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的構成

  社保轉移對五險中的養老保險影響最大,我們知道社保只要繳滿15年,退休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月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餘額÷計發月數

  而社保轉移會影響到“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這一個變項,這個變項越大,到手的養老金就越多。而2017全國各省市平均工資排行中廣東排名第3,廣西排名第16,無疑廣東的月平均工資比廣西的高。

  所以如果你想退休後每個月能領到多一些養老金,可以考慮在廣東繳足15年的社保。

  養老金結餘排名

  社保中養老金收不抵支的問題一直都引起廣泛的關注。事實上這是有地區差異的,經濟發達地區的養老金結餘額高,而經濟衰退的省份則相反甚至在吃老本。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廣東的養老金結餘最高,而廣西則遠遠低於廣東排名第21。

  影響到養老金結餘的本因是經濟問題,繼而引發人才外流,社保繳費人數減少,繳費基礎薄弱,進而不得不採取更高的繳費費率,負擔也進一步加重,再次引發人才外流,形成惡性循環,歸根到底就是經濟/就業問題。

  無疑廣東對人才的吸引力和就業環境會比廣西要好的多,養老金也會更有保障。

  養老金的領取地問題

  即便從養老金的構成和養老金的結餘來看,廣東要比廣西好,但現在題主是決定要回老家廣西了,也不可能在廣東繼續交社保了(靈活就業社保目前廣東只允許廣東戶籍人口才能繳納,而如果想掛鉤在一些中介公司上,一來有法律風險,二來成本提高,也不是可取之道),該如何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的領取地問題分以下幾種情況:

  養老保險在戶籍地交的,退休後就在當地領取;

  養老保險不在戶籍所在地交的,按繳費年限來劃分:

  第二點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繳費滿10年,而且是最後一個累計交滿10年的參保地(累計的意思是可中斷),就是說要是多個地方繳費都滿10年,那就在最後一個繳滿的年限地領取。

  題主在廣東東莞繳費12年,已經達到了10年的標準,現在回廣西繳費滿3年(因爲養老保險要交滿15年退休後纔可以領取養老金),退休後則可以在廣東辦理領取養老金福利。

  但要注意,如果回廣西后繳費滿10年,那麼廣西就會成爲後一個交滿年限的參保地,如此一來就享受廣西的養老待遇了。

  所以要控制在3-9年的繳費時間內,問題是交了9年加起來社保才繳納21年,而醫保待遇要男交滿25年,女交滿20年,如果題主是男性,這就存在問題了。

  如果想享受廣東的養老待遇,並保障醫保不受影響,可以考慮再在廣東留4年,或者出門在外累了回家幾年以後再來廣東工作4年也是一種方法。雖然會這麼做的可能性都不大,有舍有得,自己衡量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