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的春天總是來得很早,在二月中旬,已經是微風習習、鮮花盛開、春意盎然的樣子。氣溫在二十二三度左右,不冷也不熱,正是一個出行、遊玩的好時節。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從情侶路附近的一家攝影器材店出來,就遠遠的看見日月貝,在陽光下褶褶生輝,就打算走上島去看看。

在情侶路上慢慢的走着,遊人不少,一路上鮮花盛開,特別是紫色的像蘆葦一般的花草,非常引人注意。

就這麼走着、拍着,又沿着新月路往野狸島方向慢慢前行,路上游人更多,設置了單行道,路的中央是車道,路左邊是上島的人,路右邊是返回情緒路的人,旅行大巴拉着外地遊客一輛接一輛的駛過,想走到跟前去看個清楚的想法更爲強烈了。

走了約四十分鐘,在下午五點多的樣子,走到了日月貝跟前。在大劇院廣場上,一大一小兩個超級大貝殼矗立在眼前,在光影的影響下,變換着不同的光芒和色彩,雖然是貝殼,卻展現出流線和立體的美感,給人很藝術的享受,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旁邊有配套的餐飲、大型購物和地下停車場等設施。

這裏就是珠海大劇院,也是珠海新地標,當地人都愛稱“日月貝”,在野狸島人工填海區。這個大劇院投資超過十個億,耗時六年完成,是野狸島新填海區的核心建築,這也是繼悉尼歌劇院之後全球又一個海上歌劇院。

陽光在雲層中時隱時現,給了這個世界七彩變換的光芒,發現這裏的雲層出奇的漂亮,展現出各種形狀。

據介紹,日月貝大劇院設計構思源於大海,似從海中升起的美麗魚鰭烘托着純淨的雙貝造型,又如海潮退去浮現出海納百川般的日月形象,形成“珠生於貝,貝生於海”的意境。

大劇院的海邊,一對情侶在玩吹彩色泡泡,兩人一個在吹,一個在爲對方留下倩影,這也許會成爲他們倆記憶裏很美好、很浪漫的回憶。彩色的泡泡瀰漫在海灘上,很快的又消失了,看着他倆,旁邊的人都會開心的笑,這裏面有許多人的關於吹泡泡的回憶哦,包括我,也許會有你!

在廣場上轉了很久,玩累了,我們在海邊很隨意的選了一家名叫“約會”的餐廳,喫了晚餐。這是一個既有粵菜,又有燒烤,還帶有音樂酒吧的餐館,佈置的溫馨浪漫,很有文藝範。就這麼喫着晚餐,看着海邊嬉戲的人們,看着夕陽落下,晚霞出現,再看着天色再一點點暗淡下去,也覺得很是享受呢。

由於時間的關係,並沒有進入大劇院裏面,只是從各個角度欣賞這件完美的藝術品。這一大一下兩個貝殼分別是兩個劇院,總建築面積59000 ㎡,包括1550座的歌劇院和550座的多功能劇院。作爲我國第一座海島劇院,它的定位是:高雅的文化藝術殿堂、聞名的文化旅遊勝地。

我查了一下資料,珠海大劇院"日月貝"建築設計是由北京大學教授、中營都市總設計師陳可石教授主持設計的。

"日月貝"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名畫《維納斯的誕生》,維納斯這個愛與美的女神是從貝殼裏誕生的,再加上日月貝只有珠三角獨有,所以就有了日月貝這個理念。

這裏非常浪漫、潔淨,成了來珠海必定要來的地方,許多人都在海邊上發呆、嬉戲、留影和沉思。附近的居民也過來散步、遛彎、騎行,口氣裏都充滿了對這個城市的熱愛和自豪感,並且熱情地告訴遊客,哪裏可以乘坐公交車離開,哪裏拍照更加漂亮。

在情侶路上看,遠處的日月貝大劇院和中式的建築得月舫似乎離的很近,一紅一白映襯的很是鮮明。走進去,才發現,兩個建築距離很遠。

換一個角度,看到的就是不一樣的風景。世間百態,也是如此。

蔚藍的大海上矗立着潔白兩個的大貝殼,象徵着日和月。詮釋的內涵是:在宇宙中,日月是最純淨的;在海洋裏,貝殼是最美麗的。不由得爲我的國點贊,世界基建狂魔這個稱號當之無愧,把建築物製成了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在這件藝術品裏詮釋了深刻的內涵。

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在徐徐落下,滿天的橘紅晚霞層染了半個天空,也給了高樓大廈一個很完美的剪影。

日月貝大劇院,這兩個超大、超藝術的大貝殼,真是很喜歡。

也希望來珠海的你們,一定不要錯過這裏!

TIPS:

1.這個廣場是免費的,可以考慮在那裏就餐,有許多有特色的餐飲可供選擇;

2.建議從情侶路步行上島,一路觀看、拍照;

3.如果是自駕,島上有大型停車場;

4.市內有公交車往來於大劇院;

5.建議遊玩時間半天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