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湛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首發:南方日報)

“廣東地區科技創新型企業衆多,是科創板重要的上市公司庫;一直以來,廣東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培育科創型企業。這是廣東的兩大優勢。”近日,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就科創板話題接受了南方日報記者專訪。

李湛認爲,相比於廣東數量衆多的科創型企業,能利用資本市場的僅有一小部分,大量的科創型企業被排除在資本市場之外。科創板推出以及上市門檻調整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局面。

科創板和創業板

如何錯位競爭

南方日報:科創板和創業板如何錯位競爭,它比新三板有哪些更值得期待的地方?

李湛:與創業板相比,科創板最大的優勢是准入門檻更低,沒有盈利的創新型企業能上科創板,但上不了創業板。當然,創業板也有優勢,就是創業板沒有投資者門檻,而科創板要求投資者有50萬元的資產和2年證券交易經驗,創業板的投資者羣體規模要大於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的估值和流動性好於科創板。對於那些達到創業板上市標準的公司而言,去創業板上市的吸引力更大。因此,科創板和創業板互有優勢,可錯位競爭。

與新三板相比,科創板有兩個值得期待的方面,一是承擔了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任;二是科創板屬於交易所場內市場,定價功能、融資功能完備,對上市企業的服務能力沒有短板。從這兩點來看,科創板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南方日報:您認爲尚未進入穩定盈利階段的科創企業,在上市時應如何進行估值?

李湛:市場化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方向,未穩定盈利的科創板企業的估值也應交由市場來決定,即通過詢價的方式進行定價,讓一級市場投資者判斷科創板企業估值幾何。當然,這一過程中投行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爲科創企業進行預定價,說服市場接受這一定價。監管層需要做好監督工作,避免投行或科創企業通過灰色手段操縱定價,讓市場真正發揮作用。

推動優秀企業上科創板

廣東有兩大優勢

南方日報:在推動優秀企業上科創板方面,廣東有哪些優勢?

李湛:有兩大優勢:一是企業層面,廣東地區科技創新型企業衆多,是科創板重要的上市公司庫。二是政府層面,一直以來廣東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培育科創型企業,也非常重視幫助科創型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落實和科創板的推出,廣東可以更有效發揮上述兩個優勢,在推動資本市場服務創新發展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南方日報:科創板能爲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解決哪些問題?

李湛:可以提高資本市場對科創型企業服務的普惠性。科創型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資本市場可以幫助科創型企業更好的發展,包括提升企業知名度、幫助企業更好進行資本運作。許多廣東的知名企業,如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的發展壯大和其上市公司身份有着密切聯繫。

廣東當前有6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其中還有許多是金融、地產公司,相比於廣東數量衆多的科創型企業,能利用資本市場的僅佔小部分,大量的科創型企業被排除在資本市場之外。科創板的推出以及上市門檻調整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局面,科創型企業上市可以從原來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轉變爲“條條大路通科創板”,有效利用資本市場實現企業擴張和發展,將廣東的高質量發展落至實處。(南方日報記者 張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