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西義顯在其著作《日華和平工作祕史》中說:“在這場無意義的戰爭中,日本舉國上下,就像高燒患者那樣神志不清”。爲了所謂的“報效天皇”,日本男性恨不得全部奔赴前線,而女性則更是在明治初期就開始爲天皇奉獻着青春和名節。

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裏率領艦隊強行駛入日本江戶灣,史稱“黑船來襲”。日本國門被迫打開,除了一條又一條的屈辱條約外,西方廉價的工業製成品也無情地摧毀着日本的傳統生活,大量農民慘遭破產。

明治時期,日本決心效法西方維新,然而資本主義的確立和發展,需要以雄厚的原始積累爲後盾。日本的經濟基礎遠落後於歐洲,長崎的婦女率先出走,在海外從事風俗業。因南洋羣島是她們最集中的目的地,又被稱爲“南洋姐”。

數十萬南洋姐的輸出,不僅解決了日本國內的就業與貧窮問題,同時南洋姐爲日本貢獻的外匯量僅次於生絲、棉花和煤炭,成爲日本最重要的對外“產品”。一戰過後,在南洋姐的無私奉獻之下,日本成功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早在1906年,日本就陸續向中國東北移民,特別是九一八之後,關東軍開始實行大規模地“武裝移民”。爲了安撫全部由男性組成的移民團,日本又策劃了“大陸新娘”戰略,計劃向東北輸出100萬適婚女性,以實現日本人佔東北總人口10%的目標。

日本在全國各地建立“新娘訓練所”,日本女學生也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和感情來報效天皇。新娘學習報名處門庭若市,因爲樣貌差、技能低而落選的女孩通常會懊惱萬分,而那些被選中的女孩卻是滿心的驕傲與自豪,儘管她們只見過未來丈夫的一張照片。

隨着戰爭的不斷擴大,日本人口急劇減少,此時天皇又將婦女的生兒育女提升到了政治層面。爲了提升人口,日本天皇及政府不僅將婦女變成生育機器,還要求她們“生下健康的孩子,使之成爲忠良的臣民”。

在媒體的不斷洗腦之下,日本婦女同時還將兒子爲天皇盡忠視爲無上光榮。暢銷書《東史郎日記》中就記載道,全面抗戰爆發後,東史郎被母親送去參軍,離別時母親送他一把匕首,並囑咐他說:“這是一次千金難買的出征。你高高興興地去吧!如果不幸被支那兵抓住的話,你就剖腹自殺!因爲我有三個兒子,死你一個沒有關係”。

女性不光是母親,同時也還是妻子。1931年冬天,大阪步兵37連隊的中尉井上清一因婚假在家,而將東北的戰鬥拋在腦後。妻子千代子爲了不成爲丈夫的牽掛竟然留下一封遺書後自盡。

妻子的死讓他羞愧萬分,井上清一多次向戰友表示,他絕不辜負妻子的希望,定要盡一名軍人的職責。九一八一週年時,東北抗聯襲擊了撫順的日本煤礦,井上清一爲了報復遊擊隊,殘忍地屠殺了3000多名無辜的村民,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平頂山慘案”。

日本婦女爲天皇的事業可以說是付出了一切,然而她們並沒有得到日本的任何優待。一戰過後,日本政府意識到“南洋姐”嚴重影響了日本“一等國”的身份。南洋姐爲明治維新所做的貢獻全部被一筆勾銷,只有流落在海外各地的日本人墓碑上殘留有他們的隻言片語。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爲了減輕戰後安置的壓力,日本天皇又無情地放棄了那些勇敢加入東北的百萬“大陸新娘”。日本婦女不光要承受失去丈夫和兒子的痛苦,同時由於戰時當時糟糕的醫療條件,婦女的爲國生產無疑是對身體的摧殘。

相關文章