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附會古文化的現象是十分普遍的。

中外傳統文化里都有大量後世附會和篡改的部分,有的是古文化丟失了後世強行解釋的。有的是為了掩蓋本意所做的修改。尤其那些明顯帶有美化的解釋基本都不可信。

灌口二郎既不可能姓李也不可能姓楊,原因很簡單。二郎神是代表黃種老二支系沿海支群體。就是說他並不是一個具體的個體,而是代表族群,基因為O1。N係為老大支系烏拉爾民系,O2O3為老三支系苗蠻民系。今天台灣原住民額頭上還保留有縱目紋身,他們就是O1。

從文化寓意上看也是如此,二郎神與治水有關,而代表沿海支的大鯀、大禹也與治水有關。沿海支地處江南地界,擅水也是合理的。沿海支民系至今還有分支民族自稱海和海薩。他們其實就是海神的原型了。《山海經》里記載: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虢。黃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虢處東海,是惟海神。《山海經》里記錄:黃帝殺蚩尤,應龍殺蚩尤和夸父,貳負殺窫窳。其實這三段話就是一件事,就是二郎神殺了自己兄弟老大支系烏拉爾和老三支系苗蠻。於是湖南有了三一如六這句話,老大和老三結合更緊密了。幺指一,也指最小。二也成了諷刺人的語言。由於黃種都是黃帝體系,所以才傳為黃帝殺蚩尤。然而黃帝生苗龍,黃帝生犬戎以及黃帝用一隻腳的夔牛皮做軍鼓正是苗蠻系核心的拉鼓文化。實際應龍就是該隱,就是烏龍、黑龍,鬧烏龍就是自己人打了自己人。沿海支大鯀群體後來被內陸支復仇並擊敗,於是一分為二發配四川和東北。黑龍江就是這麼來的。河南的那個黃帝故里其實是風后嶺黑龍廟。沿海的烏龍茶名稱也與之有關。日本的基礎文化是少量大鯀族帶著混過血的D系矮黑後裔奠定的,現在的日本則是融入了34.5%的萁子族O2b和20+%的漢族O3的混合體。但日本黑龍會卻是沿海支文化。

西域、印度關於二郎神的稱呼叫獨健,就是漢語獨見的意思,也就是縱目。盂蘭盆節里救母的目蓮也是漢語。之所以二郎神是縱目那是因為內陸支復仇時刺瞎了他們的一隻眼,也就是古埃及神話里冥神兒子被刺瞎一隻眼的全視之眼荷魯斯,也是《山海經》里大量出現的一目國、一臂國。在北歐神話里戰神提爾就是只有一臂。其實全世界真正的戰神只有一個,就是劈山救母的二郎神。提爾是指提著他的腳踝的意思。也就是古希臘戰神阿喀流斯被仙女母親忒提斯提著腳踝放在冥河裡浸泡,白人母親至今還會這麼清洗嬰兒,沒有浸泡的腳踝成了他最脆弱的部位。阿喀流斯的父親是凡人珀流斯,流就是牛的意思。

為何腳踝會是戰神最脆弱的部位,因為二郎神在拋棄自家兄弟時將他們的腳筋挑了,還割了部分人的人頭,並且兄弟懷孕的妻子也轉嫁給了二郎神,西方記錄里是轉嫁給了袞。所以是一隻腳的夔牛。因此內陸支的復仇是腳踝的復仇。猶太第七月代表約瑟第二子以法蓮,第八月代表約瑟兒子瑪拿西,也是押沙龍。第八月是大洪水來臨的日子,也是腳踝復仇的日子。瑪拿西被立於以法蓮之後是矛盾產生的原因,也是姜子牙這個被附會了祖先想當玉皇大帝而跳上房梁的故事。實際是苗蠻養狗人不服封立跳上房梁據理力爭,於是被無情地殺戮並拋棄出九黎。於是結下樑子。

