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

本文系騰訊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撰文/趙立波

1933年3月4日,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美國第32屆總統。並破天荒地成了美國連任四屆並在總統位置上逝世的一位。就任總統時,美國正陷入了一場有史以來的最大經濟危機。羅斯福就任後推出一套影響深遠的新政,使美國不僅快速擺脫困境,也未在二戰中發揮重大作用提供了堅實的財力支撐。

羅斯福的青年照片

當時見過羅斯福的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對此形容說:“這人渾身是勁,他智力超羣卻又難以捉摸,可是說幹就幹,厲害得很。”時光跨越到今天,美國著名的政治家對於美國人的當下仍然具有某些啓示性。羅斯福成爲總統的那一刻正是美國最大規模金融危機的前夕,是真正考驗他執政能力的關鍵時刻。正如羅斯福在其就職演講中說:“這個國家要求的是行動,而且是立刻行動。”

羅斯福的新政給美國帶來了什麼?他的就任首要任務是帶領美國人民克服恐懼,坦言不敢失敗,否則將是美國的末代總統。

羅斯福在首次就職時,在其獨具特色的就職演說中說出了一句頗具哲理的話:“首先讓我明確地說,我堅決相信,我們唯一引爲恐懼的是恐懼本身。”

在他發表就職演說的大背景下,美國正發生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大蕭條危機,整個美國都陷入到空前的動盪、焦慮和恐懼之中。當羅斯福當選美國32任總統後,朋友們對他說,如果他成功,將成爲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但若失敗,則是最糟糕的總統。對此,羅斯福則更爲坦誠地說:“如果我失敗,我就是美國的末代總統了。”可見當時的形勢是相當嚴峻。爲了應對前所未有的大衰退,羅斯福在就職以後,立即接二連三地開始了“旋風式”的“新政”運動。他主張組織進步和高效的政府,解決工農業、財政、稅率和社會矛盾,改善公民的生活狀況,合理保護和使用自然資源。此前自由經濟制度雖然給美國帶來經濟繁榮,但當這種模式的經濟運行到一定程度時,其矛盾的併發症也將集中爆發,由此也導致了美國最大的危機。

美國大蕭條

羅斯福的“新政”主要是由兩個“百日新政”構成。第一個“百日”是1933年3月9日到6月中旬,主要在於復興金融體系穩定,協調市場運行。第二個“百日”在兩年後的五月,主要目的是改革,實現大幅度就業,緩衝階級矛盾,改革稅收,不斷擴大福利人羣。從《緊急銀行法》到《全國工業復興法》短短一百天,羅斯福發表了十次重要演說,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如同一臺高度旋轉的機器,甚至在後來,他的雙腿發生病變,只能做在輪椅上開展工作,這種精神也影響了他的施政團隊,讓羅斯福新政以最短的時間產生了最大的收效,以此遏制住了經濟衰頹,並將其整體國力推向了新的水平,爲此後的二戰中發揮重大作用提供了堅實基礎。

珍珠港事件前後,由此讓他成了決戰二戰的關鍵性人物,二戰勝利後,羅斯福在國際地位中聲望如日中天。

1937年七月,羅斯福第二次任期開始不久,日本發動對中國的全面進攻,目的是獨佔中國。此時的羅斯福新政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羅斯福的注意力開始轉向更多的外交事務,日本的不斷狂妄已經走入羅斯福的視野。

早在第一次大戰期間他擔任海軍助理部長時,就已經預判與日本的戰爭不可避免。日本於1939年對我國發動侵略後,羅斯福就以更加警惕的心情注視着日本對美國利益構成的威脅。在1933年就任總統後,在第二次內閣會議上,又談到了美日發生戰爭的可能性。《警告和決策》此後他任用對日強硬鷹派汀生和諾克斯入閣,分別擔任陸軍部長和海軍部長。隨着雙方局勢不斷惡化,羅斯福在1940年的內閣會議上,嚴重地談到了德、意、日三國公約簽訂後和美國面臨的局勢。當時,羅斯福說:“要做點實際的事,讓日本明白我們是認真的,我們一點也不怕它。”《 羅斯福與1941年的戰爭來臨》

此後雙方果然爆發了“珍珠港事件”,直到1946年,戰犯東條英機在接受預審時,美國審判官問他:“日本襲擊珍珠港是在致送宣戰照會之前,這不是戰爭,而是謀殺,你同意不同意?”東條回答:“不,我不同意,我認爲這是面臨挑戰時的合法自衛”;至於宣戰照會沒有在炸彈落下前送達美方,東條說這是日本人犯的“一個誠實的錯誤”《東條和來臨的戰爭》

東條英機

不管雙方如何爭論這場性質,對於珍珠港事件的爆發,以美國全面參戰,標誌着二戰進入了新的水平和逆轉。而羅斯福對於決勝二戰的終極有着功不可沒的決斷。斯大林曾經指出:羅斯福“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毫無疑問,在現代資本主義的一切首腦中,羅斯福是一個最有才能的人物。”《斯大林選集下卷》此前,蘇德戰爭爆發之後,羅斯福譴責德國侵略,宣佈美國將援助蘇聯,不久,與丘吉爾在紐芬蘭舉行會談並發表《大西洋憲章》。1942年,在羅斯福的倡導下,與英、蘇、中等26個國家代表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共同宣言》,爲全面贏得二戰勝利作出了突出貢獻。

二戰三巨頭

1944年11月17日,羅斯福再次以53%的得票率第四次當選爲美國總統。1945年2月4日至1945年2月11日,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克里米亞半島舉行雅爾塔會議。會議主要討論戰後德國的處置、波蘭、東歐政府、聯合國、蘇聯對日作戰等問題。會議重申納粹德國必須無條件投降。在這一任期裏,羅斯福只擔任了73天職務就在佐治亞州與世長辭了。這樣,富蘭克林·羅斯福一連任了四屆,12年又39天的總統,是第一位任期超過兩屆,打破華盛頓先例的總統。

輪椅上的羅斯福

在羅斯福任期內美國經歷了20世紀的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羅斯福上任後推行新政幫助美國經濟走向復興。二戰期間推動美國支持並加入同盟國陣營,對塑造戰後世界秩序發揮了關鍵作用,他的影響力在雅爾塔會議及聯合國的成立中尤其明顯。因此他被學者評爲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同華盛頓和林肯齊名,對美國曆史和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羅斯福也成了美國一張特殊的名片,在人類歷史上寫下了厚重的一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