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筆記中的甄妃,是《洛神賦》的女神,大才子曹植的夢中情人,比《軍師聯盟》中還傳奇,留下一個千古謎團

上篇我們說了正史中記載的甄妃,今天就來說說野史筆記民間傳說中的甄宓,一位更加傳奇充滿女神氣息的奇女子,比《軍師聯盟》中精彩百倍。

顧愷之《洛神賦圖》 喜歡古代文學的朋友,想必都會驚嘆於《洛神賦》驚世駭俗的華麗文筆,古往今來形容美女的文字可能沒有人能超過曹子建了,「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明眸善睞」「凌波微步」等早已經成為傳世名句。

洛神的容貌描寫: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她體態適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細如束,秀美的頸項露出白皙的皮膚。既不施脂,也不敷粉,髮髻高聳如雲,長眉彎曲細長,紅唇鮮潤,牙齒潔白,一雙善於顧盼的閃亮的眼睛,兩個面顴下甜甜的酒窩。她姿態優雅嫵媚,舉止溫文嫻靜,情態柔美和順,語辭得體可人。

洛神的儀態描寫: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她在水波上行走,羅襪濺起的水沫如同塵埃。她動止沒有規律,像危急又像安閑;進退難以預知,像離開又像回返。她雙目流轉光亮,容顏煥發澤潤,話未出口,卻已氣香如蘭。她的體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飯不思。

民間一直有洛神其實就是甄妃的說法。就像電視劇《軍師聯盟》中一樣,曹植和甄妃可能確實有一段不為正史所記錄的情緣。其實這種傳說可能並非空穴來風,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 《洛神賦》的寫作時間恰恰是公元222年,也就是甄妃被賜死的第二年,曹植因為受封鄄城王來到洛陽,剛剛知道甄妃的死訊。 《洛神賦》原名《感鄄賦》,而在當時「鄄」」甄「兩字相通。若說是感懷封地和出生地鄄城,可是通篇文章和鄄城毫無關係。 文章感情熱烈真摯,世間最極致的語言都用來描寫洛神的美麗,不像是寫給神仙的,更像寫給熱戀對象的。 曹植的《曹子建集》第三卷中,在《洛神賦》之前的是《出婦賦》,描寫的正是女子被丈夫冷落,而按照時間順序,《出婦賦》的寫作時間應該正是在甄妃受曹丕冷落的那段時間。 《感鄄賦》改為《洛神賦》,是曹睿登基後改的,原來的名字沒有問題為什麼要改名字呢? 曹植寫給曹睿的書信里,曾用過「絕纓」的典故。這個典故能隨便用嗎?難道曹植也和春秋時期的唐狡一樣調戲過王的女人? 以曹植的才學,不會亂用典故的。

還有,一直就有一個困擾我多年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史書記載,公元204年八月,曹操攻佔鄴城,曹丕最早這時候才納甄妃。而曹睿的出生年也是公元204年。那麼問題就來了,曹睿的生父到底是袁熙還是曹丕?


《洛神賦》是曹植所有賦當中成就最高的一篇,在這個時期駢賦名家有曹植,王璨,陸機和潘岳等人。曹植有《憂思》《慰子》《出婦》《洛神》諸賦,而已《洛神》最富盛名。

他以對洛神動態美的生動刻畫和作者對洛神可望而不可及的追求,使整篇作品閃耀著一種奇異的光環。在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描寫上受楚辭影響極大,特別是在對洛神的愛戀,形象,人神殊途,以及抒發無限惆悵的描寫上很好的繼承和發揮了楚辭的創作特點。

賦在漢代以後的發展和演變情況來看,分為魏晉,南北朝,唐宋和明清四個時期。魏晉賦的發展明顯的呈現兩種傾勢,在內容方面詠物賦大量出現,大多取材「草區禽族」,而另外一些作品抒情成分增多。在形式方面除個別大賦外,作品普遍篇幅短小,行文活潑,極大程度上擺脫了漢賦堆積名物辭藻的板重陋習。

《洛神》賦極具這個時期駢文發展特色,行文輕快,真情實感,想像力豐富,辭藻華麗而不輕浮,描寫刻畫傳神等等可謂魏晉時期駢賦的巔峰之作。對後世駢文發展影響極大,一直是駢賦抄寫臨摹的榜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