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自由

一家公司裏,幾條小魚放在一個魚缸裏,好幾年了,竟然還是那麼小,於是人們認為,這魚就是這種小個頭。

有一天,魚缸被打破了,因為一時找不到魚缸,於是,就把他們養在院子塘裏。沒想這些魚竟然長得很大。

魚需要自由的成長空間,人更是如此。我們常常幫孩子作出選擇,選擇學校,選擇衣服,選擇玩具等等,我們常常幫孩子作出回答。因而,孩子沒有選擇,沒有思考。所以,他沒有創新思維,也不會有太多嘗試。你可以讓他學到很多知識,你卻無法讓他舉一反三,也無法讓他有更好的想像力。

研學旅行是一段嶄新的旅程。讓孩子以集體生活的形式,去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探討學習,這種形式是一種活生生的「課堂」,是學校生活的生動延伸。

研學頭條作為研學旅行行業的新媒體,我們這次也有幸採訪到了中國教育學會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分會副理事長王振民。

1

您覺得研學旅行的核心是什麼?參加研學旅行,對於學生來說有什麼意義?

研學即研究性學習。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旅行是載體,研學是核心。

2014年3月4日,教育部頒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研學旅行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彌補學校教育基礎教育的短板。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要讓孩子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自然,從而認知自己,並不斷提高自己。

研學旅行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大的自然環境,見天地,讓孩子多出去走走,就像《後會無期》裏所說的那樣:「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

研學旅行的目的是什麼,就是開闊學生的眼界,通過開闊眼界,使學生的思維更開闊,這對所有學生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

2

您怎麼看目前市場上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

課程分為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二者是有區別的

1、活動課程是直接經驗取向的課程,學科課程是間接經驗取向的課程。

2、活動課程是一種實踐取向的課程,學科課程是認知取向的課程。

3、活動課程是一種綜合性課程,不同於學科綜合性的課程。

學科課程要按照教學大綱按照教材,活動課程則非常寬泛,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中掌握知識,密切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繫。

我認為目前大部分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都是淺表層的,都是耳朵課程眼睛課程,孩子只是看只是聽,沒有真正去體驗,沒有去實踐。課程反應的是我們的教育理念,也是研學旅行活動品質的保障,如何將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進行有機融合,設計富有課程屬性的研學旅行活動,成為當前研學旅行發展的重要瓶頸和難題。

研學旅行中對學科知識的滲透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育部在2017年9月25日印發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通知,(以下簡稱《綱要》),文件對學生年齡特點、活動主題、探究方式都做了規範,對研學旅行活動課程設計也有參考意義。

3

您對目前中國研學行業人才梯隊建設有什麼看法?

這應該是目前大家都在抓的所謂熱點。

為什麼現在中小學的活動都要和學校對接,因為研學旅行是屬於教育的範疇。

為什麼大部分人在和學校對接活動時很困難,因為我們不知道學校的需求,不知道教育改革到了哪一步。

首先你要了解基礎教育深化改革的趨勢,這樣才能找準定位,才能和學校做好對接。這對於沒有從事過教育事業的人來說就存在很大的短板。

目前市場上有部分跨行的從業者,借鑒了國外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在做研學人才培訓,有可取的地方,但畢竟國情、文化、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以及思維不同,很多東西是不能照搬的。

從教育系統角度來說,研學人才建設方面也缺少規範和指導,這也是目前社會上各種培訓班混亂的原因。

4

您怎麼看北京部分中學將研學與中考綜合素質評價掛鉤?

綜合素質評價包含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所謂研學旅行和綜合素質評價掛鉤,是指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平臺的社會實踐一項中,研學旅行可以記作一次社會實踐。社會實踐也分很多,有藝術類、體育類等等,研學旅行只是一種中考學分的一部分,中學3年,初一初二每年各20學分,初三10學分。

雖然教育部在政策方面、教育系統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學校也在關注這件事,但是實際落實還不是很理想,具體如何促進這項工作發展,如何建立完整的評價機制都沒有一個規範。

評價是導向,中小學學科評價可以通過考試試卷的方法,研學旅行是一個開放性的實踐課程,評價的方向是什麼,評價學生的方法是什麼都是現在所欠缺的。國家應該給予規範給予指導才能保證研學旅行這項工作的健康發展,市場很大,社會需求很大。

後記:正如王老師所說,見多才能識廣,從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來看,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業成績不再是唯一的跑道和評斷標準。

研學頭條作為研學旅行專業的新媒體,我們通過對「研學人」系列的專門訪談,讓不同的從業者發表不同的觀點,提出不同的建議,其目的是為了讓大家進一步把握中國研學旅行的正確方向,共同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研學旅行事業,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