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田乡公所今天发表《竹田采风录》,为乡志编纂奠下基础。(记者邱芷柔摄)

2018-10-03 19:46

〔记者邱芷柔/屏东报导〕屏东县33个乡镇市只有17个有乡志,先民开疆辟土创建家园的记忆,往往随著耆老殒落而消逝,竹田乡公所2014年起找来大仁科大教授陈智玮,带领团队进行田野调查,透过耆老口述与实地访查与村民们一起寻根,今天正式发表《竹田采风录》,为乡志编纂奠下基础。

「差点被当诈骗集团!」陈智玮说,竹田是个低调淳朴的农业乡,田野调查过程中,曾被当做是在诈骗,所幸乡亲们热情接待与协助,让团队得以爬梳先民移居过程,找回了当时地名与现今的连结。

陈智玮也提到,踏查期间,其实常有村民在办丧事,耆老逐渐凋零,让田野调查更显急迫,《竹田采风录》将竹田乡15个村,依人、文、地、产、景架构编写,不仅找到了早年传教士往返高雄与万金圣母圣殿传教的中继站,也发现各村大姓人家绵密的人脉,让竹田乡像个大家庭,血亲、姻亲无所不在。

竹田乡是客家族群在南台湾移民最早的聚落,旧地名「顿物」诉说著早年龙颈溪的物流营运情形,乡内「粜籴」等村名也应运而生。清朝康熙年间,客家聚落13大庄、64小庄自主组织民兵形成六堆,竹田乡位居中堆,是六堆地区的指挥中心,历史文化背景格外精彩。

竹田乡长傅民雄说,透过采风录的编纂,带动村民寻根,重新重视地方的文化与环境,未来更能将资料深化、广化进而完成竹田乡志,目前公所已出版了《滚动顿物的轨迹─画说竹田》、《竹田心动力─顿物故事手札》、《竹田乡采风录─顿物踏查》等3本书,接下来还会以返乡青年为主题,出版、介绍地方值得游览的好地方,希望透过地方丰富的新、旧故事,累积竹田发展的能量。

  • 大仁科大教授陈智玮带领团队进行田野调查,透过耆老口述与实地访查与村民们一起寻根。(记者邱芷柔摄)

    大仁科大教授陈智玮带领团队进行田野调查,透过耆老口述与实地访查与村民们一起寻根。(记者邱芷柔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