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WiFi沒空調卻能嗨8天,全球極客都愛這瘋狂沙漠之旅

來自專欄狂丸29 人贊了文章

什麼活動能讓全世界最潮的科技行業從業者、奇葩、嬉皮士、藝術家從各地趕來,只為聚集到一片沒有WiFi而且40度高溫的沙漠中央?什麼活動能在沙漠中造出一個充滿著科幻色彩的黑石城,卻又在8天之後將其毫不猶豫的一把火燒光?答案是:火人節。

這個節日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的夏至,一個叫拉瑞哈維的人和朋友們在舊金山的貝克海灘聚眾焚燒了一個木製人偶。因為被舊金山的警察驅趕,他們只好轉移到美國內華達州黑石沙漠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如今這個活動被人們譽為現代的文藝復興,在藝術業和科技行業中尤其受到追捧。

2016美國火人節狂歡派對現場_騰訊視頻?

v.qq.com
圖標

這裡的戶外裝置都很打破常規、異想天開、不在乎世俗眼光,再加上與技術結合的特質,格外受到矽谷的科技極客與百萬富翁的歡迎。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Facebook的扎克伯格、亞馬遜的貝索斯等人,都是火人節的常客。

(谷歌第一個Doodle標誌就是火人節)

參加活動的大多數人穿的都很夢幻,能看到各種奇奇怪怪的Cosplay服裝。

在這裡想穿什麼或者不穿什麼都可以,當然即便是天體愛好者也多少會穿一點東西,比如穿雙鞋,因為沙子真的很燙。

(真天體圖?想啥呢不會放的)

然而作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狂丸表示帥哥美女並不是最重要的。真正使火人節充滿吸引力的,是那些讓人頭腦爆炸、天馬行空的科技+藝術結合體。

(腦子已經燒起來了。我也是。)

這裡有各式各樣的藝術體驗——建築、表演、雕塑,大多數看起來都挺朋克。

就連交通工具,也得叫做藝術之車。

每到夜晚或者日出日落,更加美的離奇。

而且這裡和傳統藝術館完全不一樣,所有的裝置都可以用來觸碰、攀爬、互動和玩耍。

每年的火人節都有一個主題,過去幾年分別是貨物崇拜、商旅驛站、鏡子嘉年華、達芬奇工作室、根源儀式。今年活動前幾天剛剛結束,主題來自阿西莫夫的小說及相應改編電影的名字《我,機器人》,簡單說就是人工智慧與人類的關係。下面這個視頻就是會場的一部分。

Burning Man Hyperlapse 2018_騰訊視頻?

v.qq.com
圖標

而今年很受關注的一個作品Orb,是一個外表完全是鏡面的漂浮狀球體。從這個球體的表面可以看到另外一個地球與火人節,科幻感極強。

除了反叛傳統的創意,這個節日里還充滿了互聯網的分享精神。在這座每年只存在8天的城市中,除了冰和咖啡沒有別的東西賣,所有的燃燒者都需要通過分享和贈與的方式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無條件包容、給予、去商品化、自力更生、自我表現、社區貢獻、公民責任、不留痕迹(不留下任何垃圾)、參與、立即性是火人節的十個規則,這些生活信條簡直就是極客們理想的共享社區形態。

(乘坐動力飛翼只需要向飛行員表示感謝)

今年去世的火人節創始人拉瑞哈維曾經這樣解釋這種分享精神:「火人節就好像一個大家庭的野餐,你會在野餐上給自己的家人出售東西嗎?不會,你們分享一切。」

(火人節活動期間營地鳥瞰)

每一年,參與者們還會建造一個寺廟,在那裡為已經逝去的親人、朋友祈禱,把自己的話寫在寺廟的各處。當8天結束,這裡會和其他東西一起,被一把火統統燒掉。

(今年的寺廟,靈感來自銀河系)

是的,不管多麼歡樂的日子都有結束的一天。而黑石市真正的高潮就在結束的時候,象徵火人的那個「人」被點燃,隨著燃燒的噼啪聲化為飄蕩的灰燼,眾人遙舉酒杯歡送消逝的烏托邦,有人擁抱告別,有人留下淚水,有人放心離去,就好像是在一個陌生的地外星球生活了8天。回到現實中再回想8天中的一切,總覺得遙遠而又真實——據說這是每一個極客、潮人、科幻愛好者的終極夢想之旅,你想到這裡放上一把火嗎?

歡迎關注我的原創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

在公眾號後台對話框回復「科學」,可以玩趣味科學答題遊戲;

回復「笑話」,獲取今日份科學趣圖;

回復「教程」,獲取DIY手工繪圖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