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神奇飛書》


讀書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作者 / 點叔

來源 /  十點書店


楊絳先生說: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

 

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活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


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另請高明。


閱讀是十點君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5月至今十點君讀了9本書,整理想法後覺得能夠拿出來推薦的有五本。


其中有從棄書單中重新接出來的夥伴,也有相見恨晚的“兒童”讀物,還有每讀必有新收穫的“人生教材”。


溼漉漉的五月,十點君因有它們的陪伴感受到內心的溫暖與充實,也有了不想出門的正當理由。


雖然任何推薦都是是很主觀的私人想法,仍希望這這份認真整理的私人書單會對你有所幫助。



財富自由之路

十點君認爲判斷一本書的好壞,在於它是否有閱讀的價值。

 

年輕時十點君視成功學與雞湯文學爲毒藥,對這種標題的書敬而遠之,想來也是原來學校要求的必讀“xx名牌大學”之類書目留下的陰影。

 

隨着閱歷增長也讓我明白,雖然每個人的成功之路不可複製,但是看待問題的角度成就一個人,因而他們總結的問題可以幫助人們少走彎路。

 

十點君用兩天時間讀完這本《財富自由之路》。

 

雖然書名爲《財富自由之路》,但是如何實現財富自由在本書只是一個引子。


作者認爲“財富自由的本質是時間自由,更是心智的自由。”因此本書主要是作者在分享自己如何“運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李笑來用了50個標題的形式來澄清50個概念,幫助我們解決了50個問題,或者說幫我們改變了50種看法。

 

每一個問題似乎人們都司空見慣,覺得“答案再簡單不過了”,但是作者卻以自己的角度給我們帶來全新的認知。

 

例如,絕大多數人喜歡隨波逐流,遇事希望得到認同再做決定。

 

李笑來總結自己的看法:聽大多數人的話,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終自己做決定。

 

“聽大多數人的話”不是按照他們說的做,是聽聽他們怎麼說,琢磨他們怎麼想。

 

不要追求別人的認可,“證明自己的正確”也不是學習的目標和任務,獨立思考後再做決定纔是明確的選擇。

 

作者在文中提及的問題形成了一個知識體系,所有講的這些都是一環扣一環,而非單一的存在。

 

所以,這本書本身就是他在文中一些理念的“成果”。

 

李笑來相信主動學習的價值,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當一個人靠這樣的理念實現財富自由的時候,帶來的實際震撼遠非道理本身可比。

 

如果你此時正陷入迷茫期無法自拔,不如讀一讀這本《財富的自由之路》,興許會跳出現有的思維,爲日後規劃與現階段所需要的努力開拓新的思路。

 


在中國的屏風上

書讀多了,偶爾就會產生將想法落於筆下的念頭。

 

十點君嘗試寫作,是從對小說劇情不滿意開始的,那時網文剛開始盛行,學校附近的報亭都可以借來印刷簡單粗暴、動輒上千頁的玄幻、修仙小說。

 

趁午睡時間偷摸在課桌下翻幾頁,下午上課時便從閱讀中斷處開始想象後續情節的發展。

 

久而久之,對於不滿意的情節,也會開始自己進行修改再創作。

 

雖然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是寫故事,尤其是創造角色絕非易事。

 

爲了研究人物,我外出時總是會訓練自己如何觀察行人,通過行人的動態分析人物性格,以此嘗試構建人物形象。

 

就在這個時期,十點君遇到了毛姆。

 

毛姆被譽爲“最會講故事的作家”,也是十點君認爲最擅長白描的作家。


他對人性的觀察和批判充滿了誠摯,對人物塑造的把控十分自然,把各色人物的內心世界描繪的淋漓盡致。


《在中國的屏風上》這本書是毛姆在中國旅行時寫下的,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散文或是小說,我們姑且可以將它視爲創作的素材。

 

作爲一個語言不通的遊客,他眼中的中國似是罩着一層薄紗,朦朧卻美好,奇藝又魔幻。

 

“一匹毛色光潔的騾子,拉着一輛北京來的轎車緩緩而行”,對本地人看來無甚新鮮,但在毛姆的遐想中,車中坐的或許是一位飽學之士去拜訪友人,“共同追憶那一去不返的唐宋盛世”。

 

又或是一位歌女去赴宴,“與那些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們雅緻地酬答”,“北京轎車似乎載着所有東方的神祕,消失在漸濃的夜色中”。

 

如此的中國形象顯然並非僅僅是毛姆一時一地所見可構築,而是西方在過往的幾個世紀中對中國的文化想象在毛姆這裏的微妙折射。

 

雖然時代遙遠,但文化的傳承性使毛姆筆下的衆生相仍貼合我們的環境,無形間縮短了我們與毛姆溝通的距離。

 

我們可以從書中窺見毛姆是如何觀察人物的,對於想要嘗試寫作的人來說本書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當我跑步時

我在談些什麼

初把這本書買回來時,十點君剛愛上跑步。

 

在工作充斥日常的空檔,戴上耳機跑步時可以暫且放空自己,脫離腦內雜事,任由天馬行空的想象隨着風鑽進腦袋。

 

