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ygge day /

小時候,一個新鉛筆盒代表新學期的開始;而現在,一件設計傢俱,代表的是我們人生下一階段的開始。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越過“基本需求”的起跑線,以前在商店櫥窗閃閃發光的一盞燈,現在可以變成下班後照亮疲憊的心靈支柱。

尤其懂得照顧人的丹麥設計,是入門的不二選擇。將滿十歲的設計品牌&Tradition,正好和你一起翻開生活的新篇章。

最近在設計上海,VOICER和&Tradition創始人Martin Kornbek Hansen碰了面,一起聊聊“人生第一件設計品”和“不一樣的丹麥設計”。

藏在丹麥花園裏的設計品牌

&Tradition的名字頗有巧思——不乖乖用and,而是用符號&取代,承襲傳統,又多一分玩味。這個品牌認爲,藝術品不是提升空間氣質的唯一方式——“我們渴望被所愛之物包圍,收藏有意義的物件、和靈魂共振的設計、反映我們不同個性的作品。”

如果這樣抽象的氣質有了實體,那一定是他們的showroom——坐落在哥本哈根歷史最爲古老的國王花園,充分運用排列組合的藝術,讓每個角落都有油畫般的韻律,復古而趣致。

除了showroom外,還有一間畫廊和一個庭院咖啡廳,簡直是收藏家的樂園。這個選址別具意義,在傳統之上開天闢地,用新的眼光重新佈局,恰恰是&Tradition的精神所在。

&Tradition追求不過時的設計和品質,奇妙的是,無論1930年代的經典還是今年的新作,擺在一起全然沒有違和感,80歲的燈和今年新出爐的椅子,一樣可以做朋友。

設計趨勢總是多變的,日日使用的物品不必擔心被時代拋棄,可以長長久久地和人舒服作伴,是至關重要的。他們的產品無論是運用最新研發的工藝,還是不斷進化的傳統工藝,都維持着同等的質感。

這和Martin的喜好不無關係,他收藏的第一件傢俱,是一張舊舊的丹麥神臺,“我很喜歡vintage,有歷史感的東西。”而他的下一件收藏,或許又是一件藝術品。

&Tradition代表作速速入門

LITTLE PETRA

by Viggo Boesen (1983)

Little Petra是丹麥建築師Viggo Boesen爲數不多的傢俱設計,個頭小巧,懷抱大大,無論坐着躺着都照顧到舒適度。

&Tradition重新推出這件經典之作,爲了尊重設計師對天然材料的熱愛,椅腿沿用橡木或胡桃木製作,搭配溫暖柔軟的羊毛,怪不得人見人愛。

BELLEVUE

by Arne Jacobsen (1929)

Bellevue是丹麥建築師Arne Jacobsen設計的第一款燈具,他的現代主義主張在這盞燈上得到滿分體現。

天鵝頸線條簡單優雅,卻不失細節,燈柱從圓滑到彈簧擁有不同質感,45度切口的燈罩最大限度滿足人的需要。&Tradition爲這款大師設計重新提供了落地燈、檯燈和壁燈三個選擇。

FLOWERPOT

by Verner Panton (1969)

寓意愛與和平的Flowerpot,誕生在美國反戰運動Flower Power風行的年代,丹麥設計師VernerPanton用兩個半圓的球體捕捉到時代思潮。

像是花盆中的花苞,又像等待變革的天體。聽Martin說,作爲品牌最早推出的產品之一,Flowerpot是&Tradition最受好評、最有代表性的產品。

PALETTE

by Jaime Hayon (2015)

以Alexander Calder的動態雕塑爲靈感,西班牙設計師Jaime Hayon設計出玩心大發的Palette系列。

如調色盤般,不同的形狀、尺寸、色彩和材質組合,高高低低交錯盤旋,支持多任務靈活工作。Martin說,“這套茶几就是我理想中的有趣設計。”

不只是另一個“丹麥設計”

“品質,選材,簡潔。”Martin用三個詞輕鬆概括出他從小耳濡目染的北歐設計。

父親已經擁有一家設計公司,他爲什麼另闢蹊徑創立新品牌?&Tradition和其他北歐設計有什麼不一樣?一個丹麥品牌爲什麼找國外設計師合作?還有入荷設計品的行家貼士……VOICER獨家對話,馬上公開!

Q & A | VOICER 對話 Martin

&Tradition創始人Martin Kornbek Hansen,photo via FvF

Q:Hi Martin!先聊聊你對設計最初的記憶吧?

A:我最早認識的是Flowerpot。在斯堪的納維亞,很多家庭都會有舊的設計師作品,小時候我們家有很多Flowerpot,它一直陪伴我成長。

Q:對你來說,好的設計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

A:我認爲首先是能吸引你、你喜歡的,但是要花點心思才能發現它的好。在一個設計上,既能看到過去的根基,又能挑起新鮮感。

Q:&Tradition在哥本哈根的showroom就像一個收藏家的房子,你自己的房子也是那樣嗎?

