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的後期是新興的少數民族大舉南遷,形成中國人口最大一次的順勢移動,對中國江南的社會經濟形成一次提振。而北魏孝文帝元宏是這種現象的倡導者。鮮卑拓拔氏孝文帝把北魏都城從山西平城遷至河南洛陽,加速鮮卑民族和中原漢族的民族融合,是孝文帝改革的重大舉措。

鮮卑族早先生活在東北大興安嶺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東部,齊齊哈爾西北一線。當時的大興安嶺又稱為鮮卑山,鮮卑民族由此得名。鮮卑民族生活曾長期停頓在原始社會,以畜牧射獵為業。生活簡樸,沒有文字。鮮卑後來日漸強盛,主要是調整了民族政策,容納漢族,收容了大批中原人,學習漢語和兵法,逐漸在「五胡」(匈奴、羯族、鮮卑、氐族、羌族)中佔了上風。西晉後期,由鮮卑拓拔氏領軍,向南擴張,屢戰屢勝,佔領河北和山西,386年在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建都,建立北魏政權。平定柔然、夏、北燕、北涼等國,於公元439年統一中國北方。北魏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將西晉八王之亂所帶來的「五胡十六國」國家分裂的局面,合併成一個統一的北方政權。

中國北方政權的統一,客觀形成了一個令人炫目的中國歷史民族大融合的時期。「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於天災人禍,這一時期,北方人口減少近一半,而胡人口則大規模進入北方,填補人口空缺。同時期,中原人口南下,向江南流亡,則帶動江南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不斷發展。這一為期二百年的人口變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也是北方胡漢文化的一次大融合。胡人定居,逐漸漢化。漢民族的旺族也參與胡人政權。漢人與胡人的相互影響,中原人口的南遷,不僅影響了北方,也帶動了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是這個歷史時期顯著的特徵。


簡單來說就是為南方經濟發展補充大量勞動人手;為南方帶進了生產工具和生活經驗;促進了南方的經濟發展。原先南方不適宜的地理環境被人類改造為適合生產的環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糧食一年三熟,桑樹適合生產,絲綢發達,粘土製造瓷器。南方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和大量尚未墾種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樂業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員、士民湧向南方荊湖、兩浙等地,歸於南宋。「中原士民,扶攜南渡,不知幾千萬人」,以至於「建炎(1127-1130)之後,江浙湘湖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到這時,隨著北方大量勞動力和先進墾殖技術的南遷,原先的「蠻荒之地」大都變成了「魚米之鄉」。總之,在風俗習慣上南北方互相融合,北方人口帶來了先進生產力,先進技術,先進文化,北方人口南遷為江南經濟帶來了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加之南方地區的優越環境,促進了江南經濟發展。

主幹上看,北方或者說中原文明的衰敗,總歸是戰亂。歷史上兩次著名的南遷,一是西晉東渡,一是北宋南遷。民生凋敝,文脈南移,北方從宋代以來就再也沒有恢復過來了。其實在北宋時期,司馬光歐陽修他們,對於取仕,就曾經有過南北二路按地區取的爭論,當時北方由於長期戰爭,讀書艱難,出的人才很少,反映出當時南北的經濟文化差異。南遷後更無論了。明代以後,經濟總在兩江,也催生了像吳門、揚州等文學藝術大派,取仕也依然是南方佔優勢,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清代的消亡。南方,如浙江江西安徽湖南一代,宗族觀念比北方強得多。因為古人因科舉而榮顯,因榮顯而修宗祠家譜,是自然之理。農耕時代氏族抱團生存的文明過去了,相對於恢復傳統,更應該看重人們的富足安樂。以後人們精神的重建,會有一個較好的方式的。漢族人口大規模南遷為江南的開發帶來了生力軍,使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國文化第一次移向長江流域,改變了以前重北輕南的文化格局。

