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戰鬥英雄董存瑞,自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在董存瑞所在的營還有一位特等戰鬥英雄,名叫楊世南。

有趣的是,董存瑞在2營6連6班當班長,而楊世南在2營5連5班當班長,二人在編制序列上有點巧合,也都是出了名的戰鬥英雄,被戰友們稱爲2營兩大猛人。

楊世南1922年生於河北涿鹿,20歲時參加了八路軍遊擊隊,大大小小的戰鬥參加了100多次,8次負傷,3次重傷。

請注意,楊世南被授予的是“特等孤膽戰鬥英雄”,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這還得從他的另一個綽號說起:俘虜大王。

1947年12月,楊世南所在的團參加攻打四海南灣村的戰鬥,在戰鬥中,楊世南所在的5連被一座碉堡擋住了去路,幾個突擊小組都無功而返。這時,連裏將正在執行前衛任務的楊世南所帶的5班調了過來,啃這塊硬骨頭。

攻擊前,連長對楊世南說:“楊班長,連裏的人任你挑,只要能拿下這個碉堡。”楊世南一笑,說:“連長,不用,我們班7個人就夠了!”

攻擊發起前,楊世南觀察了一下地形,這個碉堡依山而建,如果能從背面爬上山,那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於是,楊世南令副班長帶5個人正面攻擊,他帶着一名新戰士,帶着繩索,繞到後面開始爬山。

可是,這座山太陡峭了,立崖足足有70度,根本不可能爬上去。但楊世南不信邪,帶着小戰士勇敢地往上爬,在半山腰掉下來兩次,等到達山頂時,全身都劃破了,鮮血染紅了衣服。

到了山頂後,楊世南捆了一個集束手榴彈,一躍跳上敵人的碉堡上面,大聲往裏面喊道:“都快投降!不然,全都炸死你們!”敵人見突然有神兵從天而降,都嚇壞了,只好乖乖舉手投降。

這一仗,碉堡裏160人全部成了俘虜,繳獲了178支步槍、18箱手榴彈,還有大量黃金。而楊世南,在敵人走出碉堡後,便倒在了地上,因爲那兩次墜落,他的盆骨和手腕骨折,直到這個時候才痛得昏了過去。

東北戰場上的塔山阻擊戰,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一仗,楊世南所在的2營5連也參加了。當時,上級賦予5連的任務是阻擊從海上派來支援錦州的敵人,可敵人猛烈的炮火和空襲,讓5連深陷重圍,損傷過半。

關鍵時刻,又是楊世南帶着15個人,冒着敵人猛烈的炮火,對敵實施反包圍,打到最後,15個人只剩下兩個人,其餘全部犧牲。

這一戰,敵人一個連剩下的42人都被我軍俘虜,全連的美式武器裝備也悉數被我軍繳獲,楊世南再立一次大功。

到了渡江戰役,楊世南所在的連奉命追擊白崇禧餘部。當時,楊世南僑裝成船伕,打入了白崇禧部的機炮連,幫忙做飯,幾天後,摸清了這個機炮連的作息規律。由於他們疲於逃命,這個連所有人都是高度疲憊,每天中午都有一個半小時的午睡,午休時也沒人站崗。

一天中午,楊世南從悶鍋中拿出藏好的24枚手榴彈,串連在一起,放在機炮連人員休息的房間外,把放置機炮的臨時房間的門用釘子釘死,然後趁着敵人午睡,將140人的槍全部拿了出來,最後,這140人被他一個人全部俘虜,震動了全軍。白崇禧得知後,氣得連續幾天沒喫飯。

這一仗,楊世南榮立“特等功”一次,再次印證了他“孤膽英雄”的稱號。

(圖:前排左三爲楊世南)

1950年9月,中央舉辦了一次“全國戰鬥英雄勞動模範代表會議”,楊世南也受邀參加,並被授予“特等孤膽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主席還特地邀請他和幾個人到家裏喫飯。

1963年,已是營職幹部的楊世南響應主席的號召,主動申請復員,回鄉務農。

不過,因爲他是特等戰鬥英雄,又曾經身受重傷,組織上沒有同意他的申請,但楊世南專門找到領導,說:“正因爲我是戰鬥英雄,更應該響應黨的號召,這樣才能帶動更多的人到農村去搞社會主義建設。雖說戰爭年代自己做了點貢獻,可黨和人民已經給了我很高的榮譽,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喫老本啊!

最終,領導同意了他的申請,回到河北涿鹿當了一個普通的農民。回鄉後,他的生活即使再困難,也從來不向政府開口要待遇,一生都安貧樂道。

2009年5月11日,楊世南在家中去世,享年87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