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爸爸妈妈在给孩子喂药前会忽视一件重要的事:阅读药品说明书。

  别小看这张纸,药品说明书能够提供的信息其实是很多的,如果忽视了一些关键的信息,可能会坑了孩子。

  一张药品说明书,大致有批准文号、药品名称、成分说明、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那么这些分别能提供什么信息呢?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呢?

  1、批准文号

  批准文号就如同药品的身份证一般,是药品生产合法的标志,如国药准字H******号,“H”是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成药,“S”代表生物制剂,“J”代表进口药品。如果没有国药准字,那就是假药,国内所有正规药品,都会标注“国药准字”。

  2、药品名称

  包括通用名,化学名以及商品名三种。药品的化学名和通用名是统一的,但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药品商品名自然是不同的,比如我们常见的感康、快克,感易飞等药品,通用名都是复方氨酚烷胺,明确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用药。

  3、成分说明

  有时宝宝生病会同时吃多种药,有些药物成分可能会有重叠,不注意的话就会使某一药品成分剂量超标,给身体造成损伤。

  例如,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另外又吃了复方感冒药「氨酚黄那敏颗粒」,就会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因为氨酚黄那敏颗粒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而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给宝宝肝肾功能带来损伤。

  如果宝爸宝妈们事先阅读了成分说明,这类情况就能有效避免。

  4、用法用量

  有些药虽然成分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可能会有差异。

  不要凭借经验决定给宝宝吃药的剂量和方式,按照说明服用才能保证药品发挥最好的疗效。

  比如同样成分的退烧药:「美林」和「泰诺林」,小瓶子滴剂吃的体积数和大瓶子包装的口服液吃的体积数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以前吃的是大瓶子的退烧药,再使用小瓶子滴剂的时候,就不能凭经验用药了。

  5、不良反应

  事先了解不良反应,可以避免混淆药物的副作用和原本的疾病,不耽误宝宝用药。吃了药会有了哪些副作用,出现什么情况需要立即送医,给宝宝吃了药以后一定要注意观察,此外,有些药品副作用尚不明确谨慎给孩子用。

  6. 注意事项

  看看宝宝有没有其他病史或不适,不适合吃这个药品的情况。

  注意有没有有跟宝宝正在吃的其他药物之间存在药理作用,影响药效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