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說不清是何時形成,也分不清具體是指哪裡!不過,它又一直存在於國人的心目當中。

大體來說,我們常規理解中的江南,主要是指北以長江為界,南以甌江為限,中間圍繞著太湖流域的地帶,這裡頭應該還包括了安徽和江西部分靠近江浙的區域。

如果從氣候上來說,人們習慣上以具有黃梅天氣的地域,作為劃分江南範圍的標誌。這是因為江南給人最為鮮明的特徵之一,就是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會有黃梅天氣的出現。

江南給人印象最深的內涵,還是文化意義上的。而文化江南意義上的形成,就不能不起說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戰亂,期間大量的北人南渡,促進了今天江南地塊的繁榮,這也是江南文化的大發展時期。

之後又一個重要的時期,是在隋唐期間,由於京杭大運河的南北貫通,進一步促進了江南經濟文化的發展。隨著運河漕運直抵杭州,大量文人墨客前來江南遊歷,這也就大大豐富了江南這一概念的內涵。

生活似旅行,有緣即同行!更多旅遊資訊或江南遊線路定製,請關注本號:【筆尖上的旅行】,一個致力於讓文字帶上趣味和態度的旅遊創作號!


在眾多唐詩宋詞中,江南是個風景如畫,人美物美的好地方。

千百年來帝王將相一直對江南情有獨鍾,文人墨客更是在江南的輕風細雨,斜柳瓊花,古街老巷,春水蕩漾中流連忘返。

江南,在地理區域中,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域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游水域。

歷朝歷代江南都以才子佳人,富庶水鄉而著稱。

江南的生活定義是以習慣中形成的地域劃分闡述的比較模糊,包含如今的上海,浙江,江蘇,安徽的東南部,以及南太湖流域。

江南即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人文的政治區域,

江南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左傳》,到了漢代江南一詞在人們的概念中更加的寬泛,將長江以北的地區全部包含在內,三國魏晉,江南這個辭彙被江東所代替,唐代時期,江南與繁華緊密相連,而到了明清時期,由於江南地理條件優越,成為全國最富庶的地區。

江南自古盛產詩歌,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富庶奢靡,還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的風情萬種,更有《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的靈秀。

如今的江南在人們的眼中是山清水秀的烏鎮,是濃妝淡抹的西湖,還是亭台榭閣的蘇州,更是東方明珠的申城。


三月的杭州煙雨蒙蒙,我真切領略了煙花三月江南之嬌美。這既體現了這個時節當地煙雨樓台之特色,也使我們趕上了最正宗的江南陽春三月。當地人早已怨聲載道於這濕漉漉,陰沉沉的天氣,但出於來此遊玩心態的我們卻覺得這意境剛剛好。在這個四季分明的地方,每個季節都有令人動心的魅力,而此地將四季之美收歸囊中,難怪人傑地靈。


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指的是江蘇揚州運河邊上的繁華之地。

江南,泛指蘇、杭、贛丶淮、滬大部分地方。

江南,也泛指魚米之鄉、富庶之地丶花紅柳綠丶小橋流水、景色宜人之地。


古代的江南,和現代人所謂的江南,其實是兩個概念。古代的江南,特指就是揚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