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是誰的兒子?

陝西武功先周鄭家坡遺址證明,周人4500年前就生息在關中平原。現在考古界認為,陶寺遺址是帝堯的都城,陶寺遺址上限4300年,而按歷史記載堯棄契都是帝嚳之子,那麼帝嚳最少是4500年以前的人,也就是說帝嚳200歲時,才生下了堯棄契。請問世間有這種可能嗎?!

現在學術界都認為,周人起源於西部,屬於華夏部族,對應考古上是仰韶文化。商契屬於東部東夷部族,對應的是大汶口龍山文化。作為傳說的帝嚳,一般認為是東夷人,(帝嚳是濮陽人,屬東夷),他怎麼可能是姬棄的父親?假如帝嚳是西方華夏部落,他又怎麼可能是商契的父親呢?所以說周人的始祖不可能是帝嚳!

個別人抱著河南中心說,認為中國的歷史源於河南,是錯誤的。仰韶文化發源於關中,東夷文化發源於山東。黃河流域仰韶、東夷兩大文化的發源地都不在河南。商周,周源自西部,殷商源自東部,河南是兩大部族匯聚爭奪的地方,而不是發源地!


語文課代表,為您解答,供您參考。

周王朝有兩個國都,一個是周王室龍興之地鎬京,一個是東邊的成周洛邑。周武王取代殷商建立周王朝,腳跟還未站穩就有了在洛邑營建新都的計劃。周王朝剛剛立國,天下未穩,周武王為何要急於建造新都呢?

一、後遺症

(周武王)

武王伐紂,周王朝立國,但是殷商卻並未徹底消滅。商朝的殘餘力量依然可以對周王室帶來致命打擊。特別是紂王的兒子武庚,手裡掌握著商朝的殘餘勢力,一直在東方蠢蠢欲動,伺機翻盤。

(周公)

周王朝東邊的淮夷部落一直不服周王室的統治。周圍的戎狄又趁機侵佔周王朝的土地。在此危局這下,周武王不得不拉攏殷商殘餘勢力。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為殷侯,讓他繼續管理殷商遺民。並在他們周圍分封了三個國家,讓自己的三個弟弟來監視殷商遺民,也就是蔡叔度、管叔鮮、霍叔處,防止武庚有不臣之心。

三、三監之亂

武王早已有了在洛邑營建新都的想法,也是不得已的辦法。要想更好的維護周王朝的統治,需要把國家的中央權力機構放在中部,這樣才能輻射周邊,震懾東夷、殷商殘餘勢力。

(蔡叔度雕像)

但武王在推翻商朝後不久就去世了。營建新都的想法成了遺願。武王死後周公輔政,周公大權在握,讓監管殷商殘餘勢力的武王的弟弟蔡叔度、管叔鮮、霍叔處不服。他們在武庚的慫恿下,聯合起來發動了叛亂,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讓周公還政於周成王。

(武庚,影視動漫形象)

三監之亂爆發。這次叛亂讓剛立國不久的周王朝有了滅頂的危機,同時也給周公敲響了警鐘,讓他知道鎬京距離王朝的東方太遠了,中央根本無法有效的控制,在洛邑營建東都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局面了。

三、洛邑新都

周公親帥大軍平定了三監之亂。隨後周公馬上投入洛邑的新都建設,這也是周武王的遺願。

洛邑是重要的戰略要地,它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羣山環抱易守難攻,東有虎牢關險地,西有函谷關。最重要的是從洛邑可以沿著河流直達殷商遺民之地,能最快派軍平定殷商反叛,並且沿著洛水可以直達齊國和魯國,加強戰略同盟。南方又可以可直達徐夷和淮夷,可以防止蠻夷部落的叛亂。從各種戰略上來看,洛邑的位置要好於鎬京,洛邑被看做是天下的中心位置,確實是周王室定都的好地方。

洛邑新都建成後,周公請周成王移居洛邑,在洛邑處理政務。但周成王考慮到殷商故地的民心不穩,百姓仍然懷有二心。周公逼迫殷商遺民中的上層人員遷徙到洛邑,並且駐紮由周王室直接控制的周八師來震懾殷商遺民。周八師每師兩千五百人,共兩萬兵力,讓殷商殘餘勢力膽寒。

四、回故鄉?

帝嚳,名俊,生於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黃帝的曾孫。帝嚳長子后稷,次子契、三子堯。長子后稷是周王朝的先祖,后稷的後人後來建立的周王朝。而次子契卻是商朝的先祖,堯的後人後來建立商朝。商、周原本是一家子人。

后稷,名棄,生於稷山,今山西運城稷山縣,帝嚳長子。后稷並不是出生於洛邑而是在西部。后稷的後代分別是:不窋、鞠、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周太王姬亶、周王季姬歷、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

經過了十幾代人時間的變遷,滄海桑田,不知道周武王是否還知道他的先祖帝嚳的出生地。我們如今所能知道的,關於后稷的後人,順序、名字也只是根據歷史文獻的零星記載、考古研究推測等得到的。至於周武王在洛邑營建新都,是想回到故鄉還是迫於當時周王朝的局勢,我們就更不得而知了。但我們前面的分析,更傾向於是迫於局勢。


姜源踐巨人足在陝西武功生后稷,也就是周祖,和洛陽有個屁關係!河南人別東拉西扯搶歷史和名人了,不要臉!


后稷是姜嫄的兒子,傳說姜嫄外出踩了巨人的腳印而懷孕,生下兒子,取名「棄」,長大後與鳥曾莊稼親近,教民嫁接,有功,被黃帝封為農官,封在邰地(原為陝西省鹹陽市武功縣,今為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後人稱后稷,稷指莊稼,後是古時對人的尊稱,後來成為官名。

后稷的母親踩巨人的腳印而生棄,說明在遠古時期是母系氏族社會,人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那來的后稷的父親一說。


除了意淫,還能做什麼,西周之前沒文字記載,拿啥證明。搞了這麼多年,一個夏,專家到現在都一臉悶逼,拿不出證據證明,還扯三皇五帝。


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建都平原地區的洛陽開封等地,等於等死。西晉建都洛陽,北宋建都開封,都因為一馬平川被滅國逃到南京了。反觀秦,西漢。六國不得攻秦。西漢八王之亂都沒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要集結軍隊攻打長安太難了。商朝夏朝的國是分封制,那時候也沒有陳勝吳廣,大家不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所以定都河南可以那麼多年。你看朝歌也很容易就被滅了,西岐在陝西就不容易攻破。自秦以後,定都洛陽開封等平原的王朝都是傻逼之舉。北宋為了保護開封,養了八十萬禁軍也擋不住別人一馬平川。河南在冷兵器時代根本不適合做大一統王朝的首都。


周武王建都在現在的西安也是他出生和長大的地方建在洛陽的是他的後代周平王因為都城被破壞沒辦法才遷都於洛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