因此在書店看到這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抱着期待把它帶回家,結果讀了幾頁便被事情中斷,重新拿起時卻再無閱讀的興致。

 

這本書也一度進入了十點君的棄書單中。

 

也許閱讀真的需要一點耐心,時隔幾年,十點君再把它拿起時,一個下午的時間便讀完了。


村上春樹的小說頹靡憂傷,充滿迷濛和幻象。


十點君本以爲他本人也具有同樣的氣質,結果在書中重新認識了一個自律、專注、嚴格和節制的他。


“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每當村上春樹長跑時,腦海裏就反覆出現這句話。

 

積極地選擇磨難,就是將人生的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村上春樹將這些年來在路上一面奔跑,一面思索的東西集結成書。

 

如果你並未看過村上春樹的其他作品,十點君並不推薦這本作爲他的入門讀物,相比他的暢銷作品,這本隨筆更私人,更瑣碎,是一位作者的自白。

 

書中有時充滿哲理,有時夾雜幾分頑皮,有時候專談跑步,有時候又會突然開始談論別的,比如如何選購一張爵士唱片,比如剃鬚刀哲學。

 

任何一種庸常的生活,如果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就可以點鐵成金,化腐朽爲神奇。

 

如果你對村上春樹略有了解,不如讀讀看,這本書有利於我們瞭解到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村上春樹的創作。

 

也許你在看完這本書後也會愛上跑步,我想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外婆的道歉信

巴克曼是十點君近幾年比較偏愛的一位暢銷書作家。

 

他的語言妙趣橫生,總能敏銳的捕捉到日常的小細節,讓每個人物活起來。

 

無論是《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清單人生》或是這本《外婆的道歉信》,他總是將目光聚焦在“老人”與“小孩”這種邊緣化人物的身上。

 

正是這些平日我們並未過多關注的小細節在他的筆下組成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因此閱讀時總覺得書中的情節似乎此刻就在我們身邊上演。

 

《外婆的道歉信》是一本僞裝成兒童讀物的成人治癒童話,十點君認爲它適合週末的下午一口氣讀完。

 

初讀時覺得自己在看睡前故事,似乎是一個“孩子氣”外婆與一個早熟的小女孩愛莎的與常人不太一樣的日常。


外婆對於七歲的愛莎是超級英雄一般的存在,爲她打跑生活中一切潛在的怪物。


故事在外婆突然去世時發生轉變,外婆留給愛莎一項艱鉅的任務——將道歉信送給她得罪過的九個鄰居。

 

收信人包括一隻愛喫糖果的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和一個酗酒的心理醫生。

 

送信之旅中讀者會發現,外婆講的所有童話其實都是現實生活的投影。

 

如果將書中外婆的話單獨摘錄出來,似乎都帶着濃濃的雞湯味。

 

“好好長大,做個與衆不同的人,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應該不同。好好生活,好好大笑,好好做夢。”

 

然而結合故事,一切又是那麼自然契合。

 

十點君曾想過如果自己兒時讀過這本書,會不會人生變得不太一樣?

 

因此以後也想把它推薦給自己的小孩。

 

“生活是一場偉大的冒險。”而有時候,我們只需要做到鼓足勇氣,直面問題。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很多人覺得如今很多的藝術創作脫離生活,生活中哪有那麼多“勵志”、“逆襲”、“金手指開掛”的戲碼。

 

然而十點君想說,真實故事永遠比小說精彩。

 

當然,真實故事也遠比小說的細節更豐富,曾國藩就是這樣一個傳奇人物。

 

近年來,曾國藩一直活躍在各大書店、成功學書單上,爲無數迷信成功學、渴望通過研習爲官之道改變命運的人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大家學他的“慎獨”、“隱忍”、“內聖外王”、“牙齒打掉和血吞”。

 

然而真實世界並不是做到完美複製一切就能成功的。也許很多人亦步亦趨,除了忍無可忍的怨念,一無所獲。

 

“慎獨”,“隱忍”的背後還有其他無數個努力,以及面臨無數個選擇支撐着。


這本《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就與讀者一起探求不爲人知的那些歷史潛伏層。

 

在作者筆中,曾國藩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家或軍事家、思想家。


他似乎貼近身邊每一個人,出身平平、智商平平、無特殊才華。

 

他是一個普通人,一個生活在塵世中,掙扎、糾結、衝突和矛盾的人,一個既有靈魂又有體溫的人。


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歷史上記下濃厚的一筆。

 

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真正走近曾國藩,認識普通人曾國藩不普通的一生。

 

閱讀是很件私人的事,每個人都應該忠於自身的閱讀品味,堅持閱讀,也會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閱讀體系。

 

就如十點君讀完《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後開始對那個時代產生興趣,由此挖掘出一系列講述同時代的作品,看着滿滿的待看書單,幸福感也隨之而生。

 

讀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讀下去。

 

如果近期你有哪本喜歡的書可以留言告訴十點君。記得寫下推薦理由,我們共同分享閱讀的樂趣。



作者:點叔,本文轉載自公衆號“十點書店”(微信號:sdibooks),讓我們一起構建新生活。轉載請聯繫原公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十點視頻

每天10分鐘,十天陪你聽本書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