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啤酒文化,並且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社交,方方面面。而啤酒業是一個高度集中的行業,大部分品牌都集中在幾家大型啤酒集團手中。比如國內的青島、燕京、雪花,國外啤酒品牌有百威、喜力、嘉士伯等。值的我們關注的是,百威英博、喜力、嘉士伯三家企業佔據了全球啤酒產量的一半以上。

  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作爲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公司,旗下經營的品牌超過300個,總部位於比利時,是全球第三大消費品公司。核心的啤酒品牌主要有百威、時代、科羅娜。其中百威啤酒是從1876年開始投放市場的,至今已經有超過140年曆史。前兩年集團以千億美元,拿下了全球第二大啤酒生產商SAB米勒,成爲全球啤酒行業絕對的龍頭企業。

  根據此前,百威英博發佈的最新業績報告,其營業收入爲546.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69億),平均下來每天進賬10億人民幣,年收入大概是青島啤酒公司的20倍。去年在全球市場總銷量達到5670.萬千升。百威英博的三大旗艦品牌表現突出,百威銷售額增長5.3%,時代啤酒全年獲得了5.2%的增長,繼續在餐廳等渠道滲透。而科羅娜去年全球銷售額增長17.6%,連續四年獲得雙位數增長了,三大品牌裏面是增長最快的一個。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作爲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以及中產的崛起。消費升級成爲未來的主流趨勢,雖然國產啤酒品牌產量很高,但並不賺錢。近幾年在市場上的消費,由增量向增質轉變,差異化、高品質啤酒成爲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國產品牌也在往這方面拓展。而百威英博憑藉着自身所擁有的高端品牌如科羅娜、時代啤酒成爲行業的受益者。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英博進入大中華地區,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裏,通過不斷的買買買,已經擁有多個地方啤酒品牌和全國性品牌。如雪津、三泰、哈爾濱、金龍泉、金士百等我們熟悉的國產品牌;他們每到一個市場都會拿下本土品牌,這也是百威英博一貫作風,旗下的百威長期以來銷量僅此於青島啤酒,是國內消費者最喜愛的啤酒品牌之一。

  進入2019年,他們又聯手三寶樂啤酒(日本啤酒品牌)正式進入大中華市場,在高端品牌上面再次發力,這也不是這並不是它首次引進其他品牌分銷權。此前藍妹、健力士等品牌也是由其一手主導,通過拓寬產品線,掌握行業更多的話語權。

  百威英博方面表示:“作爲啤酒行業的領導者,我們一直致力於爲消費者帶來不同風格的啤酒選擇。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合作透過雙方各自的優勢,打造和引領亞洲啤酒風格,以更好地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爲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啤酒體驗選擇。”

  據悉,2019年他們將重點放在提高啤酒銷售,而不僅僅是價格上。並且希望能夠通過開發或收購更多高端精釀,將高端的消費者從葡萄酒和烈性啤酒重新吸引到啤酒上來。同時,用價格適中的啤酒敲開更多新興市場的大門。

  有市場分析師認爲:啤酒行業在全球,由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啤酒的普通消費品屬性,註定是一門龐大的生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