時代。

在未來50年製造業稱雄的時代,沒有自主技術自主品牌自主研發的東南亞國家,要想超過歐洲,是不可能的事。


估計很難!但是發展潛力比較好


50年內超過歐洲不太現實,但現在整個東南亞都在極速發展中,東南亞各國已經迎來投資熱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