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沿海,堅持反清復明事業的兩員虎將,一是李定國,一是鄭成功.

李定國打算攻打廣州,就主動聯繫在福建的鄭成功,希望他可以出兵,一起來攻打廣州,還派出使者拜訪了他十二次,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女兒當做結盟的工具。

鄭成功的隊伍成分比較複雜,不僅有「十八芝」舊部,還有當時福建、廣東沿海的很多民間義軍比如陳斌、楊廣、黃海如、劉公顯等,甚至還有萬氏兄弟的農民起義軍,另外,鄭成功的隊伍里還有投奔過來的明朝官軍比如朱以海的隊伍。鄭成功也拒絕了婚事,雖然最後派出手下前來幫忙,但卻耽誤了時間,使李定國孤立難援,大敗而回。

鄭成功沒有與李定國會師,也是有原因的,當時南明朝廷卻出現了兩個皇帝,大家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甚至還鬧到自相殘殺、兵戎相見的地步.因此,鄭成功既要旗幟鮮明的高舉反清大旗,又要保持獨立地位,不將自己的命運交到南明皇帝手裡。


事實上當時明末以來本身就是各地擁立不同的明朝後裔,就像鹿鼎記寫的弘光之後,唐王、魯王、桂王等等,各自態度立場不同,但抗清目標一致,聯合是沒有錯,實際上也沒有什麼人在拆台,分歧目標是很正常的,就像抗日戰爭,也有分歧和不同打法,客觀上只要不自己人打自己人,就不算什麼拆台。

那麼,對於李定國和鄭成功的立場,他們自己聯合的時候也不多,鄭成功本身就是一個沒有什麼大局觀的人。要說如何打擊清軍,他的實際貢獻還不如舟山群島轉悠的張煌言。這一點顧誠先生在南明史分析的很到位了。

李定國本身是大西軍勢力,最後都同桂王永曆方面聯合,鄭成功在福建方面以水軍為主,要知道他們家是海盜出身,嚴格來說抗清實力就不算強,清軍畢竟當時以馬步軍為主。最重要的一次戰役就是沿江而上攻打南京,這是一次李定國發起的聯合作戰,鄭成功拖拖拉拉,行動遲緩,到了南京也沒有意識到速戰速決,等著清軍準備好了才攻打,最後只有退回。鄭成功最大的成就就是對台灣的認識並付諸行動,但出發點不是什麼愛國,而是佔據一個地盤,然後觀望形勢,他的力量並不強,所以主要以養兵和貿易為主。

李定國他們在西南是真正面臨生死存亡,不打就等著被滅,這一點和當年劉備在西南是一樣的環境,對方強大,被環繞,李定國他們以大西軍和土司兵為主,戰鬥力很強,而且統帥得力,所以原本打出一些輝煌,但其他各方說實話聯繫並不密切,受制於客觀環境的因素更大,其他抗清力量也不是不願意配合,但本身力量都有限,也都是散兵游勇,沒有一個統一指揮的條件,當時無法形成中心,永曆遠在昆明,協調不具備,李定國和鄭成功也只是書信聯絡,時間安排等等都很困難,所以這方面鄭成功雖然觀念與李定國不一致比較保守,但還是有配合的意願,其他地方勢力也是一樣。好比最後的夔東十三家小山寨一樣的。到永曆最後無奈出走,連在湖北湖南的一些土司兵不少都跟著一起去,雖然力量確實不強,但對明朝是很忠心的。


感謝邀請:

作為一個明粉回答這個問題,難免會有失公允,帶些偏見。

這麼說吧:自明崇禎帝景山自縊殉國後,大順、大西、弘光、魯王監國、隆武、永曆等等這些個政權幾乎走馬觀燈似的登上歷史舞台。他們不僅互不承認,還相互攻伐。面對異族入侵,難以形成有效的抗擊力量。李定國與鄭成功雖分屬不同陣營,後期由於鄭成功效忠的唐王一脈被清軍殘殺殆盡,從永曆三年始,鄭成功改奉永曆皇帝為正統。問題來了,兩位名族英雄齊心協力保永曆,為何不拋棄拆台隊友呢?

