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爲糖尿病,爲什麼有的人英年早逝,有的人可以健康活過90歲呢?

作爲一名醫生,對這件事最有發言權,相信你讀完這篇文章會豁然開朗。

請看下邊的案例。

弟弟 VS姐姐

先從姐弟倆的命運說起。

林先生一家有5個人患糖尿病。林先生今年68歲,糖尿病史13年。姐姐的發病情況與他相似。

前幾天,林先生到我的門診複查,面有戚色。聊天中得知,他剛從姐姐的葬禮上回來,姐姐因爲糖尿病腎病終末期,腎功能衰竭離開了這個世界。

而林先生每年例行檢查,雖然肌酐升高,但多年保持穩定。

同樣是糖尿病,爲什麼姐弟倆的差別這麼大呢?

果真是林先生命比他的姐姐好,同病不同命嗎?

其實,不是!

我們來了解一下林先生的診治過程。

因血糖控制不佳,而且肌酐偏高,林先生於2014年到我院就診,當時空腹血糖在10mmol/L左右。

在門診與我溝通後,林先生決定密切配合醫生,自律生活,規範治療。表現在:

1.定期到內分泌科就診

從2014年到2019年,一直堅持在我們科規律就診。

2.嚴格飲食控制

由於林先生的胰島功能較弱,稍微吃一點兒“帶甜”的食物,血糖就會飛昇。

因此他毅然更改了自己多年來喜吃甜食的習慣——這真的很不容易!

3.堅持規律運動

林先生對我說,如果下雨了,他也會打傘出去運動,堅持達到每天的運動量。

4.堅持規範監測血糖

應用胰島素的患者,需要強化血糖監測。

在醫生的指導下,林先生開始學習自我血糖監測,並能根據血糖值進行相應的處理。

近半年內,自測餐前血糖在5-8mmol/L,餐後血糖在8-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在6.5%~7.0%,沒有發生顯著的低血糖。

5.堅持規範用藥

林先生目前一直在應用預混胰島素+伏格列波糖+瑞格列奈聯合降糖。

應用預混胰島素,對糖友的自我管理水平要求很高。

而林先生已經學會根據自己的血糖與飲食情況,適當調整胰島素用量,保證血糖平穩。應該說是一位非常優秀的糖尿病病友!

在這5年的時間裏,林先生的肌酐沒有進一步上升,腎小球濾過率保持相對穩定,身體其他器官的檢查也未見明顯異常。

而他的姐姐則恰恰相反。

在與林先生的聊天中得知,他的姐姐不重視糖尿病,對飲食並沒有嚴格控制,而且用藥方面往往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實在不舒服了纔去醫院看病。

可見,同病不同命的原因在於“對待糖尿病的態度”。

你認真對待糖尿病,就一定能戰勝它;而如果你忽視糖尿病,它一定會懲罰你。

1型糖尿病 VS 2型糖尿病

1.詹女士,29歲,1型糖尿病十餘年

從青少年時期發現1型糖尿病,應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

學會嫺熟地掌握胰島素泵的應用方法,血糖控制非常平穩。

定期複查糖化血紅蛋白在5.0%~6.0%之間。每年體檢一次,沒有任何併發症或合併症。

順利工作、安全受孕並於2018年成功分娩寶寶。

2.李先生,31歲,糖尿病史3年

3年前在我科就診,予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理想。

近1年自行停藥,不聽愛人勸阻,平時未控制飲食,吸菸飲酒,較少鍛鍊。

本次因身體不適,愛人帶着他到我院複查,結果如下:

從病程上看,詹女士比李先生的病程更長。

從病情上看,1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細胞破壞更嚴重,需要依賴外源性胰島素,因此詹女士的治療顯然比李先生更困難。

但是從檢查情況來看,截然相反。病情重的控制理想,病情輕的反而一塌糊塗。

同病不同命,這是因爲詹女士選擇了積極對待糖尿病的態度,而李先生則選擇了躲避與無視的態度。

因此,態度決定一切。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事實上,糖尿病並不是什麼絕症,以目前的醫療水平,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爲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血糖控制不好,導致出現併發症,“同病不同命”呢?

關鍵原因就在於是否積極面對糖尿病,是否科學治療糖尿病。

希望廣大糖尿病病友:自己重視糖尿病,要肯學習,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糖尿病管理實踐中。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化知識爲力量”,綜合控制達標,走健康人生之路。

你的態度,決定你的命運!

作者:林憶陽 解放軍900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博士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號:林博講糖(lbjt1114)

《糖尿病之友》雜誌社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