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生活 练习千遍不厌倦

心路基金会成立31年来,服务3万多名身心障碍者,在他们0到60岁的不同阶段提供专业支持,需要长时间的服务投入,才能看见改变。然而因大环境不景气,捐款每况愈下,今年截至九月尚有4千万元的经费缺口,部分服务面临能否续办的紧要关头,急需捐款支持。为了让社会大众更了解障碍者多元的生命历程,心路特别邀请艺人杨谨华在宣传影片《上课啰!》中扮演教保员、就服员,呈现专业服务人员支持障碍者上音乐治疗课、感官课,以及喂饭、练习走路、做凤梨酥、体适能练习等服务的日常。

 

两天的拍摄中,杨谨华深受障碍者单纯而热情的生活态度感染,他们专注于当下,即使已做过上千遍、上百遍,他们仍继续投入,「我的目光一直在他们身上,都忘了有摄影机的存在。」杨谨华发现,障碍者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尽管要比别人多努力好几倍,但在坚持到底及他人的协助下,他们学会走路、说话,做好一份工作,拥有自己的专长,能快乐生活。出道多年来,杨谨华曾经历一些不容易的时刻,她都会对自己精神喊话:「你是可以做到的!」她希望这影片带来正向的影响力,让社会大众为这群障碍者加油打气,也为同样认真生活的自己喝采。

 

【捐款】岁末募款_pic1小朋友.JPG

从机构到职场 障碍不设限

今年36岁的阿钧是极重度心智障碍者,10年前他来到心路,接受金龙发展中心的全日型照护服务。阿钧过去的生活较单调,到了中心有年纪相仿的同侪,累积多元的生活经验、培养生活自理的能力。

 

阿钧不善沟通,在教保员的支持下逐渐会自我表达,并发现阿钧渴望在外租屋,过更独立自主的生活。2012年心路机动工作队开出庇护职缺,教保员观察他5年多来,清扫技能持续提升,安排他接受评估、见习。6个月后,阿钧顺利成为庇护员工,体耐力、情绪EQ受到就服员的肯定。机动工作队主任张宜勋说,认识障碍者不是看他的障别,而是了解他的特质、能力,进而协助他发挥最大的可能。

 

如今阿钧平日做公车清扫的工作,假日与同事们到心路篮球社打球纾压,偶尔相约看电影,他也参与志工活动,维护社区环境、回金龙中心协助障碍者外出等,从做中学,阿钧与自立生活的目标越来越接近。

【捐款】岁末募款_pic3认真工作.jpg

心路执行长张玲说,在障碍者的一生中,比一般人要面对更多的困难与挑战,但在长时间的陪伴、切合需求的协助中,他们都能成为懂生活的「职人」。有一位障碍者过60岁生日,她在心路20多年,在专业的支持服务下,她仍能照顾别人、做到许多的事。今年渐入尾声,心路每天不能间断的服务,需要社会大众捐款支持,捐款满1,500元送台湾设计师印花布品牌「印花乐」花样文具组,欢迎您立即响应! 心路基金会岁末募款专案:http://bit.ly/2RbjC3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