一、本身實力有限:永曆三年鄭成功佔據閩北金夏等地,聚眾不過三萬。李定國這個時候,雖說有大西軍主力在手,加上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人平分勢力,有效掌控不過三五萬人。由於無法與強大的滿清八旗和投降的漢人四王相抗衡,這就需要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

二、大家目的一致:雖說各自為戰,還互有攻伐,但是抗清復國是大部分勢力的共同目標。無論誰拋棄誰,都會使對方投靠清廷,從而壯大敵方勢力。只要抗清大旗不倒,再坑的隊友也要默默承受。

三、英雄的品質:英雄的缺點就是誤以為,小人也有和他們一樣的品質。李定國和鄭成功都是先後易主的人,單憑這一點,他們總是對那些個朝秦暮楚的小人心存幻想,指望他們可以和自己一樣,效忠明室、全力抗清。這不過是他們一廂情願的看法,小人終歸是小人。

綜上所述,為了大義,他們只有默默默承擔了。一位兩蹶名王,名震天下。一位圍困南京,驚動清廷。號稱大明雙擎,也無力扶大廈於將傾。永曆十六年(1662)四月十五日,永曆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終年四十。五月初八,鄭成功病亡,時年三十九。六月二十七,李定國死於景線,時年四十一。


感謝邀請,雖然不是專業方向,但是對於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首先,在崇禎皇帝殉國之後,從皇統上講,明朝的繼承從大宗轉移到了小宗,而且從中央政權轉移到了地方政權,但是仍然可以與李自成乃至於清帝國分庭抗禮長達十幾年,這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綜其緣由,是朱明王朝在南方的聲望與民心尚在。在如今的社會我們可能很難理解,但是從朝鮮一直尊奉崇禎年號,甚至稱清室為「胡皇」,便可以看出朱明皇統對於當時的國內外勢力的影響,而且清軍在南方的幾次大規模屠殺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以血腥手段動搖明朝的統治基礎。李定國、鄭成功雖然才能出眾,但是終究不是明朝皇室正統。如果在還有南明皇統存在的時候自立單幹,那麼會瞬間失去民眾的支持。再冷熱兵器交替的時代,失去民眾的支持無疑是自尋死路。在百姓心中,他們便會成為王莽董卓一樣的人物而遭到唾棄。

其次,明中晚期是理學思想的高峰期,明末也是貞良死節之臣較多的時期,忠誠是一切品格之首。李定國,鄭成功甚至包括史可法,他們的行動指南就是尊奉朱明王朝的正統。從南明三帝血統上也可以看得明白,弘光、永曆是萬曆皇帝之孫,隆武是朱元璋的九世孫,從血統上看已經很勉強了,但就是因為「君君臣臣」禮法綱紀森嚴,所以李定國、鄭成功是不會自立的。


鄭成功收復台灣是形式和時機所逼,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老牌殖民者是大航海時代發濟,之間矛盾戰爭最激烈之時,又面臨近代工業時代發展起來的英法等國的挑戰,根本無暇顧及東方相對猛烈的巨大壓力,。台灣在內外交互打擊下,回歸沒有懸念的。老鄭拿下,但小鄭卻只想自保,反清復明在他骨子裡就是個口號,拉攏人心的大旗,政治宣言。老鄭其實一點不老,死時好像才30多歲,所以豬隊友之說也不好講,降不降清他自己都說不準。因為他沒發跡呢,李自成就進北京了,大明就亡了


一是當時清軍實力很強,單幹打不過對方,最好的辦法是聯合前明反清力量一起干,這樣勝算更大點。第二,鄭成功李定國在當時算是實力比較強的,所以能聯合就聯合。就算無法聯合,也不能拆台。


鄭成功活得太短,收台後幾個月就死了。後人鄭經又是個廢材,三藩之亂時不僅不乘機伐清,還去騷擾福建後院,變相幫助了滿清。那會吳三桂憑雲南一省之力能打下小半個南方,逼得滿清起用漢軍,足以證明八旗兵已經走下坡路,李定國兩撅名王也打破了八旗的不敗神話。大西也是內鬥太嚴重,孫可望反水把大西的軍事實力和部署都透露給了滿清,知根知底了還怎麼打,其實驅逐韃虜機會很多,只是天意如此每每錯過,讓華夏被夷族荼毒三百載。可嘆…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面牆!實力,壓力,能力!??


主要還是當時漢家被奴役的太久了!且在嘉定三屠 揚州十日的重大事件發生後 康熙又出台一系列政策讓人覺得 反澤亂 不反興的問題上做出錯位的決定,讓百姓們覺得誰當皇帝都一個樣,沒啥區別,有可能還不如康熙呢!


忠君愛國,不然師出無名,天下還是有正統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