A:是的,那是我的風格。我喜歡混搭在古董商店中發現的vintage產品和新產品,還有很多我在旅行途中收集的紀念品,是這些東西讓我家有了我的個性。

Q:你家有沒有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單品?

A:嗯……可能是一塊被鯊魚咬成兩半的衝浪板吧。(你在哪找到的?)澳大利亞,是我17歲和朋友去旅行的時候發現的,我一直保存着。猜不到吧,並不是一件設計品。

photo via FvF

Q:你父親已經有一個厲害的設計公司MENU,你爲什麼還要創立自己的品牌呢?

A: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對設計有巨大的熱情,我覺得設計很有意思;二是可以和設計師合作,我喜歡和別人一起工作,所以我希望可以創造一個屬於我的公司,看看我們怎麼才能創造一個成功的品牌,這兩個原因結合起來就是我的動力來源。

photo via FvF

Q:開發一件產品的時,你最關心的是什麼?

A:品質。我認爲選材很關鍵,材料本身要好。例如我們處理木材的方式,有些產品會爲了看上去更漂亮而上漆,但我們不喜歡這麼做,我擔心這樣會失去木材原始的味道。你要和這些產品一起生活,應該和它天然的狀態相處。

Q:現在北歐設計這麼流行,&Tradition要如何脫穎而出?

A:我認爲很特別的一點是,我們合作的設計師不一定是北歐的設計師。因爲我們從小在斯堪的納維亞長大,北歐的設計觀念是深入我們骨子的,我覺得反而跟來自中國、日本或西班牙的設計師合作是很有趣的事情,讓不同的文化彼此作用。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北歐設計應該要比從前更加開放,這是我們想挑戰的,也是我們跟上時代的做法。

Q:不過這些設計師都有很強的個人風格,要怎麼把他們的不同風格融進一個品牌?

A:就像&Tradition的名字一樣,結合傳統和創新。每當我和新的設計師合作的時候,我都會告訴對方,我們品牌的哲學是什麼,是建立在我從小了解的丹麥、斯堪的納維亞的傳統之上,而我們的傳統離不開材料的選擇和簡約的設計。

我們會和設計師一起從過去的檔案找靈感,設計師將過去的東西融入當代的語境,對傳統進行新的詮釋。我們的產品是&Tradition和設計師的結晶,這是把系列做有趣的關鍵。所以,儘管品牌會開發新的產品,但還是可以守護清晰的DNA。

Q:你是怎麼選擇合作設計師的?一般是從設計師還是從產品入手?

A:現在越來越多是從產品入手,反過來說,正因爲我想和喜歡的設計師合作纔會這麼做。我們最初是從設計師入手,和設計師交朋友非常重要。只有完全地尊重彼此,設計師和品牌之間有化學效應,才能誕生好的產品。

Q:品牌成立將近十年,你覺得它已經實現你的初衷了嗎?

A:不,這是要用一輩子去做的事情。我希望&Tradition不會是在我這一代就能完成的事業,甚至在我有生之年它都不要實現。我認爲目標始終是在不斷更新的,儘管我們已經達成了一些目標,但總有新的願望、新的夢想出現。做這件事一定要有期待,所以我寧願永遠不要達到目標。

Q:你對未來的設計趨勢有什麼看法?

A:就整個行業來說,設計趨勢變得很快,因爲隨時隨地都有新的事情發生。我覺得買傢俱的時候追隨流行是很不理性的,你可能五年之後就不喜歡了。我想這種風氣終究會消停,因爲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品質的重要性,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當然設計本身不能過時,這也是爲什麼更多的人開始追求簡單、耐用的產品。

Q:&Tradition會怎麼應對?

A:&Tradition不是要跟隨趨勢,而是要創造趨勢。因爲市場有一種習慣,什麼東西都要新的新的新的,這確實很有挑戰性,但在我們的信念裏這是不對的。

Q:如果遇到第一次購買設計師作品的人,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A:第一次買的話,我會建議選擇一件對你家有價值的、幾乎每天都用得到的東西。因此,再次強調品質和材料很重要,我們當然希望我們買的第一件設計品是能用很久的,不容易被取代,甚至可以留給下一代,對我來說,這纔是值得購買的產品。

Q:回到哥本哈根,你會去哪兒放鬆、找靈感?

A:我家,哈哈,說我家行嗎?找靈感的話我喜歡去博物館,例如路易斯安娜博物館,就是我放鬆的好去處,有藝術有大自然,美麗、安靜,另外森林也不錯。

丹麥的奇妙自然,誕生了有趣的人和生活方式,而在這樣的生活方式中,設計和藝術,始終是最滋養人的部分。

最終,微妙平衡需求和創造力的丹麥靈魂,落到了一盞陪你不眠的燈、一張無限包容你的沙發上。畢竟,結束終日的努力和奔波,最幸福不過是被燈暖暖照亮、在沙發上安心坐下的一瞬。

你呢,想好送自己什麼“新生活的禮物”了嗎?

撰文 - Nikki

攝影 - &Tradition

Presented b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