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雜劇《西遊記平話》當中有一段,豬八戒和孫悟空還有二郎神大戰,孫悟空和二郎神不敵,偷偷放出哮天犬偷襲才獲得了勝利,我們真的想不到《西遊記》當中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在《西遊記平話》中這麼威猛。

既然說到了元代的《西遊記平話》,那麼我們先來說說豬八戒這個角色的由來吧。豬八戒是來源於元雜劇《西遊記平話》中的角色,那麼他的原型是什麼呢?我們都熟知,豬八戒在《西遊記》當中前世是天蓬元帥,但是在《西遊記平話》當中的前世是什麼呢?是摩利支天御車將軍,御車將軍我們大概能夠理解,那麼摩利支天是什麼呢?

摩利支女神為佛教護法菩薩,在藏地被稱為「光明天母」,據說念她名字,水火不侵,毒藥不能害,還可以隱身和變形,這些能力和孫悟空豬八戒也有些相似啊。在一些宗教壁畫上,摩利支女神要麼坐在金豬上,要麼坐在七頭金豬拉的車上。

唐三藏法師玄奘所譯的《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裡頭則說摩利支天手下的金豬,是她的御士,守護人們,在敦煌的幢幡中,有豬頭人身的半豬人形象的出現,摩利支天號稱能護佑武人百戰百勝,摩利支菩薩手下的御士也被吸收改造。這個應該就是豬八戒的原型了,所以說是戰神的御下了,本身就代表著戰鬥的力量。

摩利支菩薩是屬於密宗是信仰,今天蒙古人的絕大多數都是信奉密宗的。元代的時候蒙元貴族之間流行的也是藏密。也就是說摩利支菩薩是當初的主要信仰之一,豬八戒在當時也是有背景的。而到了明朝時期,藏密衰微退守藏地,摩利支天御車將軍的名號也被換成了天蓬元帥,豬八戒的靠山也沒了,要慫了。

此外呢,在元雜劇《西遊記平話》中的主角是唐僧,可是唐僧不會武功,於是給他安排了保鏢,豬八戒和孫悟空是平等的,一號大手二號打手的區別,當然不會偏愛孫悟空。但是到了明代的《西遊記》不一樣啊,主角是孫悟空啊,當然要讓孫悟空更突出一些了,就像你去改編一本書一樣,我自己重新寫,我把原來的男二或者男三拉出來加強,其他的削弱,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第一,天蓬元帥在孫悟空大鬧天宮被佛祖鎮壓後大放異彩。卻誤中奸計導致二鬧天宮後被驅逐下界,在下界後能力產生了分流,導致了不復當年之勇的情況。

第二,即便是能力分流的狀態仍然可以和孫悟空打一宿,書中有記載。

第三,成為妖體後對於原有神通三十六變有壓制,但是輸在做為豬本體的體質體力問題。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第四,即便是這樣,仍然吊打牛魔王,只是不願意多出手了。


因為朱元璋?姓朱……所以……元朝時豬八戒最厲害啊!!!不然咋滅的元!?


豬八戒本身就比較懶惰,他在取經路上慫也許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他本領確實不大,他獨佔孫悟空和二郎神不是也沒有打過他們嘛!


可能投胎豬身,性格變了吧,畢竟披著什麼皮,就會變成什麼人


八戒的經歷,就像一個大型國企的中層幹部,一個重要部門的負責人。因為一些事情被貶到基層,甚至是貶到一個編製外的單位當一個普通員工。他沒有了自己原來的人脈,沒有資源,沒有權利。八戒從天庭的天蓬元帥貶到取經隊伍里牽馬和這一樣的。人在不同的崗位,他的能量是不同的。在天上,身披金甲,手持金耙,手下百萬天兵,一呼百應,天時地利人和,何等威風意氣風發,自然戰力驚人。取經隊伍里,一個馬夫,或者一個腳夫,牽馬挑擔。想有多大本領也無從發揮。再者自從投了豬胎,成了大腹便便的胖子,有何機會再展當年風範。


八戒並非沒有能力,而是取經路上有驚無險,不需要他出工費力。要打妖精,有猴子在,他沒有必要出風頭,只要跟到最後,混個出身就好了。


那是因為 就好比玩一個遊戲 你玩中等級別 玩的久玩的溜 你說你是高手 那你也只是中級選手里的高手 你跑去和高級別玩 你會被玩成什麼樣 你還會變成高手嗎 你也會變挫貨的 更何況那些妖怪還有絕世寶貝呢 打nima啊 不挫能怎樣


個人觀點,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不同,取經團隊一個領導,一個能力強莽撞的,一個任勞任怨老實的,這樣的一個團隊缺少了一個粘合劑而已~


裝的唄 背後有大佬看著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