中原人群的南遷及對南方的開發過程也是民族融合的過程。北方人是經濟建設的戰鬥機,開發南方,給南方帶去勞動力,先進技術,先進文化,為日後南方經濟的崛起打下基礎 北方,蠻族入侵,在民族鬥爭仇殺中,進行民族融合。從「八王之亂」開始,漢族從中心地區出發,向邊遠地區流亡,而居住在長城以外的少數民族則大量內遷,至北朝時期達到高潮,歷時長達三個世紀之久。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各族人民相互影響,總的發展趨勢是與漢族融化成一體,從而形成了黃河流域各民族的大融合。


江南的發展,是個歷史上歷次民族遷徙分不開的。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周代分封,周公封吳太伯於吳地,這是中央王朝對江南的正式管轄,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先後崛起,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對江南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秦漢帝國,雖然注重黃河流域的發展,但對當時的江南實行郡縣統治,使江南納入中央政府統治之下。江南的發展,開始於五胡亂華,北方豪族的南遷,西晉滅亡,北方士族和北方民族的大量南遷,給南方帶來了農業技術和商業的繁榮,更帶來了先進的文化,使江南還處於游耕狀態的經濟進入穩定的發展。其後,隋代煬帝大運河的開鑿,更激發了江南經濟的迅速發展,宋代,特別是南宋都城南遷,使文化重心南移,南宋以後,江西、福建文化迅速發展,特別是科舉的興盛,使江南成為中國近古時期的文化中心,而江南蠶絲和水稻技術的發展,使江南成為宋代以後中國經濟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後,舉行科舉考試的初期,所取士子多為江南人士,明朝不得不施行南北卷,控制南方士子進入仕途。可以說,江南經濟文化的發展並非一時所興起,於晉代北方士族南遷有關,更與江南地區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江南經濟文化的發展,是中國逐漸進步的典型代表。


北方人又要自我瞎吹,倭化江南了。

中華黃河文明證據在那呢?歷史是要以考古證據說確定的,那些專家們沒證據整天瞎扯,胡吹抬高中原倭化江南諸省,典型的自卑意淫。也怪不了世界學術界會認為;中國華文明是外來西方人傳入的。 世界公認的」中華文明發源地」是」浙江的馬家浜文明」,是」世界二大農耕文明發源地之一」。其後的」良渚文明」有完整的考古證據鏈證明這種文明的傳承!」絲調,茶葉,文字,磁器,青銅器,玉文化,龍文化等等,那個發源在黃河流域了?全在江南!

僅戰國時期吳越國雖小,但經濟並不弱。漢代時,江南的財力幾乎超過中央財稅收入,這時期有大規模的北方士族南遷嗎?


準確說中華大地自有人類以來均在南北交流融合。江南之地發展應當首推東吳,更遠的吳太伯不表。西晉衣冠南渡和北宋南遷最大的意義在於帶去了大量的人口和政治中心南移。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發展,而後才出現了大運河的產生,大運河最大的目的還是在於運送糧食,隋唐時期關中地區供水已不足(原因可參考高曉松、馬伯庸那期曉說),也出現了兩京制,說白了就是運輸成本高於搬家成本,所以武則天時期就開始了定期到洛陽辦公。自唐以後江南的地位已十分突出,人口、物產、經濟包括教育。隨著社會發展,逐步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隨之而來的是東林黨爭(可參考錢謙益系列讀物)。晚清以來,隨著西方工業革命,原本賴以依靠的織造業被西方機器摧毀,清政府財政結構性矛盾不斷加劇,伴隨而來的長江經濟帶土崩瓦解,政治改革裹足不前,最終爆發了武昌起義。民國時期尤其是黃金髮展期,極大的促進了江南發展,日本入侵徹底摧毀了江南經濟社會發展。國共內戰時期,蔣政府守點守線又不自覺地放棄了大批鄉村土地,實際上就是放棄了大量的糧食、棉花等資源,最終通貨膨脹嚴重,軍事政治告急(可參考陳毅上海大戰資本家)。新中國建立後,逐步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長三角的經濟發展飛速發展,自此江南地區進入了新時代。一家之言不一定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