大洪水來臨前內陸支帝鴻氏使用下了蠱毒的鴻門狗肉宴毒殺了冥神,並且割了生殖器,刺瞎一隻眼、砍掉一隻手。冥神還被剁成了肉泥。古埃及神話也記錄了這個故事,從此狗肉再也不上筵席了。但內陸支養狗人吃狗肉的傳統還保持者。西方人不吃狗肉其實是源於這個事件,因為日耳曼人是二郎神群體的聯姻對象,是聯盟關係,也一同被毒殺。沿海支叫海薩,哈薩克其實讀海薩客,其民系基礎就是出自沿海支,也是月氏。只是其父系基因在歷史戰爭中被置換了,不過深層文化還保留著。哈薩克原首都是阿拉木圖,木圖就是冥神的另外一個名字。哈薩克重七九兩個數字,然而大禹的禹字金文就是七九兩字組合。代表七仙女與九黎。七仙女的父系後代就是德意志,母系後代就是我們。苗蠻原本與七仙女聯姻,七仙女就是懷孕後轉嫁給二郎神的群體。養狗人也就是對天咆哮的哮天犬。

養狗人擊敗沿海支的若干年後又被重新崛起的大禹擊敗並發配到西部牧羊,狍鴞也變成了無頭羊饕餮。北三苗成了牧羊人。這麼一來就清楚了,二郎神是戰神是因為與養狗人合力擊敗了白種人,導致七仙女族群女性全部嫁給九黎。與治水有關是因為出身於沿海就是海神,大鯀大禹就指他們。與縱目有關是因為被刺瞎了一隻眼,與太監有關是因為被割過生殖器。姓李或是取九黎之義,或為李冰父子。而叫楊戩本就是指被牧羊人或姜秧苗蠻剪了生殖器這件事。戩字就是剪除的意思。

所以所謂宋代太監只是附會而已,很可能其姓名是被戲稱為楊戩。漢文化里的小人、店小二、二愣子、龜兒子、應該 都是指二郎神群體。就像上海話和東北以及滿族話里的嘎督(憨包的意思)是罵內陸支。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都融合有互相對罵的語言。傻瓜、嘎督是罵內陸支的,愚蠢、憨包、二愣子則是罵沿海支的。小人指沿海支,一開始並不是罵人的,因為沿海支帶領著兩支矮黑跟隨民族。所以二郎神只能是小聖,其聯姻對象日耳曼人則是打不過二郎神的大聖弼馬溫。二郎神也是身高五尺的黑無常,弼馬溫則是身高十四尺的白無常,兩者合體就是冥神了。養狗人沒有得到封立,於是那一刻也永久地被固定為三頭地獄犬或哮天犬了,以及古埃及負責稱量人心的狼頭神阿努比斯。

雙方恩恩怨怨歷史上有過多次相逢一笑泯恩仇,《封神榜》里調和闡教內陸支和截教沿海支就是這個意思。但是歷史鏡像還會在你不能破解烏龍詛咒的情況下再度上演。原本老實的窫窳和饕餮的失妻之事有在上演了。


水滸這套書,武松是作者特別偏愛的一位,讓這個英雄人物姓「武」,就是要塑造一個「武神」形象嘛。為什麼綽號叫「行者」呀,分明是比作大鬧天宮的孫行者,一條鐵棒,上天入地,降龍伏虎,天不怕,地不怕,端的是天下無雙。另外江湖人又常稱其「武二郎」,這「二郎」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排行,而是因為作者把他比作那神勇的灌口二郎神。經典就是經典,人物取個名字和綽號都不是那麼隨便的。


聽過一個說法不知正確與否,宋朝有個壞的太監叫楊戩,民間為了借神話來警醒他人,將原楊戩良好形象毀了,創作了後期的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並將楊戩刻畫為為權欺人的小人形象。

所以說,封神中的楊戩和後期民間傳說的楊戩是有區別的,而歷史中的楊戩又和他們不是一回事,請樓主明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